英国不公平损害救济在中国的引入
本文关键词:英国不公平损害救济在中国的引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英国《2006年公司法》第994至996条中的不公平损害是指:如果公司的事务,正在或者已经以一种对公司全部或者部分成员的利益(至少包括其本身)造成不公平损害的方式进行;或者公司的任何现实或将要进行的作为或不作为正在或者即将对其造成一种不公平损害,成员可以据此向法院提出申请,获得救济。该法对不公平损害之规定涵盖了种类繁多的不当行为,同时赋予法院广泛的自由裁量权以对此采取相应的救济措施。这些规定已经发展成为对英国少数股东极有价值的救济措施,而类似的发展也发生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其他普通法司法管辖的地方,并在股东利益的保护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2005年公司法注意到了有限责任公司的特殊性,强化了公司自治,给予股东更多的对内部权力配置、组织机构模式以及公司经营行为的选择权。但在股东救济方面,虽然范围比1993年公司法有所扩展,但仅建立了规则的基本框架,缺乏详细的指导。当有限责任公司少数股东挑战自己公司进行的有损他们利益的事务时,对他们的救济不足,导致实践少数股东利益受损的情况时有发生。正因为英国和中国少数股东面临类似的问题,而在英国以及其他主要的普通法司法管辖区,不公平损害救济措施在股东利益的保护上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适当考虑将不公平损害救济引入中国可以大大加强对少数股东利益的保护。本文除引言及结论外,共分四章。第一章阐述英国公司法对不公平损害救济及其相关问题的规定。分别从不公平损害的概念、成员利益和合理期待以及法院对救济的自由裁量权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并对英国法律委员会关于在公司章程中纳入退出和仲裁条款的建议进行了评估。第二章探讨中国公司的少数股东是否面临与那些英国公司类似的不公平损害问题。首先介绍了中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类型及管理结构,其次分析中国公司的少数股东在实践中会面临的不公平损害行为及其成因。第三章讨论中国2005年公司法中股东救济解决上述问题的低效性。主要探讨了对股东知情权、股东会或董事会决议的质疑权、异议股东之股份回购请求权、要求法院解散公司的请求权及股东代表诉讼的规定,列举了相关案例,从而提出现有法律规定的进步和不足,并最终得出将不公平损害救济引入中国是有必要的。因为中国的股东存在类似问题,且2005年公司法中的股东救济规定并无实效。第四章着重探讨英国不公平损害救济引入中国之可能性及方式。从其与2005年公司法主旨的一致性、不公平损害之要素及中国的特殊背景着手,阐述不公平损害救济可以通过对2005年公司法第22条进行修订的方式引入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在中国通过引入不公平损害救济可以极大地提高对少数股东权益的保护;而同时,还需要有有效的机制来防止恶意诉讼,并防止在英国发生的冗长和高代价的诉讼。
【关键词】:公司法 少数股东 不公平损害 救济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56.1;D922.291.91
【目录】:
- 内容摘要5-7
- Abstract7-9
- 引言9-10
- 第一章 英国不公平损害救济及其相关问题10-16
- 第一节 英国不公平损害救济的要素分析10-13
- 一、不公平损害的概念10-11
- 二、成员利益及合理期待11-12
- 三、法院施与救济的自由裁量权12-13
- 第二节 英国法律委员会建议之采纳13-16
- 一、退出条款13-14
- 二、仲裁条款14-16
- 第二章 中国公司股东之不公平损害问题16-19
- 第一节 中国公司的类型及管理结构16
- 第二节 中国公司股东面临的不公平损害问题16-19
- 第三章 中国公司法解决不公平损害问题之低效性19-32
- 第一节 股东知情权19-22
- 一、法律规定的内容19-20
- 二、法律规定的缺陷20-21
- 三、相关案例21-22
- 第二节 股东会或董事会决议的质疑权22-25
- 一、法律规定的内容23
- 二、法律规定的缺陷23-24
- 三、相关案例24-25
- 第三节 股份回购请求权25-27
- 一、法律规定的内容25-26
- 二、法律规定的缺陷26
- 三、相关案例26-27
- 第四节 解散公司请求权27-29
- 一、法律规定的内容27-28
- 二、法律规定的缺陷28
- 三、相关案例28-29
- 第五节 股东代表诉讼29-32
- 一、法律规定的内容29-30
- 二、法律规定的缺陷30
- 三、相关案例30-32
- 第四章 不公平损害救济引入中国之可能性及方式32-39
- 第一节 不公平损害救济与中国公司法目标的兼容性32-33
- 第二节 不公平损害救济引入中国的方式33-39
- 一、原告的范围33-34
- 二、公司事务34-35
- 三、不公平损害行为的规定35-37
- 四、救济措施37-39
- 结语39-41
- 注释41-43
- 参考文献43-46
- 后记46-4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慧;蒋浩;;股权转债权协议公证之风险考量[J];中国司法;2008年03期
2 杨婧;;浅析有限责任公司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刘毅;;司法解散公司诉讼之规则补遗与再论证 以最高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征求意见稿)为视角[J];法律适用;2008年Z1期
4 ;当前审理公司诉讼纠纷案件的困境及其对策[J];法律适用;2008年Z1期
5 李咏玲;;试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11期
6 刘军;;浅谈营业执照被吊销后的股东责任[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年04期
7 刘晓慧;;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7年03期
8 李秀金;;关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7年11期
9 郭晖;;公司司法解散的诉讼困惑[J];法制与社会;2009年13期
10 丁梅;;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可继承性及立法评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宾;尹洁;;有限公司清算制度完善探析[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2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曹如波;公司非讼程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谢颖升;论股权出资的法律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李晓霖;论股东资格确认[D];吉林大学;2008年
4 周海博;股权转让论[D];吉林大学;2009年
5 卢政峰;股东诉讼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苏轩;股东责任论[D];吉林大学;2010年
7 朱川;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确认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吕a;股东除名制度立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纪晨;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权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2 陈uQuQ;保护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分红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3 张龙;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之实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英国不公平损害救济在中国的引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8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58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