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回顾与前瞻

发布时间:2017-10-27 14:32

  本文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回顾与前瞻


  更多相关文章: 生物多样性 国际环境法 《生物多样性公约》 《波昂准则》


【摘要】:从国际环境法的角度检视《生物多样性公约》过去20年法律体制与规范的进展,运用历史分析、文献分析与个案比较研究方法,就其演进的法律内涵进行探究,可对其做综合性评估。该公约的主要目标包括"保护生物多样的工作"以及"永续利用其成分","公平合理分享由利用遗传资源而生之利益"等。《生物多样性公约》制定生效后,其缔约国大会不断讨论如何制定规则来落实公约相关条款。该公约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其除了要求各国提交国家报告外,还不能利用所谓的遵约机制强迫各国达成公约义务。
【作者单位】: 台湾交通大学科技法律研究所;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国际环境法 《生物多样性公约》 《波昂准则》
【分类号】:D996.9
【正文快照】: 一、前言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简称UNCED),①《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简称CBD)是其中通过的国际文件中备受瞩目的多边环境协议(Multi-lateral Enviro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绿野,康宏强;论环境法理念的变迁对国际环境法的影响[J];河北法学;2004年12期

2 王曦;论国际环境法的可持续发展原则[J];法学评论;1998年03期

3 董跃;;多维视角下的生物多样性法律问题论纲[J];河北法学;2009年01期

4 陈立虎;;国际环境条约浅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5 那力;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前瞻:人类环境问题与国际环境法[J];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02期

6 林灿铃;;国际环境法实施机制探析[J];比较法研究;2011年02期

7 何艳梅;非政府组织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J];环境保护;2002年12期

8 张兰兰;浅析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环境法中的作用[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田琳;;国际环境法中环境影响评价手段的实施问题研究[J];世界环境;2005年05期

10 都蒙;;论国际环境法的实施机制[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东;;浅析农业知识产权保护[A];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关于与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有关的公开要求问题[A];专利法研究(2004)[C];2005年

3 Joseph Straus;张韬略;;生物材料专利——新殖民主义?还是一种技术转移和利益分享的方式?[A];专利法研究(2006)[C];2007年

4 杨红菊;姚忻;李昭;;发展中国家关于遗传资源来源披露要求的TRIPS修改建议及相关解析[A];专利法研究(2006)[C];2007年

5 李德成;;从生物芯片的发展谈遗传资源的立法[A];入世后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实务研讨会暨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6 屈三甫;;细胞在流通中的权利与利益分享[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那力;;环境问题:人类之痛,法制之重(代译者序)[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8 靳晓白;;参与机构关于遗传资源取得和利益分享的原则[A];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9 赵绘宇;;试析WTO与生物多样性公约之关系及我国的法律应对[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10 张望英;谷德近;;关于沙尘暴防治的国际环境法的发展[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纪文;浅谈国际环境法的社会基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法学所 常纪文;国际环境法调整对象之辨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3 国泰 平安 英明;6·5世界环境日[N];中国包装报;2002年

4 林灿铃;国际环境法的目的及其法则[N];法治快报;2007年

5 武汉大学法学院 黄莹 刘洋;国际环境法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N];中国人口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荆 龙;以法治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N];人民法院报;2005年

7 苏钢强;《生物多样性公约》与传统知识保护[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侯晓玲;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N];人民法院报;2005年

9 周林;关于农业遗传资源权的法律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10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 侯仰坤;中国现有法律中外国知识产权保护相关规定评述[N];国际商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卓英仁;论国际环境法发展趋向及对中国环境法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那力;国际环境法的新理念与国际法的新发展[D];吉林大学;2007年

3 陈百贤;论船舶污染损害赔偿[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刘丹;海洋生物资源国际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何艳梅;国际水资源公平和合理利用的法律理论与实践[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印辉;WTO环境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杨华国;论跨界环境损害的国际法律责任体系[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柴海涛;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与国家战略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李伟芳;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10 丁明红;WTO体制下贸易与环境政策之法律协调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丽;论国际环境法框架下的环保非政府组织[D];武汉大学;2004年

2 王立业;论国际环境法的可持续发展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李瑶;风险预防原则与生物安全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孔祥文;论尊重国家主权和不损害国外环境原则的性质[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刘蕊;论国际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唐斌;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法律属性探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徐强;传染病控制的国际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8 张进秋;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国际法管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田丹宇;《京都议定书》之清洁发展机制实施风险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孟庆垒;论国际环境法中的谨慎行事原则[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03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103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b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