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关于死刑的政策和立
本文关键词:联合国关于死刑的政策和立场——联合国人权高专办考察报告
【摘要】:联合国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死刑的限制、减少和废除,先后通过了一系列国际公约与决议,宣示了其关于死刑的基本政策和立场。除了致力于最终在全球废除和停止使用死刑外,相关国际公约和决议还对死刑适用的实体及程序标准作了规定,不遵守这些标准,则构成对人的生命的任意剥夺。这些实体和程序标准,对我国死刑立法及司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基金】:2012—2014年度欧盟民主与法治促进项目《中国死刑适用的司法限制》(EIDHR/2012/297-07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98.2
【正文快照】: 2013年6月29日至7月3日,就“死刑适用的司法限制”这一课题,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课题组与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相关人员,组团前往瑞士日内瓦联合国欧洲总部考察。考察团与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以下简称“联合国人权高专办”)的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都亳;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与多边投资框架[J];当代法学;2005年05期
2 郭培清;;南极洲与联合国关系辨析[J];太平洋学报;2006年05期
3 张乃根复旦大学法学院;;试析《国家责任条款》的“国际不法行为”[J];法学家;2007年03期
4 万霞;;薛捍勤与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二三事[J];世界知识;2010年11期
5 ;国务院关于提请批准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的议案[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0年15期
6 饶戈平;;联合国大会改革议论中的几个问题[J];中外法学;1991年06期
7 黄存真;浅谈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写在《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我们共同的责任》之后[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邱桂荣;;联合国人权领域改革及其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07期
9 程晓霞;尹翔;;联合国的人权活动——纪念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J];法学家;1995年05期
10 李雪锋;;对区域组织使用武力进行监督与控制的制度构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斌;修丰义;;中国在国际发展法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2 程保志;;保障人权:现代法治的核心价值诉求[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3 颜海燕;;对于国际保护责任的思辨——以国际法的人本化理念为视角[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4 张乃根;;试析《国家责任条款》的“国际不法行为”[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5 肖健明;;论联合国人权保障机制的改革[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6 陈朝晖;;跨国公司社会责任规范体系及有关问题[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7 任清;;国际电子商务立法的重大进展——《国际合同使用电子通信公约》刍议[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8 孙章季;;国际法与和谐世界的构建[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9 赵劲松;;联合国与现代国际公务员法律制度的发展[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10 张华;;论尊重人权作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影响[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俊鸣;中国签署两大国际公约[N];科技日报;2005年
2 刘长敏;跨世纪的联合国反腐败行动特征鲜明[N];检察日报;2007年
3 席来旺 何洪泽;从梦想到行动[N];人民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张慎思;机遇只眷顾清澈的心灵[N];法制日报;2006年
5 记者 卞晨光;联合国改革内部司法制度[N];科技日报;2007年
6 周献恩;国际法则主动参与为上[N];中国交通报;2005年
7 赵千喜;《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述评[N];人民法院报;2006年
8 何洪泽、席来旺;联大通过《残疾人权利公约》[N];人民日报;2006年
9 奈杰尔·罗德利邋程雷;预防酷刑[N];法制日报;2007年
10 王新友;发达国家不应成为腐败分子“保护伞”[N];检察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林彬;国际司法程序价值论[D];复旦大学;2007年
2 孙晓云;国际人权法视域下的健康权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李汉中;恐怖主义定义及其相关概念之界定[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王金强;国际海底资源分配与美国的政策选择[D];复旦大学;2011年
5 盛长富;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国际准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6 魏晓倩;腐败犯罪所得跨境追回国际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拉斐尔;联合国与否决“废除或改革”[D];武汉大学;2005年
2 杨国华;联合国人权条约监督机制评析[D];外交学院;2007年
3 张彩萍;移徙工人人权的国际保护[D];外交学院;2007年
4 金婉婷;国际法学家委员会“涉藏”活动研究(1959-1965)[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冯艳婷;国际法上的死刑废除与我国死刑改革[D];郑州大学;2011年
6 刘洋;论联合国决议的国际法律效力[D];南昌大学;2013年
7 侯仲君;台湾当局“参与联合国”问题的国际法剖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王艳;跨界损害的损失分配制度论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赵亚姣;死刑不引渡原则探析[D];外交学院;2012年
10 夏仲尼;论个人发展权及其实现[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406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240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