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治的新课题:国家控制跨国公司犯罪的权责探析
本文关键词:国际法治的新课题:国家控制跨国公司犯罪的权责探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法治的发展,控制跨国公司犯罪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新问题。要有效控制跨国公司犯罪,对国家、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的权责方面,都面临观念和制度上的挑战和创新。对跨国公司犯罪进行有效的法律控制,是国际法治的新课题,也对各国国内法治产生重大影响。要有效控制跨国公司犯罪,就必须规制国家控制跨国公司犯罪的权利和责任。各国只有依照国际法治的原则和措施对跨国公司犯罪进行法律控制,才能更为有效的保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才能更为有效的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并有效发挥跨国公司在国际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为更为有效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我们应加强对国家控制跨国公司犯罪的权责问题的研究,推进国际法治和中国法治的良性互动。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国际犯罪 国家主权 国际法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跨国公司犯罪的法律控制问题研究》(批准号:11JJD820014)
【分类号】:D99
【正文快照】: 一、跨国公司犯罪—国际社会面临的新挑战跨国公司犯罪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问题。有跨国公司存在,犯罪者就有可能利用跨国公司的形式进行犯罪活动。跨国公司不同于一般的国内公司的重要特点在于其跨国性。跨国公司的实体分布于多国,在多国从事投资经营活动[1]1-2①。为实现公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洪发;;略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权保护[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0年09期
2 邹善梅;;国际刑法的内国化[J];中国-东盟博览;2011年05期
3 那力;;转移定价问题的公平交易法与全球公式法之争——美国法院一个新近判决引起的轩然大波[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4 肖再祥;;域外效力原则与外资在华并购的反垄断对策研究[J];经济法论丛;2005年01期
5 阿尔宾·埃泽尔;孙静;;国际刑事法院之路:《罗马规约》的产生和基本内容[J];中德法学论坛;2002年00期
6 徐士英;杨超;;WTO竞争政策与中国反垄断立法[J];经济法论丛;2005年01期
7 胡建新;;论跨国并购的反垄断法规制[J];经济法论丛;2005年01期
8 梁伯枢;;如何吸引顶级团队——康奈尔大学前校长、北大国际法学院院长雷蒙访谈[J];国际人才交流;2011年07期
9 杨柳;;国际刑事法院盯上卡扎菲[J];南风窗;2011年14期
10 黄琴;;以执行力为立法树立权威——完善跨国贿赂的执行制度[J];经营管理者;2011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猛蛟;;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战略——专利诉讼策略[A];专利法研究(2009)[C];2010年
2 陆爽;;论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的法律问题[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3 李海滢;;国际犯罪的现状、发展与应对[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耀忠;;普遍管辖原则本土化及其对罪刑法定原则的意义[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5 于阜民;;海盗犯罪之对策——国际犯罪的犯罪学思考[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谢焱;;试论国际刑事法院引渡国际犯罪人的基本法律问题——卡拉季奇引渡案若干法律问题的分析[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7 钱晓萍;;论“政府犯罪”——国家不法行为体系中一个被忽视的环节[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8 李本;;管制限制性商业行为的国际立法现状[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9 陈彬;;污染转移的法学解读[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10 徐蓝;;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主权保护[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湘潭大学非洲法律与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伟东;跨国公司漏油:如何寻求司法救济[N];法制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辛红;跨国公司在华屡屡曝出贿赂案是否将再次不了了之引人关注[N];法制日报;2009年
3 迟德强;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及其立法[N];人民法院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秦平;建立相对统一的惩治严重国际犯罪标准[N];法制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吕坤良;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是一把“双刃剑”[N];人民法院报;2005年
6 迟德强;引人注目的企业社会责任立法[N];中国企业报;2006年
7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讲师、法学博士 张磊;《罗马规约》与未成年人犯罪[N];法制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辛红 《法人》杂志记者 吕斌;美国诱捕中国公民程序严重违法[N];法制日报;2010年
9 黄俊平;国际刑法的新发展[N];法制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李文广;研讨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刑法意义重大[N];人民法院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呈元;国际犯罪及其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李海滢;国际犯罪的基设性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王霞;国际税收竞争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黄俊平;普遍管辖原则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5 刘帅贤;发展中国家对跨国投资垄断行为的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李綦通;理想国际刑法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8年
7 喻贵英;国际刑法中的共同犯罪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张兰图;国家刑事管辖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罗晋京;论跨国银行法律规制对国家主权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9年
10 刘恩媛;国际环境损害赔偿的国际私法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海英;转让定价税制发展趋势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2 石晓华;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晨;跨国公司并购及其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4 李孟军;跨国公司避税问题的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2005年
5 张乐颖;跨国公司污染转嫁的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周太东;国际法视角下的跨国公司社会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叶欣;论跨国公司在人权领域的法律义务[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钦倩;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法律问题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9 李文文;跨国公司环境侵权法律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蒋云霞;论跨国公司商标的法律保护[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10770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077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