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国际法上的“附属岛屿”与钓鱼岛问题

发布时间:2017-11-07 05:37

  本文关键词:国际法上的“附属岛屿”与钓鱼岛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条约解释 附属岛屿 钓鱼岛


【摘要】:"附属物永随主物"早己确立为国际法的一项原则。基于领土条约中涉及的"附属岛屿"条款的解释与岛礁主权归属存在密切关系,不当的解释会严重损害当事国的领土主权,在国际司法、仲裁和国家实践中,确立了地理、政治、历史和有效控制等判断基准,但是,在适用中过于专注条约文本表达的精确性及相关嗣后实践和实际控制,而忽视了条约解释采取的基本方法及法律效果。中日钓鱼岛争端也涉及《马关条约》第2条规定的"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条款,以及《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条约的解释问题。无论从历史还是行政管辖的标准来看,钓鱼岛都是台湾的附属岛屿,且为日本于1895年先行秘密窃占,然后利用《马关条约》涵盖条款,采取隐含的方式从中国割让所得。为使在今后的政治谈判中能够做到有理有据或防范司法诉讼,我国应加强对相关条约的解释规则的研究,并进一步收集相关历史文献、地图和管辖依据,同时强化对钓鱼岛主权的宣示行为。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中国社科院法学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拥有南沙群岛主权证据问题研究”(批准号:14BFX18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93.5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中日钓鱼岛及附属岛屿(以下简称钓鱼岛)之争不断升温,日趋复杂化。毋庸置疑,我国对钓鱼岛主权享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除日本政府的各种谬论,部分国外学者也认为,虽然在1895年之前中国对约鱼岛享有初始性权利,且强调钓鱼岛为《马关条约》所割让,但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永伟;;变异与进化:美欧宪法解释模式的生成——兼论《香港基本法》解释模式的建构[J];法商研究;2012年01期

2 梁志建;;德语区史地学家及以凯尔森为代表的法学家与钓鱼岛研究之关联考[J];德国研究;2012年03期

3 郑海麟;;钓鱼岛主权归属的历史与国际法分析[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1年04期

4 管建强;;国际法视角下的中日钓鱼岛领土主权纷争[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探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叶林,汪强;法官弹劾制度刍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刘霞;;浅谈量刑建议与量刑程序诉讼化[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廖永安;黎藜;;论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的关系——以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讼为考察对象[J];北方法学;2008年01期

5 张群;;家宅法的起源与发展——兼论宅基地制度的出路[J];北方法学;2008年01期

6 尹玉海;王明月;;外空法中“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概念探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李巍;若干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成立争议案的讨论——CISG与UCC·中国合同法的比较[J];比较法研究;2004年03期

8 刘素林;;《元照英美法词典》求正[J];比较法研究;2006年01期

9 林彦;;乞讨权在美国确立的过程[J];比较法研究;2008年01期

10 冯珏;;论妨害排除请求权[J];比较法研究;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洋;吴锦宇;;浅析美国337条款实施机制之演进及发展趋势[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连益;;少儿双语词典概论[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宋杰;;对《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关于条约解释规则的再认识[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4 高永富;;关于海峡两岸建立自由贸易安排之思考[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六)[C];2007年

5 刘勇;;WTO成员并未承担防止和避免“倾销”的条约义务[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6 黄志雄;万燕霞;;论互联网管理措施在WTO法上的合法性——以“谷歌事件”为视角[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7 孟春阳;;环境法庭的正当性分析——以能动司法为视角[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8 韩志杰;;从Seagate案件看美国专利案件故意侵权认定标准的变更[A];专利法研究(2007)[C];2008年

9 姚兵兵;;专利权人恶意利用不当专利诉讼问题实证研究——兼评《专利法》第三次修改的部分条款[A];专利法研究(2008)[C];2009年

10 杨涵雯;;论仲裁的保密性[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周清华;国际商事仲裁自裁管辖原则消极效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孟昊;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法律分析[D];武汉大学;2010年

6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8 汤媛媛;保险法近因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赵晓峰;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士锋;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庆;预约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现有理论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高中营;垄断协议豁免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廖武山;中国内地与台湾区际司法协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黄炎;论专利侵权判定中禁止反悔原则的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常佼;从国际法视角看朝核问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尹琪;论恶意诉讼的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谈中正;能源贸易安全的规则路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肖唯;论我国新《保险法》中的弃权和禁止反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紫琦;破产欺诈行为及其法律规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理海;从国际法看我国对南海诸岛无可争辩的主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二十二条第四款和第二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的解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1999年04期

3 李其瑞;;抽象法学理论的品性及意义[J];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4 金永明;;批驳日本关于钓鱼岛列屿领有权基本见解的错误性[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1年02期

5 张中秋;;中日法律文化交流的选择比较[J];政法论坛;2006年04期

6 吴辉;从国际法论中日钓鱼岛争端及其解决前景[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诗评;;条约解释方法在解决条约冲突中的运用[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潇溟;;围绕对反导条约解释的争论[J];世界知识;1987年07期

3 张乃根;;论中美知识产权案的条约解释(上)[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8年01期

4 韩燕煦;;条约解释的特点——同国内法解释的比较研究[J];环球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5 龚笑笑;;条约解释的方法及其位阶[J];法制与社会;2009年17期

6 连煜雄;;论条约解释的灵活性借鉴[J];法制与社会;2009年08期

7 刘盛宇;;条约解释的制约因素[J];知识经济;2011年14期

8 李建;;论条约解释的原则[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9 陈华;税收条约解释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外法学;1999年06期

10 刘俊杰;;BIT条款的解释问题研究[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衡;;WTO条约解释演进与中国服务谈判策略选择——以2005年美国博彩案为视角[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东平;WTO争端解决中的条约解释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何娟;条约解释视野下的中国进口汽车零部件案[D];外交学院;2008年

2 李志勇;世界贸易组织条约解释原则浅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3 李yN;论进化解释在条约解释中的运用及其限制[D];厦门大学;2014年

4 卢峰;简评WTO争端解决机制下的条约解释[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5 莫娜;WTO争端解决中的条约解释规则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6 郝婷婷;GATT第3条下“相似产品”概念之争的分析与批评[D];清华大学;2007年

7 廖冰冰;WTO争端解决中的承诺清单解释问题[D];厦门大学;2008年

8 王丽翠;多哈回合下协调WTO与多边环境协定的法律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510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1510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5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