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腐败犯罪境外追逃追赃的反思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7-10-13 08:36

  本文关键词:腐败犯罪境外追逃追赃的反思与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追逃 追赃 引渡 死刑 对策


【摘要】:当前我国腐败犯罪境外追逃追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面临国际刑事法治形象有待提高,尚未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签订双边引渡条约,境外追赃步履维艰,追逃追赃成本高昂、经验缺乏等挑战。我们应当努力改善国际刑事法治形象,开拓境外追逃新途径,境外追逃与追赃并重,健全防逃工作机制并加强队伍建设,推动境外追逃追赃工作的全面展开。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追逃 追赃 引渡 死刑 对策
【基金】:2013年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全球化背景下腐败犯罪赃物的跨境追缴机制研究”(13SFB3014) 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YETP029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D997.9;D924.392
【正文快照】: 一、回顾:我国腐败犯罪境外追逃追赃工作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强反腐败的制度和刑事法治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1〕但是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携款外逃事件频繁发生。在此过程中,通过洗钱将巨额资金汇出境外,准备护照,将家属转移出境,然后择机潜逃境外,已经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秉志;彭新林;;我国死刑适用若干重大现实问题研讨——以李昌奎案及其争议为主要视角[J];当代法学;2012年03期

2 万毅;;独立没收程序的证据法难题及其破解[J];法学;2012年04期

3 赵秉志;;论我国反腐败刑事法治的完善[J];当代法学;2013年03期

4 赵秉志;;中国反腐败刑事法治的若干重大现实问题研究[J];法学评论;2014年03期

5 张磊;;从高山案看我国境外追逃的法律问题——兼与赖昌星案比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煜华;;涉案财产没收程序如何才能经受宪法拷问[J];法学;2012年06期

2 陈兴良;;死刑适用的司法控制——以首批刑事指导案例为视角[J];法学;2013年02期

3 周丹;;浅析我国未定罪没收程序的性质[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4期

4 陆海;;也论构建我国追回腐败资产的法律机制[J];法学评论;2013年03期

5 韩东成;;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证明标准之再探讨[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6 初殿清;;“未经定罪之没收”的证明标准[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7 初殿清;;违法所得没收特别程序的性质与案件范围[J];法学杂志;2013年08期

8 熊秋红;;从特别没收程序的性质看制度完善[J];法学;2013年09期

9 苏方元;;涉案财产没收程序适用条件之思考[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3年08期

10 付立庆;;死刑案件裁判过程中的司法软骨病及其祛除[J];法学;201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日辉;;困境与突围:网络反腐的法治路径与制度建构[A];犯罪防控与平安中国建设——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3年)[C];2013年

2 黄彬;;当代中国腐败犯罪的治理模式探析[A];“决策论坛——公共管理决策案例与镜鉴研讨会”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阳;宏观经济调控视野下的洗钱犯罪预控新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李云飞;中美洗钱罪立法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3 滕超;反腐败刑法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祯;论我国死刑适用的法律完善[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崔官哲;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周喜霞;中国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引渡的常规替代措施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4 王将辉;论我国死刑裁量制度的完善[D];兰州大学;2013年

5 洪琳婷;特别刑事追缴程序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3年

6 赵晓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7 刘新年;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8 王燕芳;刑事独立没收程序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9 赵克督;论我国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完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10 吴丽梅;未审没收财产程序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秉志;彭新林;;我国当前惩治高官腐败犯罪的法理思考[J];东方法学;2012年02期

2 黄风;;我国主动引渡制度研究:经验、问题和对策[J];法商研究;2006年04期

3 黄风;;论对犯罪收益的民事没收[J];法学家;2009年04期

4 叶林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反贪刑事政策的完善[J];法学;2007年11期

5 刘晓梅;于阳;;《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框架下我国惩治贿赂犯罪刑事立法之完善[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邵俊;;试论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框架下经济职务犯罪人引渡问题[J];当代经理人;2006年04期

