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海洋元叙事:海权对海洋法律秩序的塑造

发布时间:2017-11-11 03:15

  本文关键词:海洋元叙事:海权对海洋法律秩序的塑造


  更多相关文章: 海洋叙事 海洋强国 海权 海洋法律秩序 中国复兴


【摘要】:中国的崛起催生了选择成为陆权国家还是海权国家的辩论,中国政府的政策是建设"海洋强国",但无论是以"海洋强国"还是"海权"名之,都应该避免太过于强调力量因素而忽视其他关键问题。作者在"海洋叙事"这个方向上来考察海权,即关于海洋秩序的叙事,它实际上具有元叙事的功能——合法化功能。对历史中若干海洋国家实践的考察表明,塑造海洋秩序、维护其海洋利益的海洋叙事是海权的关键特征,海洋叙事能力与海上力量也成正相关关系。当今海洋法律秩序是历史上关于海洋空间、资源、战场这些叙事的影响下形成的,海洋大国的海洋叙事能力一直是影响海洋事务的一个持久性因素。海洋叙事能力对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价值在于,塑造海洋秩序的意志、能力、手段是海洋大国赖以生存的关键。对中国的海权理想而言,实际的情况可能是建设海军力量相对容易,而提出一种关于海洋秩序的元叙事反而更难。
【作者单位】: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的海洋法律秩序:利益协调与合作”(项目编号:14XGJ014)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青年成长项目“专属经济区内的航行自由和军事活动之间的关系”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93.5
【正文快照】: 一引言随着中国复兴的步伐稳步迈进,一种独特的话题也随之产生:中国是走陆权国家的道路还是海权国家的道路??在今天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背景下,讨论中国是否应该走海权之路似乎显得比较突兀。同“海权”概念相比,中国政府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政策从政治效果来看可能是一种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倪乐雄;;从陆权到海权的历史必然——兼与叶自成教授商榷[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11期

2 牟文富;;互动背景下中国对专属经济区内军事活动的政策选择[J];太平洋学报;2013年11期

3 代鹏;;中国经济换马[J];商界(评论);2009年02期

4 李义虎;;从海陆二分到海陆统筹——对中国海陆关系的再审视[J];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芝;;浅议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及其适用[J];今传媒;2010年10期

2 马旭;;战争与国际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王可菊;;战争赔偿及二战后的有关实践[J];当代司法;1995年11期

4 修志君;论无害通过权的适用范围[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5 王贵勤;;东京审判的国际法意义——从影片《东京审判》说开去[J];电影评介;2006年22期

6 王献枢;;论海洋法原则的历史演变[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7 黄肇炯;唐雪莲;;纽伦堡、东京审判与国际刑法[J];法学家;1996年05期

8 吴薇;;论国际人道法上的“区分原则”[J];法学家;2000年03期

9 慕亚平,陈晓华;世纪之交议维和——对冷战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评价与思考[J];法学评论;2001年06期

10 曾皓;;试论领土法的新发展——有效占领制度——兼论中印争议地区的归属[J];法学评论;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姜地忠;徐纬光;;当代中国的海权论——基于对《海权对历史的影响》的解读而展开的评论[A];2013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四届海洋社会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杨国桢;;海洋的概念与中国海洋发展[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一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军;冷战后俄罗斯军事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倩;海洋争端的类型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颜海燕;违反国际人道法犯罪的个人刑事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薛晨;美国海权研究:成因与变迁[D];复旦大学;2011年

5 刘利民;中国近代领水主权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威;论专属经济区的剩余权利[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宋云霞;国家海上管辖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8 苑爽;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处理德国战争赔偿问题的政策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文沛;国际海洋法之海盗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杨永康;美国宪法军事条款的源流与变迁[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叶自成,慕新海;对中国海权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J];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03期

2 唐世平;再论中国的大战略[J];战略与管理;2001年04期

3 张文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海权[J];战略与管理;2003年01期

4 徐弃郁;海权的误区与反思[J];战略与管理;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木;;生存·发展·海权[J];领导文萃;2006年11期

2 史春林;;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海权概念与内涵研究述评[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甘振军;;浅析西方近现代海权理论及其历史演变[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史春林;;九十年代以来关于国外海权问题研究述评[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张旭;张勇池;;现实主义海权理论和中国海权意识的觉醒[J];法制与社会;2008年29期

6 莫翔;;试析中国的有限海权[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师小芹;;试析19世纪后期法国“青年学派”的海权理论[J];军事历史;2010年01期

8 陈霖;;论中国边疆海权问题的治理[J];学术探索;2010年01期

9 周琦;马少猛;;中国海权现状分析及破解海权困境的战略思考——基于国家安全的视角[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张露;;全球化时代的海权与中国海权[J];世界知识;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强华;张继平;;历史与现实:中日海权战略之比较[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海洋社会学与海洋管理论文集[C];2012年

2 陈伟;;国力之盛衰强弱 常在海而不在陆——孙中山海权观及现实意义研究[A];民革中央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长 军事理论研究室主任 时平 记者 王君策 实习记者 高悦 整理;孙中山的海权思想是近代中国海权最先进的主张[N];中国海洋报;2011年

2 记者 袁于飞;应加强“渔权”来维护海权[N];光明日报;2012年

3 张文木;试论当代中国“海权”问题[N];中国海洋报;2004年

4 倪乐雄;海权与文明的兴衰[N];中国国防报;2007年

5 倪乐雄;二十一世纪看海权[N];文汇报;2007年

6 鞠天相;研究海权理论 维护海洋权益[N];人民日报;2009年

7 孟凡明 许晨光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役教研部;海权思想的沿承与中国发展海权的辩证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所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刘中民;海权与大国兴衰的历史反思[N];文汇报;2010年

9 陈宇 朱奎;借鉴他国经验,强化海权意识[N];中国国防报;2011年

10 田一枫;争海权要靠“哼哈二将”[N];世界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震;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D];复旦大学;2012年

2 李昌新;海权与国家安全[D];暨南大学;2006年

3 孔志国;现代条件下的屯海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益华;中印海权战略比较[D];暨南大学;2009年

2 高坤;中日东海海权之争[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侯苏洁;中日海权争端及其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张连莲;海权视角下中国海洋法律制度完善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5 陈祥军;冷战后日本海权战略转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6 陈亚东;论和平发展时期中国新型海权的构建[D];湘潭大学;2008年

7 薛峰;中国崛起过程中的海权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马少猛;以马汉海权观构建中国基本海权[D];湘潭大学;2011年

9 寇艳香;海权视角下英国海湾政策及其实施(1798-1853)[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饶咬成;海权与中国石油安全[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695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1695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3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