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不方便法院原则之缺陷及我国的对策

发布时间:2017-10-10 06:00

  本文关键词:论不方便法院原则之缺陷及我国的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不方便法院原则 拒绝管辖 法律移植


【摘要】:不方便法院原则作为英美法系管辖权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在解决涉外民商事管辖权积极冲突,实现司法资源合理分配,平衡原被告诉讼权利,实现诉讼的公正与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大陆法系国家成文法的历史传统,决定了大陆法系国家更倾向于逻辑严密的法律体系,对法律制度作出明确的、可预见的规定,而不是通过适用以灵活的自由裁量权为基础的不方便法院原则来解决管辖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在学界和实务界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激烈争论之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终于以正式的有法律效力的形式承认了这一制度,这意味着在涉外民商事案件中,不方便法院原则将被适用解决管辖权积极冲突,平衡原被告的诉讼权利,减少原告挑选法院的现象,减轻法院审理涉外案件的负担,但我们也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认识到这一制度适用过程中将会产生的问题。本文第一部分先对大陆法系国家不方便法院原则的发展过程以及适用标准进行介绍。这一部分以德国和日本为例介绍了不方便法院原则在实践中的适用以及产生的问题。本文第二部分结合不方便法院原则在英美法系国家的司法实践,具体论述了不方便法院原则被滥用的现状。与英美法系国家各具特色的不方便法院原则不同的是,这一原则在大陆法系国家遭到了冷遇。这与不方便法院原则的性质和大陆法系国家成文法的历史是分不开的。但随着国际私法统一化进程的发展和管辖权积极冲突的显现,为消除封闭的法律体系和滞后的管辖权制度所带来的消极性,部分大陆法系国家建立了符合自身特色的类似于不方便法院原则的制度。这些国家所采纳的“不方便法院原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不方便法院原则。本文第三部分对我国适用不方便法院原则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方式具体展开论述,这是文章最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从不方便法院原则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冷遇、在实践中被滥用的现状和在我国适用不方便法院原则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方式三个方面论述我国不方便法院原则的适用。我国作为成文法国家,与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制度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大陆法系国家在适用不方便法院原则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同样存在。本文结合不方便法院原则在大陆法系国家遭到冷遇的原因,比较分析这一原则的适用对我国的影响。本文还运用了辩证的观点,分析了在广泛适用不方便法院原则的英美法系国家的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不方便法院原则的滥用问题,由此带来的歧视外国原告,司法保护主义等危害,分析了这些经验教训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不方便法院原则 拒绝管辖 法律移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97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0
  • 引言10-11
  • 第一章 不方便法院原则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困境11-16
  • 一. 封闭的法律体系11-13
  • 二. 成文法缺少灵活性13-14
  • 三. 法官的地位与作用14
  • 四. 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见性14-16
  • 第二章 不方便法院原则在英美法系国家的滥用16-19
  • 一. 歧视外国原告16-18
  • 二. 司法保护主义18-19
  • 第三章 我国适用不方便法院原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19-29
  • 一. 运行环境上存在的问题19-20
  • 二. 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中的困境20-24
  • (一) 法律规定的不合理性21-22
  • (二) 驳回起诉的方式存在问题22
  • (三) 拖延诉讼与诉讼成本的增加22-24
  • 三. 完善我国不方便法院原则的建议24-29
  • (一) 自由裁量权的限制24-25
  • (二) 法律规定的完善25-27
  • (三) 诉讼程序的具体设计27-29
  • 结语29-30
  • 参考文献30-33
  • 致谢33-34
  • 附件3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振生;我国不方便法院原则的立法思考[J];当代法学;2003年09期

2 徐伟功;;我国不宜采用不方便法院原则——以不方便法院原则的运作环境与功能为视角[J];法学评论;2006年01期

3 奚晓明;不方便法院制度的几点思考[J];法学研究;2002年01期

4 王立武;不方便法院原则在我国的适用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丁伟;;我国涉外民商事诉讼管辖权制度的完善[J];政法论坛;2006年06期



本文编号:10046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0046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5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