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再谈判条款对国际能源合同非稳定性之保障

发布时间:2017-10-13 04:26

  本文关键词:论再谈判条款对国际能源合同非稳定性之保障


  更多相关文章: 再谈判条款 情势变更 风险控制 法律后果


【摘要】:国际能源投资的长期性、高风险性和资本密集性导致投资合同天然地具有非稳定性。再谈判条款要求合同当事人在约定的重大情势发生后负有再谈判的义务。这种约定一方面尊重了东道国的主权,另一方面又控制了相应的政治、经济和法律风险,为跨国能源公司在合同中频繁采用,并形成了表现形式各异的合同范本。在我国能源进口量日趋增长的情况下,国有能源公司在中东及非洲等地区的能源投资数额逐渐增长,应当在对外投资合同中合理利用再谈判条款这一法律工具以控制相应风险,对保障我国能源进口的稳定供应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关键词】再谈判条款 情势变更 风险控制 法律后果
【分类号】:D996.9
【正文快照】: 国际能源投资合同(国家契约)因其较长周期性(通常在20年以上)以及企业对国家的议价能力逐渐衰减等原因而天然地具有非稳定性特征(instability),因此在国际能源投资合同中一般都含有“再谈判条款”(renegotiation clause)。[1]该条款是指,在出现经济利益失衡、政权更迭、法律变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明;;房产新政案件裁判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尤佳;;论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3 陈煜;;生命损害赔偿请求权基础的再探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4 刘廷华;;情势变更的经济学基础[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单体飞;周春华;;我国情势变更制度及其体系建构探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龚维梁;程勇;;消灭时效制度研究[J];研究生法学;2003年04期

7 邱林;;个人人事档案丢失所引发的法律问题反思[J];档案学研究;2012年02期

8 毛国;合同履行中有关情势变更的若干问题之探析[J];当代法学;2002年03期

9 尹继良 ,丁永怀 ,曾玉珊;对我国普通诉讼时效期间的反思[J];当代法学;2003年01期

10 刘杨;;两种经济法概念的分析与思辨[J];当代法学;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曾文革;王热;;WTO农产品特殊保障机制(SSM)的正当性分析——基于情势变更法理的解释[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2 王海银;;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在合同法领域之比较[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南;经济法理论的反思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李伟;我国光船租赁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3 龚赛红;医疗损害赔偿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胡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薛克鹏;经济法定义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7 王宝莅;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合同的伦理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金珍庆;中韩国有企业改制及其相关保护小股东权益问题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李江玲;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苑书涛;请求权基本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建新;论情势变更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宁;论情势变更的界定和效果[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勇;旅游合同的变更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邢增銮;论情势变更原则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易旭红;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宋世强;合同法借鉴效率违约理论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10年

7 郭建荣;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研究[D];烟台大学;2010年

8 姚婧;论精神损害赔偿[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9 欧阳妮;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张小俊;商品房预约合同法律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莉;;公平原则对契约严守的修正——国际示范立法中的情势变更[J];法学评论;2007年05期

2 杨权利;吕文学;代鹏飞;;国际工程中的情势变更索赔[J];国际经济合作;2011年04期

3 单情;;《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艰难情形”规则及它对我国合同法的借鉴意义[J];法制与社会;2009年15期

4 张玉鹏;梁延双;;我国贸易融资中进口押汇的法律特征及风险控制[J];时代金融;2009年01期

5 吴书合;;国际工程项目商务法律风险评估量化研究[J];石油工程建设;2008年04期

6 李博文;;探析人权条约保留无效的法律后果——从CEDAW出发[J];青春岁月;2010年08期

7 詹博知;;浅析国际私法的规避问题[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袁海英;刘海燕;;冲突规范逻辑结构新探[J];前沿;2010年02期

9 冷新宇;;对英国石油公司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国际环境法思考——从习惯法的角度考察[J];江海学刊;2010年05期

10 吴晓燕;;试析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与国内货物买卖合同之比较——以CISG和中国合同法为例[J];法制与社会;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姜晓亮;;BOT投资合同的若干法律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王军;;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A];’9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3年

3 董箫;;拒绝司法与一国的国家责任[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4 马占军;;国际商事仲裁员披露义务规则研究[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弘;;你就该为我服务,因为我们有约在先——以WTO行政服务契约性为研究视角[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晓炜;张慧;;谈企业对东南亚投资与贸易法律风险的应对[A];使命与发展——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婧;从以色列追偿案看国际贸易风险防范[N];国际商报;2008年

2 李青 金济;电子商务的法律保障[N];北京科技报;2000年

3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中心 潘醒伟;一宗中间商拖欠案的启示[N];国际商报;2011年

4 浦东;提交马来西亚仲裁的仲裁条款是否有效[N];中国国门时报;2009年

5 吴晓晖;和平解决国际争端[N];人民日报;2010年

6 傅铸;国际法院科索沃案咨询意见玄机何在[N];光明日报;2010年

7 李浩 黄满;国际买卖合同“宽限期”履约制度浅析[N];江苏经济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曾文革;外资银行风险控制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2 马静;论国际义务的性质[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宋云博;国际货物销售合同违约责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陆寰;国家豁免中的商业例外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大法;船舶承租人的责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2 马晓芳;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国际监管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阳子龙;意思表示错误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4 全魁胜;根本违约的构成要件及法律后果[D];武汉大学;2004年

5 庄谦德;根本违约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6 谢夏娟;海运绕航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崔箭;根本违约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裴媛;《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的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王媛媛;论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下的提货义务[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10 初北平;绕航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0228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0228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2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