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约保留在我国的理论与实践
本文关键词:条约保留在我国的理论与实践
更多相关文章: 条约保留 多边条约 理论与实践 法律效果 维护国家主权 国际法实践 国家权利 国际社会 编者按 签署
【摘要】:正编者按:出于国内法律的规定和其他实际情况,一国签署和批准某个多边条约时会对该条约的某些规定提出保留,以排除或更改上述规定对其适用的法律效果。这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融入国际社会所必需的,也是为国际法所确认的国家权利。目前,中国已在签署、批准、加入或核准条约时先后对90多个多边条约发表了保留性质的单方声
【分类号】:D993.8
【正文快照】: 编者按:出于国内法律的规定和其他实际情况,一国签署和批准某个多边条约时会对该条约的某些规定提出保留,以排除或更改上述规定对其适用的法律效果。这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融入国际社会所必需的,也是为国际法所确认的国家权利。目前,中国已在签署、批准、加入或核准条约时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素梅;易卫中;;论条约法中保留制度的新发展[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2 E·W·维尔戴;程鹏;李钢;;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双重制度”[J];国外法学;1985年02期
3 李凯玲;试论对国际组织基本文件的保留[J];商场现代化;2005年18期
4 石磊;试论条约保留的概念及与解释性声明的区别[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王晓玲;俄罗斯国际私法涉外性理论与实践[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5年10期
6 刘远山;略论反恐多边条约的国内实施[J];河北法学;2004年08期
7 刘毅;;晚近国际组织对于国际法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07年03期
8 李芳;;条约保留的接受与反对效力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1年08期
9 徐杰 ,冯以新;论国际法上的国家主权与国际合作[J];法学评论;1992年01期
10 张榆青;;国际统一合同法与挑选法院[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素梅;;论迟到的保留[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2 王舒曼;;国际水法新思考[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3 向力;;论联合国货物运输法草案对条约冲突的应对[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4 尤金·索陆;张大年;;从中国和世界的角度看国际法实践的先驱[A];第2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C];2002年
5 程爱勤;;论菲律宾以“国家安全原则”主张南海诸岛主权的国际法法理悖论[A];2009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宋健华;臧克兰;郭珊;;解决国家之间在知识产权领域内的争议的条约草案[A];专利法研究(1992)[C];1992年
7 王传丽;;WTO——一个自给自足的法律体系——兼论一国四地经贸关系新发展[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8 周杲;;格俄冲突的国际法评述[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9 高树超;;中欧焦炭案述评[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10 刘杰;;普遍管辖权:理论与实践[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夏静;国际法“珞珈学派”初具规模[N];光明日报;2011年
2 喻锋;欧盟制宪新变化转机抑或倒退?[N];法制日报;2007年
3 陈丽平;国际条约缔结内幕:有斗争也有妥协[N];法制日报;2008年
4 姚宏平 刘子平;国际破产程序域外效力的理论与实践[N];人民法院报;2004年
5 樊吉社;美俄反导纷争背后的稳定诉求[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刘利民;国际法的传播与晚清领海主权观念的嬗变[N];光明日报;2007年
7 索维东;四大问题困扰国际刑事司法协助[N];检察日报;2006年
8 特派记者 谭丽琳邋陈成智;尽快修改缔结条约程序法[N];海南日报;2008年
9 早报特约评论员 陈雷;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中国的意义[N];东方早报;2005年
10 饶戈平;不断发展的国际法[N];学习时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丽;国际多边条约知识产权执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徐泉;国家经济主权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3 贾和平;涉外票据法律适用[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4 马静;论国际义务的性质[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张磊;外交保护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郑志华;南海地图的法理解读与包容性海洋秩序的建构[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7 温融;应对气候变化政府间合作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杨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张正怡;国际能源投资争端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10 杜焕芳;国际民商事司法与行政合作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荣;论条约保留与中国的相关对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正乐;论条约保留对话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郑州大学;2013年
3 黄萃芸;论条约保留制度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厦门大学;2008年
4 刘波;论条约的保留[D];外交学院;2007年
5 罗文潮;人权条约保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6 张义兵;论我国对1958年《纽约公约》的互惠保留[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李果;国际投资国民待遇标准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8 吕亚楠;北极资源开发的法律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9 蒋德春;国际法视野下的南海争端及其解决[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尹素;试论南极生物勘探中的软法因素[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954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195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