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强制性仲裁”的限制条件——兼评菲律宾单方面就中菲南海争议提起的仲裁

发布时间:2017-10-21 18:02

  本文关键词: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强制性仲裁”的限制条件——兼评菲律宾单方面就中菲南海争议提起的仲裁


  更多相关文章: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强制性仲裁 法律争端 保留 对策


【摘要】:2013年,菲律宾单方面强行就中菲南海争议提起国际仲裁,相关的仲裁法庭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设立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的仲裁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必要性的特征,但是其又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这些限制性条件都与仲裁庭的管辖权有关:"强制性仲裁"必须是基于争端各方已经协议自行选择的和平方法且仍未能解决争端的前提下才能采用,这是仲裁前置程序限制;"强制性仲裁"所针对的案件必须符合该公约第281条第1款所规定的受案范围,这是仲裁庭受案范围限制;"强制性仲裁"所针对的事项不能属于争端方已经作出的保留范围,这是争端方保留范围限制。菲律宾单方面提出的南海国际仲裁案中,上述三个条件没有一个完全被满足,该仲裁申请理应被依法驳回。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关键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强制性仲裁 法律争端 保留 对策
【分类号】:D993.5
【正文快照】: 菲律宾外交部于2013年3月25日对外宣称,由于中国拒绝回应菲律宾单方面提出的仲裁请求,国际海洋法法庭庭长柳井俊二已于之前的一周任命波兰籍法官斯坦尼洛夫帕夫拉克代表中国出席法庭关于该争议的仲裁。同时,德国籍法官吕迪格·沃尔夫鲁姆被任命为仲裁法庭成员。2013年4月25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葛冠群;;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谈判”与“交换意见”义务[J];研究生法学;2011年05期

2 吴慧;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强制解决争端程序的强制特性[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3 贾宇;南海“断续线”的法律地位[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02期

4 黄伟;;论中国在南海U形线内“其他海域”的历史性权利[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江;;论我国南海主权主张中的“附近海域”[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2 罗国强;;理解南海共同开发与航行自由问题的新思路——基于国际法视角看南海争端的解决路径[J];当代亚太;2012年03期

3 李铮;解决国际淡水资源争端的条法化综述[J];国际资料信息;2002年10期

4 管建强;;南海九段线的法律地位研究[J];国际观察;2012年04期

5 张耀光;刘锴;刘桂春;;从地图看中国南海海域疆界线的形成与演进——中国南海九条断续国界线[J];地理科学;2012年09期

6 黄伟;;2012年中海油发布南海油气对外招标公告的法律问题研究[J];法学杂志;2012年10期

7 张卫彬;;南海U形线的法律属性及在划界中地位问题[J];当代法学;2013年02期

8 周江;;也谈南海断续线的法律性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9 郭渊;;南海断续线的形成及其历史涵义的解析[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赵学清;程璐;;海洋法视野下的中国南海大陆架划界纷争[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婷婷;;“九段线”法律地位探析——以四种学说为中心[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8年卷第1期[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秋竺;争议区域石油资源共同开发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田辽;南海争端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3 郑志华;南海地图的法理解读与包容性海洋秩序的建构[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萌;南海争端中各国权利主张的法理分析及中国的对策[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张璇;公海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的探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3 陈晓梅;国际河流争端的避免与解决机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4 徐永东;“中国南海问题”的话语分析[D];暨南大学;2008年

5 kP金狮;南海问题与台湾——兼论两岸南海合作的可能性与意义[D];暨南大学;2010年

6 李晓玲;论南海海域U形线的法律性质[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 韩磊;海洋法律争端解决途径的比较研究[D];外交学院;2010年

8 陈平;南海诸岛主权争端之国际法研究[D];外交学院;2010年

9 郑巍;法律视角下的中国海权保护[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林青青;美国重返东南亚背景下的中越南海争端[D];暨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永红;;分散的权力:从MOX Plant案析国际法庭管辖权之冲突[J];法学家;2009年03期

2 赵建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中国在南海的既得权利[J];法学研究;2003年02期

3 贾宇;南海“断续线”的法律地位[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 冯昭奎;[N];解放日报;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森业;;美菲军事基地之争[J];世界知识;1988年14期

2 杨学渊;;即将举行的美菲军事基地谈判[J];世界知识;1989年23期

3 杨泽伟;;“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朱凤岚;;亚太国家的海洋政策及其影响[J];当代亚太;2006年05期

5 谢晓彬;;国际海洋法法庭若干法律问题的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05期

6 薛丽敏;;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曹英志;;我国海洋倾废立法修订的构想和对策[J];海洋信息;2008年02期

8 杨瑞祥;开发蓝色国土 发展海洋经济——写于我国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一周年之际[J];政工学刊;1997年09期

9 罗刚;;浅谈海洋国土观念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7年02期

10 钱飞;;《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海盗罪评述[J];现代商业;2007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元利;;世界金融危机与中国矿业发展对策[A];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陈华;赵松林;李新菊;张木炎;黄宇峰;;我国椰子加工产业前景及可持续发展对策[A];热带作物产业带建设规划研讨会——热带果树产业发展论文集[C];2006年

3 黄国弟;;我国芒果产业应对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对策[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永华;;加入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中国八角产业的发展研究[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5年学术(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永华;;加入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中国八角产业的发展研究[A];热带作物产业带建设规划研讨会——其他热带经济作物产业发展论文集[C];2006年

6 李奇林;黄洋妹;;急性中毒心血管损害救治对策探讨(附34例抢救分析报告)[A];第五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常州市医学会急诊危重病及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9年

7 王圆圆;罗东霞;;我国人才派遣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刘宏宇;冷志杰;;以循环经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海林农场为例[A];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吴锐;王云;;云南民办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分析研究[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C];2009年

10 赵娜;郭晓旭;;环境执法难的原因和对策[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瑾;菲律宾政局趋稳阿罗约为士兵加薪建房[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2 张建松 姜卫红;菲律宾:倾力回归世界旅游版图[N];经济参考报;2006年

3 刘畅;第九届世界华商大会闭幕[N];人民日报;2007年

4 杜亚雄;三种宗教 三种音乐[N];音乐周报;2006年

5 陈令玉;菲律宾3G网络覆盖率向80%进军[N];国际商报;2007年

6 记者 吴建明;市领导会见菲律宾客人[N];闽东日报;2007年

7 ;孙钢副局长会见菲律宾旅游部副部长新任菲律宾驻华大使[N];中国旅游报;2004年

8 孙笑天;菲律宾将向韩国出口蔗糖[N];国际商报;2004年

9 菊文;我国蔬菜获得菲律宾市场准入[N];中国国门时报;2003年

10 ;菲律宾反对派曾策划5月政变[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兴锋;服务外包国家竞争优势分析及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黄涛;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徐桂林;新时期地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轩;贸易技术壁垒问题与中国的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5 陈晶;我国执业药师协会发展对策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8年

6 万丽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分析与发展对策[D];西南大学;2005年

7 蔡东宏;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路径与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袁洪章;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李春明;中国矿业城市社会问题资源经济学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王叙华;中国证券公司生存危机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毅丹;杂交水稻在印度尼西亚的推广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2 刘爽;中国与东盟关系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欣;我国科技人才创业的观念文化环境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张小玲;发展江苏风险投资的对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5 徐伟;论中国的生态安全问题及其对策[D];青岛大学;2005年

6 张云萍;浙江省出口型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7 莫建惠;完善中学教师聘任制的个案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董瑞莉;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晨;信托模式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10 陈浩静;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74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0745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0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