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院对岛礁争端的裁量与南海维权——东南亚国家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国际法院对岛礁争端的裁量与南海维权——东南亚国家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东南亚国家中的马来西亚、印尼和新加坡通过国际法院裁决的方式成功地解决了相互之间的岛礁主权争端。在对马来西亚与印尼、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岛礁主权争端案的裁决过程中,国际法院综合考量了有效控制、继承、禁止反言和先占原则。马来西亚与印尼、马来西亚与新加坡通过国际法院裁决解决相互间岛礁争端的经验对中国更好地维护南海主权具有一定的启示。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关键词】: 国际法院 东南亚国家 南海 主权
【基金】: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东南亚国家处理海域争端的方式研究”(项目编号:11CGJ00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93
【正文快照】: 问题的提出及文献回顾2011年以来,在各方因素共同作用下,菲律宾、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采取各种方式继续侵犯中国在南海海域的主权,使南海局势骤然升温和紧张。由于东南亚相关国家和中国因南海海域争端导致的冲突是非对称性冲突,因此他们极力推动南海问题地区化、国际化,试图通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辉 ,张学刚;印尼与马来西亚安巴拉特领海争端概况[J];国际资料信息;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楚敬;关于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几个具体问题——兼评中国政府的立场[J];比较法研究;2004年06期
2 修志君;简论近代国际法对中国的影响[J];法律适用;2005年10期
3 秦天宝;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初探——兼与潘抱存先生商榷[J];法学;2001年10期
4 张骥,武树霞;民族自决权、新干涉主义和国家主权[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武广震;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由来、机制及问题[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盛红生;;嬗变的战争法[J];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01期
7 贺鉴,洪永红;论欧洲和非洲人权保护制度对国际法主体理论的挑战[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肖又贤;从条约法原理看WTO协定在我国的适用[J];河北法学;2002年05期
9 樊惠谨;两岸外资立法比较研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10 王玫黎;主权与环境——对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思考[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宁;;国际法与构建和谐世界[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2 徐锦堂;;“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与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玮;欧共体与GATT/WTO的法律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苏晓宏;变动世界中的国际司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金永明;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与资源开发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4 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李刚;论海洋污染责任认定及赔偿[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彭溆;论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中的司法造法[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7 曾志平;论军事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罗国强;论新世纪国际法之本体[D];复旦大学;2006年
9 李伟芳;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10 王岩;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高强;论全球化进程中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D];湘潭大学;2003年
2 李良才;个人请愿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姚莹;论美国单边主义政策对国家主权原则的挑战[D];吉林大学;2004年
4 张云莲;摩根索的权力观与威尔逊的道德观[D];清华大学;2004年
5 范萍;试论国际私法条约在中国的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陈燕萍;国际损害责任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7 谌建;WTO贸易救济制度中的发展中国家特殊和差别待遇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8 冯嘉;中日和解的内政因素[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9 刘波;论条约的保留[D];外交学院;2007年
10 苗廷;国际政治视野中的道德失范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中民;滕桂青;;十余年来国内南海问题的历史地理和法理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李金明;南海主权争端的现状[J];南洋问题研究;2002年01期
3 孙伶伶;从国际法角度分析钓鱼群岛主权问题[J];日本学刊;2004年02期
4 朱利江;试论解决领土争端国际法的发展与问题——最新案例剖析[J];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秋娟;;破解国际习惯法之谜的大胆尝试——评《习惯国际法的司法确定》一书[J];中外企业家;2011年02期
2 陈亚芸;;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司法审查机制的构建——以国际法院司法审查为研究视角[J];武大国际法评论;2011年01期
3 何志鹏;;从强权入侵到多元善治——武力干涉领域国际法的现存框架与演进方向[J];法商研究;2011年04期
4 夏林华;;关于国际法院咨询案中几个国际法问题的探讨——基于“以色列在被占巴勒斯坦领土上修建隔离墙”咨询案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8期
5 关培凤;;非洲国家间领土争端的解决方式探析——以利比亚与乍得奥祖争端为例[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5期
6 郝晓霞;;浅析跨境环境污染损害[J];北方经贸;2011年08期
7 姜世波;;习惯法形成中的法律确信要素——以习惯国际法为例[J];民间法;2009年00期
8 吴玉娟;;国际法上的自卫权探析[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9 宋杰;;国际关系中的司法干涉:新干涉时代来临[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07期
10 王玫黎;宋秋婵;;论新形势下钓鱼岛争端的解决策略——以法律手段为视角[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世波;;国际法院的司法能动主义与克制主义政策之嬗变[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2 宋杰;;国际司法机构裁决的意义——国际法院和WTO体系的视角[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孙笑征;那力;;国际法视野中的环境权问题——环境权的人权研究视角评述[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4 钟继军;;加强非政府组织在国际法院中的地位[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5 张卫彬;;公平原则及有关情况规则若干问题刍议[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6 吴琼;;国际法视角下气候变化争端的困境与出路——关注因纽特人的申诉[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7 刘晓炜;张慧;;谈企业对东南亚投资与贸易法律风险的应对[A];使命与发展——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陈彬;;论一般国际法之上的自给自足体系的建立——基于第一性规则与第二性规则的研究[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9 伍俐斌;;论联合国制裁的国际法依据[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10 钱晓萍;;论“政府犯罪”——国家不法行为体系中一个被忽视的环节[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明志;走进国际法院[N];人民法院报;2003年
2 范明志;国际法院掠影[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吴晓晖;和平解决国际争端[N];人民日报;2010年
4 范明志;国际法院走笔[N];人民法院报;2003年
5 陈喜峰;国际法院的组织机构和基本程序[N];人民法院报;2004年
6 范明志;走进国际法院[N];人民法院报;2003年
7 李永君;近观海牙国际法院[N];检察日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谢圣华;感受和平[N];人民法院报;2003年
9 陈喜峰;国际法院 现代国际法的行者[N];人民法院报;2004年
10 ;国际法院怎样管辖如何公正[N];文汇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卫彬;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的证据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秦倩;国际法与宗教非政府组织[D];复旦大学;2007年
3 王林彬;国际司法程序价值论[D];复旦大学;2007年
4 窦仲晖;对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政治与法律方式的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5 李昌新;海权与国家安全[D];暨南大学;2006年
6 王秀梅;国家对国际社会整体的义务[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姜世波;习惯国际法的司法确定[D];山东大学;2009年
8 张卫华;新港学派视野中的外交保护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李伟芳;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10 韩秀丽;论WTO法中的比例原则[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艺;国际法院的判决执行问题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
2 王洪明;国际法院管辖权面临的挑战及反思[D];外交学院;2008年
3 杨芬;国家单方行为的国际法思考[D];厦门大学;2007年
4 景孝杰;国际法院任意强制管辖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5 范涛;论国际刑事法院的独立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后其洁;公司股东外交保护的国际法发展及我国的立法建议[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7 陶莎莎;论海洋的国际法准则及其在中日关系中的运用[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08年
8 韩磊;海洋法律争端解决途径的比较研究[D];外交学院;2010年
9 李华;论解决国际领土争端的基本法律原则[D];湘潭大学;2006年
10 尹星懿;构建马六甲海峡及南海海域安全法律保障之我见[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031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003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