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也论CAFTA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与完善

发布时间:2017-11-11 04:03

  本文关键词:也论CAFTA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与完善


  更多相关文章: CAFTA 争端解决机制 客观性原则 管辖权 仲裁


【摘要】:CAFTA争端解决机制应依据自身需要来设计,其评判基准也只能是法的客观性原则。该机制是否符合客观性原则,取决于两个方面:是否具有RTA争端解决机制的品格;是否切合于CAFTA的个性。一些学者认为,该机制在适格主体、仲裁庭的组成、裁决的作出、裁决的执行及对补偿、反措施的规定上存在若干"缺陷"。倘依客观性原则予以检讨,这些所谓"缺陷"实际上并不存在。但是,该机制在如下三方面确有缺陷:在管辖权重叠的处理上,未确立CAFTA争端解决机制优先适用,及允许选择一个以上争端解决场所;在仲裁庭的组成上,独任仲裁员的确定与仲裁庭主席的指定;在仲裁裁决的作出上,隐含着裁决无法作出的逻辑缺陷,应予以完善。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
【基金】:广西民族大学中国—东盟研究中心(广西科学实验中心)2013年度开放课题项目《东盟一体化法律机制研究创新研究团队》(TD201301)
【分类号】:D997.4
【正文快照】: (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广西南宁530006)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称CAFTA)由11个发展中国家组成,其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下称NAFTA)——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和欧洲联盟(下称EU)——由发达国家组成,存在重要差别。争端解决机制是CAFTA的一个核心要素,从构建以来即受到学界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付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初探[J];东南亚研究;2004年04期

2 麻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之探讨——以比较研究为视角[J];东南亚研究;2005年04期

3 杨丽艳;蒋德翠;刘秋芷;李志楷;;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规则下的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6年02期

4 李晓玲;;WTO知识产权争端解决实践十三年:回顾与评述[J];国际经贸探索;2009年11期

5 王雪;;CAFTA法律协议的软法性质分析[J];河北法学;2012年03期

6 左海聪;;WTO争端解决实践综合分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龚柏华;;区域贸易安排争端解决机制比较研究[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5年08期

8 丁丽柏;;论CAFTA争端解决机制的完善[J];现代法学;2009年03期

9 衣淑玲;;CAFTA争端解决机制的完善与发展趋势[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周江;范毅强;;也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仲裁机制的完善[J];仲裁研究;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文君;杜学元;;从羌族民俗文化透视羌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4 于忠龙;陈乃新;;论竞争法只调整竞争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5 孙晋;;产融结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论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6 谢青松;;《物权法》的伦理审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7 周德海;;论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概念体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包仕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重向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联动型动力机制的精神实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李继武;;对人学五个“要义”和“以人为本”内涵的看法——与顾智明教授商榷[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王涛;皮明建;高鹏;;农用地价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4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5 马尔库塞;李杨;;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6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彭希义;;少数民族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基于贵阳花溪区彝族农民工群体的调查[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刘琳;;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三题论略[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周旋;“公私财物”之内涵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刘建国;新疆国有资产管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6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江;;商事仲裁司法监督模式的理论反思[J];北京仲裁;2006年04期

2 贺圣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构和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东南亚纵横;2002年07期

3 李红;2003年中国与东盟区域贸易分析及前景预测[J];东南亚纵横;2004年03期

4 赖富强,刘庆;关于建立中国—东盟无国界旅游圈的构想——兼谈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同步发展[J];东南亚纵横;2004年04期

5 刘付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初探[J];东南亚研究;2004年04期

6 麻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之探讨——以比较研究为视角[J];东南亚研究;2005年04期

7 徐靖;;软法的道德维度——兼论道德软法化[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8 左海聪;;对我国WTO争端解决实践的反思[J];东岳论丛;2006年03期

9 叶兴平;《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剖析[J];法商研究;2002年05期

10 陈卫东;从国际法角度评欧共体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政策与实践[J];法学评论;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忠全;;CAFTA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东南亚纵横;2007年10期

2 房茜;丁世青;;CAFTA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学理论;2011年14期

3 吴静;覃雄彪;;中国民营企业的“走出去”策略——以CAFTA框架为前提[J];人民论坛;2012年14期

4 佴澎;薛铨;;越南投资法研究——以CAFTA协议为视角[J];太平洋学报;2008年05期

5 沈红芳;;东盟国家对CAFTA全面运行不同反应的探析[J];南洋问题研究;2010年04期

6 张利霞;;CAFTA下中国与泰国经济贸易发展及展望[J];东南亚纵横;2012年12期

7 鲁学武;;外资保险市场准入监管法制的区域合作——以CAFTA为视角[J];前沿;2010年16期

8 何力;;东亚经济一体化下的CAFTA及其法律构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辛慧yN;周影;;CAFTA背景下的广西与东盟贸易分析[J];人民论坛;2011年23期

10 丁丁;王云鹏;;论后多哈时代中国的CAFTA战略[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建中;;CAFTA贸易、投资与中国环境协同发展的耦合机理研究[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李欣广;袁涛;;CAFTA进程中广西与东盟物流产业对接研究[A];北部湾国际商贸物流发展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物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吴雪燕;;CAFTA与WTO争端管辖权:竞合与选择[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栾鹤;从边民互市到CAFTA[N];中国贸易报;2013年

2 ;CAFTA: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N];财经时报;2005年

3 李婧;CAFTA水暖外企先知[N];国际商报;2005年

4 邓苏勇;CAFTA“走近”老百姓[N];国际商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石柱;CAFTA降税大戏尚未开演先有人拿自贸区概念蒙事?[N];国际商报;2005年

6 记者 石柱;中小企业对CAFTA认知度亟待提高[N];国际商报;2005年

7 陈涛 奚源;拿什么迎接CAFTA降税风暴[N];国际商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曾 星 韦万春;CAFTA 在理解中合作 在互利中发展[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孙霞云;为CAFTA建设加速[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10 记者 黄永健 林苑;CAFTA将全面建成广东积极备战[N];国际商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国际;CAFTA对中国外贸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徐婧;CAFTA对中国和东盟货物贸易效应差异的实证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3 黎鹏;CAFTA背景下中国西南边境跨国区域的合作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段春锦;CAFTA背景下中国边界地区一体化效应[D];山东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珞丹;CAFTA背景下的广西国际教育服务业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2 庞羽君;CAFTA框架下人民币跨境流通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3 徐S怯,

本文编号:11697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1697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5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