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正确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理论构想

发布时间:2017-10-23 01:22

  本文关键词:正确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理论构想


  更多相关文章: 最密切联系原则 意思自治原则 特征性履行理论 判例制度


【摘要】:最密切联系原则从确立至今对各国国际私法有着超乎想象的影响力,有的国家甚至把它置于法律选择基本原则的地位。鉴于最密切联系原则本身在法律适用中的优势及考虑到我国在全球化过程中的角色,我国在一些法律和司法解释中也引入了该原则,但由于我国缺乏自由裁量的传统,使得该原则的适用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正确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私法制度,应协调最密切联系原则与意思自治原则之间的关系,理清最密切联系原则与特征性履行理论的关系,构建中国国际私法判例制度,提高法官驾驭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能力。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最密切联系原则 意思自治原则 特征性履行理论 判例制度
【分类号】:D997
【正文快照】: 最密切联系原则提取了美国冲突法革命成果的精华,赋予了传统法律选择方法以“时代精神”,代表了国际私法价值取向由形式正义向实质正义的转变。最密切联系精神是现代化的冲突法立法之特质[1]。在我国,最密切联系原则是在实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浪潮中,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冷传莉;律师眼中的好法官是什么样的[J];法学;2005年08期

2 方明航;;我国巡回审判制度新特点及其完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3 房小琪;;推而行之存乎人——谈法官行为与司法独立机制的实施效果[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4 李洋;;关于法官职业化的思考[J];理论观察;2015年06期

5 吴丹;;法官的理性与德性——法官素质的培育[J];求实;2009年S1期

6 黄琰;蔡小林;帅晓东;;司法经验资源闲置的样本分析[J];人民司法;2010年15期

7 左卫民,冯军;最高法院出版物:功能解读与成因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06期

8 乔惠全;;儒生与法吏的考试抉择——宋代试刑法考论[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慧贤;李树杰;;聚焦司法能力,促进司法公正[A];第五届河北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志斌;法官素质养成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岩峰;法官自由裁量权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陈旗;法治视野下的法官自由裁量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茹;论法官个性与司法公正[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刘国付;罪刑法定刑事司法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殷成洁;我国刑罚政策合理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瞿晓云;中国法官素质问题初论[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5 罗金寿;法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法官角色[D];四川大学;2006年

6 高璐;司法能动下的法官特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郝静宇;法院人才结构的现状与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8 谢益;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法官断层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9 赵雪静;论我国民事诉讼独任制的适用范围[D];广东商学院;2012年

10 方明航;我国基层法院巡回审判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灵霞;最密切联系原则与我国的立法及实践[J];政法论坛;2005年01期

2 郭曦;;论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具体化[J];文史博览;2006年16期

3 张林;;论侵权责任领域中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适用[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宁静波;宋庆华;;浅谈最密切联系原则[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年12期

5 郭万明;;特征性履行说与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辨证[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袁雪;;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理论渊源探讨[J];行政与法;2009年03期

7 马志强;;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利弊分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马志强;;中国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特质分析[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马志强;;美国《第二次冲突法重述》中最密切联系原则评析[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0年05期

10 陈蔚云;;论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合同冲突法立法中地位的嬗变——兼议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发展趋向[J];法制与社会;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洁;;特征性履行理论立法模式探讨[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冒岩 田文;最密切联系原则之利弊分析[N];江苏经济报;2012年

2 薛红萍;最密切联系原则利弊浅析[N];江苏经济报;2013年

3 刘涛;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的适用[N];江苏经济报;2013年

4 薛红萍;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合理运用[N];江苏经济报;2014年

5 贺晓翊;涉外民商事审判中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6年

6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私法博士 杜林;浅谈最密切联系原则及其在我国国际私法中的运用[N];证券日报;2006年

7 湘潭大学法学院 蔡高强 钟婷;马航MH370搜救、调查、索赔管辖权解析[N];法制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智颖;论最密切联系原则及其在我国的运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王柳;涉外侵权领域的最密切联系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谢东军;论最密切联系原则[D];河南大学;2010年

4 杨凝;论最密切联系原则[D];外交学院;2005年

5 张发斌;论最密切联系原则在侵权领域的运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申亚林;关于最密切联系原则有关问题的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王明宇;论最密切联系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史蕾;论最密切联系原则及其新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仇华;试论最密切联系原则[D];苏州大学;2006年

10 陈雪;论涉外侵权领域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809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0809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8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