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国际刑法中公司的共谋行为

发布时间:2017-12-17 15:27

  本文关键词:国际刑法中公司的共谋行为


  更多相关文章: 国际刑法 国际刑事司法实践 公司共谋行为 跨国公司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国际刑法的行为屡禁不止。晚近,国际社会就应当对公司严重侵犯基本人权的行为追究相应的国际刑事责任这一问题基本达成共识。然而,鉴于国际刑法尚未承认公司的国际犯罪主体资格,通过对晚近国际刑法学界和实务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分析可知,当前国际刑法对公司犯罪行为的惩治只能通过追究公司在侵犯人权行为中的共谋行为来实现。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
【分类号】:D997.9
【正文快照】: 近年来,各国爆发的严重侵犯人权事件已不再以政府为唯一侵害方,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在广大发展中或不发达国家大规模侵犯基本人权的行为不断涌现①。有报告指出,此类行为多发生在能源、矿产和制造业领域,涉及的行为包括污染环境、强迫劳动、酷刑甚至谋杀[1]。其中,部分公司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颖军;;打击跨国犯罪国际法律制度的新发展——法人责任[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2 范红旗;;国际反腐败公约中的法人犯罪——兼论国际刑法中的法人犯罪及责任模式[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璐;;国际法治视野中的反腐败[J];当代法学;2009年03期

2 姜国俊;罗开卷;;在安全与自由之间——欧盟反恐法律述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阙占文;;论南极环境损害责任制度[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4 范红旗;;法人国际犯罪主体问题探讨[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绍武;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的跨国犯罪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陈碧文;澳大利亚法人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3 安曦萌;国际犯罪的刑事责任主体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咸利芳;腐败犯罪行为主体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贺君;论“对外国公职人员或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的立法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邵沙平,丁明方;控制跨国犯罪与现代国际法的发展——2000年《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评述[J];法学评论;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亚平;;国际刑法初探[J];现代法学;1984年04期

2 杨敦先;;国际刑法学协会与刑法学动态[J];中外法学;1990年06期

3 田如锦;;浅谈国际刑法的概念[J];中国-东盟博览;2011年05期

4 余叔通;;国际刑法学协会第十五届代表大会述略[J];法学家;1995年02期

5 马克昌;;谈国际刑法学界研究动态及方向——国际刑法学协会第十五届大会纪略[J];楚天主人;1995年04期

6 张琼;;在国际刑法领域推进国际法治与中国法治的互动——评《国际刑法学——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犯罪的法律控制》[J];大学出版;2006年01期

7 高铭暄,王秀梅;当代国际刑法的发展与基本原则[J];人民检察;2005年19期

8 杨敦先;国际刑法学协会第十五届大会评介[J];中外法学;1995年01期

9 郑权君;;国际刑法的发展[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12期

10 ;促进国际合作 打击腐败犯罪——祝第十七届国际刑法学大会圆满成功[J];检察风云;2004年2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罗书臻;面向全球化的国际刑法[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张伟杰;如何让外逃贪官受到法律严惩[N];工人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秦平;加强国际交流共同打击跨国犯罪[N];法制日报;2004年

4 蒋安杰 赵阳;第十七届国际刑法学大会在京闭幕[N];法制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李文广;研讨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刑法意义重大[N];人民法院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张国香 刘守珍 何 靖;加强国际合作 严惩外逃贪官[N];人民法院报;2004年

7 记者 何 靖;第十七届国际刑法学大会在京召开[N];人民法院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秦平;建立相对统一的惩治严重国际犯罪标准[N];法制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蒋安杰;《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法[N];法制日报;2004年

10 郭洪平;今后五年法学研究有十大重点[N];检察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笑;论引渡的局限性及应对措施[D];吉林大学;2010年

2 吴丰;论国际法对海盗行为的规制[D];西北大学;2011年

3 严力;现代海盗问题的国际法视角审视[D];复旦大学;2011年

4 程冬冬;简论恐怖主义犯罪概念的界定[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门孝艳;论中国刑事立法的国际化[D];山东大学;2011年

6 王晓会;中国—东盟刑事司法协助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7 岳超;海盗犯罪的法律规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8 朱晓丽;共犯从属性说的国际趋势[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许慧;间接正犯最新形态的国际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006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3006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7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