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公约与晚清中国融入国际社会
本文关键词:国际公约与晚清中国融入国际社会
【摘要】:国际公约是中外条约关系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它对于中国融入国际社会,扩大国际交往有着特别的意义。晚清是中国接触和参与国际公约的萌起阶段。在这期间,通过参与国际公约,中国形成了一条以相对独立、平等姿态融入国际社会的新途径,拓展了融入的程度和范围,并且增强了融入的主动精神和自觉意识。这样一种相对独立、平等和更加主动的发展面向虽然未能使中国突破不平等条约的枷锁,但它的确反映了中国人适应形势变化,尝试新方法、探索新道路的努力。这也正是近代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持续动力。同时,从晚清中国参与国际公约的历程,亦能深刻体会图谋求变的弱国所背负的沉重历史包袱。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教育部资助科研项目“北京政府时期中国参与国际公约研究”(12YJC770066) 校博启项目“近代中国参与国际公约研究”(2011BQ31)的前期成果
【分类号】:D99;D929
【正文快照】: 晚清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化,是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的重要内容。就融入国际社会而言,学术界一般认为它意味着“在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环境等人类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同世界大多数国家建立起了互动关系”[1],“接受为国际社会所认可的国际规则、制度和行为准则”[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计秋枫;中国加入近代国际体系的历程[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2 程又中;对“中国加入国际社会”的阐释[J];教学与研究;2004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本;论承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2 黄世席;“约定必须遵守”与中日战争赔偿问题[J];北方论丛;2001年02期
3 郭春明,郭兴之;紧急状态下人权保障的比较研究——国内法和国际人权法的视角[J];比较法研究;2004年02期
4 李巍;若干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成立争议案的讨论——CISG与UCC·中国合同法的比较[J];比较法研究;2004年03期
5 祁欢;WTO与多边环境协议(MEAs)关系中的条约法问题[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杨成铭;条约对第三国的效力及其最新发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盛茜;WTO争端解决机制与WTO下国家责任的特点[J];商业研究;2004年17期
8 张智勇;欧盟所得税法初探[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刘健;论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与国家主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10 张莉;香港特别行政区适用、缔结国际条约的若干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勉励;;关于新中国处理中英旧条约之初探[A];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华;;论尊重人权作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影响[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3 黄素梅;;论迟到的保留[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4 蔡先凤;;核损害民事责任的国际法基础[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5 雷益丹;;《建立欧洲宪法条约》:迈向欧盟的宪政和谐[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6 李育民;;清政府应对条约关系的羁縻之道及其衰微[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青山治世;;晚清关于增设驻南洋领事的争论——兼论近代国际法、领事裁判权、不平等条约体制[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侯中军;;不平等条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之一——条约概念与近代中国的实践[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天红;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张军旗;世界贸易组织监督机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肖冰;《SPS协定》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4 张东平;WTO争端解决中的条约解释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5 王玉玮;欧共体与GATT/WTO的法律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赵建文;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刘胜题;国际银团贷款法律风险分析及控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8 张露藜;国家豁免专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黄建中;国际法庭管辖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唐青阳;规则的解释与解释的规则[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玲娟;试论国际条约成立的实质要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吴昱;跨国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税收协定常设机构概念适用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王昱;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演进与评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4 党晓红;WTO协定在国内的适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5 周波;中国加入WTO与司法审查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6 吴海雯;论保障措施机制中的中止减让问题[D];外交学院;2002年
7 王谨;从欧盟、美国的实践谈WTO协议在中国的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冯棣明;国际海事条约在中国的适用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9 张颖琨;论WTO争端解决机制上诉审议程序的改革[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林栋;WTO争端解决机制能演化为“世界贸易法院”吗?[D];苏州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季云飞;;试论总理衙门的设立及其在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J];历史教学;1988年08期
2 丁进军;晚清中国与万国邮联交往述略[J];历史档案;1998年03期
3 刘鸣;国际社会与国际体系概念的辨析及评价[J];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12期
4 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寿荣;李明山;;《大清著作权律》出台的前前后后[J];中国版权;2010年05期
2 李莉;;马来西亚经济贸易仲裁制度介评[J];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13期
3 徐寒;;澳大利亚反对就业歧视法律与实践[J];中国劳动;2011年08期
4 袁长青;;法律视野下少数族群的语言权利与语言公平[J];战略决策研究;2011年04期
5 崔起凡;姜剑涛;;美国品格证据规则的解读与借鉴——以公正审判权的保障为视角[J];河北法学;2011年08期
6 张小莉;;清末法制改革政治背景研究[J];兰台世界;2011年13期
7 吕永超;;“法律全球化”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唐有良;;中国法院不宜审理美国专利商标局所授予专利权的权属纠纷案件金[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2 许光玉;李振海;;海事案件若干法律问题探讨——兼评《第二次全国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相关规定[A];中国律师2006年海事业务研讨会暨年会资料集[C];2006年
3 钱锦宇;赵海怡;;法律的全球趋同——一个制度变迁视角的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李鸿光 记者 刘建;上海首次运用国际公约审理涉外航空事故案[N];法制日报;2001年
2 陈雷;美国有权审判开平“二许案”吗?[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6年
3 叶 原;遵守国际公约赔礼赔钱外籍软件著作权受保护[N];人民法院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李松 黄洁 本报实习生 徐伟伦;首起依国际公约起诉人身损害赔偿案被受理[N];法制日报;2009年
5 徐超;美最高法判布什干预司法令违宪[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6 游春亮;乘客告法航一审未获法院支持[N];法制日报;2007年
7 李友强;“威望”全无风波犹在[N];中国交通报;2003年
8 郭明聪;加拿大刑事司法协助程序严谨[N];检察日报;2007年
9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院比较政治经济研究中心 卫志民;强制企业承担“法律责任”胜过说服企业承担“社会责任”[N];中国改革报;2007年
10 记者 杨大威;今年要完成法律的清理工作[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满军;晚清商事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巧丽;晚清经济立法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2 顾明晔;清末商事法制变革及其现代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黄洪江;国际条约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适用的几个问题初探[D];外交学院;2007年
4 张光剑;清末修律与中国近代法制现代化[D];吉林大学;2008年
5 胡维华;美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6 万凌寒;清末地方自治制度及宪政价值[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涂秀芳;美国《反海外腐败法》之解读与启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梁耶心;韩国的海上油类污染和补偿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胡玲;论健康权[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刘珊珊;论人身自由及其法律保护[D];北方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492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149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