7 欧伟贞;;我国高官腐败现象的法理分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赵秉志;;当代中国刑法体系的形成与完善[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王君祥;;遣返抑或引渡——高山案法律适用问题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10 梁根林;公众认同、政治抉择与死刑控制[J];法学研究;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上海法律学者 游伟;[N];东方早报;2011年

2 王治国;[N];检察日报;2006年

3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张士金;[N];检察日报;2009年

4 ;[N];人民法院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张先明;[N];人民法院报;2011年

6 张波;[N];法制日报;2006年

7 张步洪;[N];检察日报;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雪冰;论腐败犯罪产生的政治经济基础[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蔡雪冰;我国腐败犯罪的现状分析及其法律思考[J];求索;2001年03期

3 陈奇彪;我区公务员腐败犯罪现状及对策[J];实事求是;2002年03期

4 张存国;;我国腐败犯罪的新动向和怪现象[J];决策与信息;2002年07期

5 黄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法》中的腐败犯罪立法[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8期

6 王建明;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腐败犯罪[J];人民检察;2005年19期

7 邓林,李忠强;腐败犯罪的政治诱因及重点领域的防腐对策[J];唯实;2005年10期

8 陶辉;;浅论腐败犯罪的原因[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李芝渺;;腐败犯罪嫌疑人外逃的另一种“动力”——腐败犯罪死刑适用不平等的分析[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公安法治研究);2006年04期

10 高尚源;范光奇;;浅析腐败犯罪的制度成因和防治对策[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尚志;曹文安;;监督文化·机制与官员腐败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刘汉民;;论当代腐败犯罪的重要特征[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杨梅;;全力遏制腐败——当前我国腐败犯罪的形势、根源以及对策[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4 杨梅;;全力遏制腐败——当前我国腐败犯罪的形势、根源以及对策[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5 罗玉彬;黄立;;论如何完善腐败犯罪控制机制——以国际公约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年会论文集(2011年度)[C];2011年

6 温建辉;刘飞;;腐败犯罪刑法适用研究[A];犯罪防控与平安中国建设——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3年)[C];2013年

7 张智辉;;试论腐败犯罪的制度原因[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8 张智辉;;试论腐败犯罪的制度原因[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9 张兆松;;晚近腐败犯罪立法、司法解释之回顾与展望[A];犯罪防控与平安中国建设——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3年)[C];2013年

10 王宏玉;;从犯罪经济学视角解析我国贪贿等腐败犯罪问题[A];中国犯罪学年会论文集(2011年度)[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霞;腐败犯罪是最大的威胁[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4年

2 黄晓亮 刘炯;两岸学者共商惩治预防腐败犯罪[N];法制日报;2011年

3 记者 李娜;努力减少腐败犯罪资产追回法律障碍[N];法制日报;2012年

4 丁海东;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腐败犯罪[N];检察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张国香;我国打击腐败犯罪面临的挑战[N];人民法院报;2004年

6 刘广三;国际腐败犯罪预防制度的三个发展方向[N];检察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汪闽燕;希望加深两国反腐合作 美国会对国债负责到底[N];法制日报;2011年

8 朱孝清;对腐败犯罪的几点认识[N];检察日报;2011年

9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王琳;对联合国反腐新倡议不能期望过高[N];东方早报;2007年

10 李伟迪(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曾惠燕(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院副教授);腐败犯罪的故意推定[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恒山;腐败犯罪控制论[D];吉林大学;2006年

2 任学强;腐败犯罪特殊诉讼程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李秀娟;《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事诉讼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林雪标;腐败资产跨境追回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俊杰;中俄腐败犯罪比较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2 崔敏;我国反腐败犯罪措施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韦冠凡;北京市腐败犯罪司法代价的测量与评估[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丹阳;浅论房地产行业腐败犯罪的原因与预防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保翔;论我国防治腐败犯罪法律制度的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6 吕凤丽;论国际腐败犯罪与我国刑事实体法的调适[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杜宇红;高级官员腐败犯罪的原因及预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辛志远;腐败犯罪涉案款物追缴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崔晓倩;腐败犯罪证明制度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10 亓玉娟;论犯罪学视野中的集体腐败犯罪[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238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0238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6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