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人格尊严权克减之衡量——人权语境中的名誉与隐私
本文关键词:公职人员人格尊严权克减之衡量——人权语境中的名誉与隐私
【摘要】:本文主述公职人员人格尊严之名誉权、隐私权克减,是在人权语境下予以探讨。权利克减的概括理由是,保护公众表达自由和监督权。本文将公职人员的名誉权界定为公名誉权与私名誉权,认为公职人员对涉及勤务行为的社会评价负有较高的容忍义务,公名誉权应受到必要的限制;在探讨隐私权部分,提出私人符号象征概念。基本权利之价值位阶顺序、具体规定优先适用于概括规定、具体个案法益衡量之方法可应用法律适用之中,所列举案例即为衡量适用的佐证:人格尊严、公共利益、社会秩序等重要价值具有被通盘考虑的可能性。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关键词】: 人格尊严 隐私权 名誉权
【分类号】:D998.2
【正文快照】: 《世界人权宣言》第十二条规定,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不得任意干涉,他的荣誉和名誉不得加以攻击,人人有权享受法律保护,以免受此等干涉或攻击。《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十七条作出了涵义相同的规定。《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十条要求各缔约国承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泽鉴;;人格权保护的课题与展望——人格权的性质及构造:精神利益与财产利益的保护[J];人大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2 黄灵;;如何平衡隐私权保护和新闻报道[J];中国记者;2008年02期
3 莫江平,陆幸福;知情权名称厘定与性质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刘莎莎;;从《爱弥儿》中探究卢梭的生命教育理念[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林颐;;“自我”的两个维度——读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项志友;马珊;;论法治的人性基础——兼论中西人性观对法治的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5 王圣扬;董琼;;论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平衡原则[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尤佳;;论网络环境下隐私权的保护——以对人肉搜索行为的民法规制为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7 桂在泓;王平;;论当代中国政府能动性的发生与制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陈德峰;;中国宪政文化简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曹晓东;张清;;浅议侦查阶段的司法审查制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能;;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力:大学治理的核心范畴——以平衡论为视角[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雷丽莉;;从范曾名誉权案看名誉侵权的构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睿丽;;议会政治:宪政民主的运作[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5 郑磊;;两个村庄的村民政治——以农民的选举权意识为契入点[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6 韩春晖;;民主:一种世俗化的实践理性——评熊彼特的民主观兼谈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A];北京高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第二次论坛--“现代民主与行政法”研讨会会议资料[C];2006年
7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8 崔雪丽;;隐私权与相关权利的冲突及其解决[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黎秀蓉;;制度是博弈的结果:国家理论[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10 何勤华;;西方法学观在近代中国的传播[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郑现U,
本文编号:10100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010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