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盗行为恐怖主义化:三种模式与双重规制——以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为视角
本文关键词:海盗行为恐怖主义化:三种模式与双重规制——以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为视角
【摘要】:海盗行为恐怖主义化在近年来日益成为国际非传统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其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三种模式,即组织独立的单方帮助模式、组织独立的双方勾结模式及组织融合目的交错的恐怖模式。基于这三种模式,海盗行为恐怖主义化的规制重点在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双重规制,以形成良性互动。具体表现为国际法规制和国内法规制互动方位的双向性、互动过程的循环性及互动效果的渐进性。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模式、规律与改革方向研究”(14AKS009)成果
【分类号】:D997.9
【正文快照】: 随着国际航运业的发展与壮大,现代意义上的海盗卷土重来并对海洋利益造成了重大威胁,这不仅影响全球航运线路,危及航运安全,甚至对整个航运业及国际经济都产生了不利影响。与此同时,9·11之后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打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各国纷纷将反恐作为国家安全保障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王延卫;全球化与非传统安全[J];改革与理论;2002年04期
2 张洁;从抗非典看东亚非传统安全合作[J];当代亚太;2003年06期
3 俞晓秋,李伟,方金英,张运成,翟坤;非传统安全论析[J];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05期
4 书彬;重视非传统安全坚持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刘学成;非传统安全的基本特性及其应对[J];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01期
6 何忠义;“非传统安全与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03期
7 刘中民,桑红;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视野中的非传统安全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04期
8 朱锋;“非传统安全”解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9 王学军;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辨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9期
10 李淑云;非传统安全的根源与趋势[J];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万里;;中国的非传统安全观及其“泛安全化”(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治理与中国作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2 周中朝;;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汇率问题及对策[A];湖南省第六届公共管理论坛会议资料[C];2007年
3 丁江伟;;非传统安全与国际合作的创新[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4 王德华;;试论中印大同、非传统安全与和谐世界[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5 李元奎;;非传统安全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挑战与对策[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王飞;董理达;侯光明;;非传统安全时代国外军民融合发展途径的启示[A];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23场——2011国防科技工业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汤啸天;;非传统安全考验执政能力——兼论中国发展新阶段的犯罪问题与社会控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陈冀胜;;现代化学生物恐怖问题(摘要)[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龚迎春;;海洋领域非传统安全因素对海洋法律秩序的影响——以日本构建多边海上安全机制为例[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6年卷第一期[C];2006年
10 陈冀胜;;现代化学生物恐怖问题[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非传统安全面面观[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韩晓东;非传统安全研究有望迈上新台阶[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记者 陈风彩;首个非传统安全高级研讨班在浙江举办[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4 汪仲启 陈继旭;非传统安全的解决需要全球合作[N];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庞中英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非传统安全”刍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财政部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 胡振虎;审视非传统安全危机[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7 记者张军妮;中澳对话东亚非传统安全及区域合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韩旭东 国防大学教授;维护非传统安全需国际合作[N];中国国防报;2012年
9 世经政所 王逸舟;重视非传统安全的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10 石志远;积极应对非传统安全的挑战[N];解放军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章贵;涉我跨界河流安全威胁识别、评估及应对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傅勇;非传统安全研究与中国[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倩;论中国与东盟的非传统安全合作[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徐元帅;中国政府非传统安全应对能力的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余远来;中美军队参与应对非传统安全政策之比较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4 卢凯;冷战后中日非传统安全合作的现状及前景[D];延边大学;2012年
5 丁戈;非传统安全视角下的湄公河航道航运安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6 尹剑华;海关非传统安全风险识别与估计[D];复旦大学;2009年
7 刘慧;当代国家非传统安全探析[D];青岛大学;2010年
8 曹亚斌;非传统安全合作中的国家权利因素[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良举;结构现实主义视角下非传统安全的起因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0年
10 张琦;全球化时代非传统安全的国际合作[D];暨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02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202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