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司法边界刍议

发布时间:2018-01-08 05:03

  本文关键词: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司法边界刍议 出处:《广西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意思自治 司法边界 双向性分析 国际商事仲裁


【摘要】:克服学界对仲裁与司法关系分析方法的单向性,引入双向互动研究方法构建全面认识两者关系的同一对话平台,基于此,将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司法边界定义为以公正为首要价值且兼顾效率,并考虑到争议的特殊性质和仲裁与司法之间解纷资源分配的情况,以立法的授权和禁止为起讫,体现各具体制度中仲裁与司法就公正与效率、内国利益与条约义务、意思自治与司法强制之间的此消彼长,直观反映仲裁与司法之间双向互动作用的事实和法律范围。
[Abstract]: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unidirectional nature of the analytical method of arbitration and judicial relationship in academic circl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wo-way interactive research method to construct the same dialogue platform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bitration and judicature, based on this. The judicial boundary i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is defined as taking justice as the primary value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fficienc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pecial nature of the dispute an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between arbitration and justice. With the authorization and prohibition of legisl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it reflec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rbitration and judicial justice and efficiency, domestic interests and treaty obligations, autonomy of will and judicial coercion in each specific system. Intuitively reflects the fact and the legal scope of the two-way interaction between arbitration and judicature.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97.4
【正文快照】: 从现有文献的研究方法和论证思路来看,学界关于仲裁和司法这对范畴间相互关系的表述与论断,大都集中在从司法施加给仲裁的特定侧面影响出发,对其进行描述和分析。具体而言,在国际商事仲裁和国内司法机构间关系层面的表述,通常有司法干预、司法审查、司法监督、司法支持、司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安;英、美、德、法等国涉外仲裁监督机制辨析——与肖永平先生商榷[J];法学评论;1998年05期

2 韩寒;;论仲裁协议效力的扩张[J];仲裁研究;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玉璋;;国际商事仲裁中临时保全措施的决定与执行[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石现明;;国际商事仲裁当事人扩大司法审查范围之协议及其效力探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赵相林,邢钢;论国际民事诉讼中的挑选法院[J];比较法研究;2002年02期

4 顾维遐;;《纽约公约》下的公共政策解读:两岸四地的区域性发展与合作[J];比较法研究;2010年01期

5 孟思洋;;从“当事人意思”探究瑞士商事仲裁协议效力扩张之理论与实践[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王岩;宋连斌;;试论临时仲裁及其在我国的现状[J];北京仲裁;2005年01期

7 赵百丽;;论国际商事仲裁的提起仲裁时效问题[J];北京仲裁;2005年01期

8 杨志忠;;试析仲裁员的责任制度[J];北京仲裁;2005年02期

9 彭丽明;;仲裁诉讼化趋势之评析[J];北京仲裁;2005年02期

10 胡玉凌;;商事仲裁的保密性研究[J];北京仲裁;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翼;;浅议中国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与创新[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2 龙洁;;我国市场经济下的商事仲裁市场探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3 刘德军;;试论临时仲裁制度在我国的建立[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4 王吉文;;海牙《协议选择法院公约》的影响[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5 卜璐;;浅议仲裁的经济性[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6 黄丽君;;我国合并仲裁制度建立之构想[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琦;王菲;;我国仲裁第三人制度的构建[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于燕华;;浅谈仲裁裁决被撤销或不予执行后仲裁协议的再次使用[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广辉;;司法管辖权与仲裁管辖权冲突之解决[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玫黎;宋秋婵;;法院与仲裁庭“伙伴关系”论[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翔;当代国际商事仲裁实体法适用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崔起凡;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证据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孙得胜;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效力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史飚;商事仲裁监督与制约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侯登华;仲裁协议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寇丽;现代国际商事仲裁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刘晓红;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法理与实证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8 池漫郊;多方多合同仲裁的挑战与对策[D];厦门大学;2004年

9 李章军;国际海运承运人责任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10 郭晓文;国际商事仲裁协议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雁;国际商事仲裁临时措施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罗婷;论国际商事仲裁第三人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梁娜;合并仲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张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吴筱婉;临时仲裁制度及其对我国海事仲裁的借鉴意义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雷媛媛;法律英语文体特征与简明英语运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颜苗丽;非洲商法统一组织仲裁制度与中国仲裁制度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曲怡;论国际民诉管辖权积极冲突的协调与解决[D];苏州大学;2010年

9 汪明月;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效力扩张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李丹丹;论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司法监督[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惠婷;论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郑峥;;新形势下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趋势——兼议独立性问题及我国相关规定[J];法制与社会;2008年30期

3 戴小冬;国际私法上意思自治原则新探[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王永昌;;浅析国际私法上的意思自治[J];法制与社会;2008年17期

5 任远;;法律规避与意思自治的辨析[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任远;;法律规避与意思自治的辨析[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陈青;;契约自由在国际私法中的应用与发展[J];前沿;2011年08期

8 张伊莉;;论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J];法制与社会;2011年13期

9 李淑艳;;仲裁协议有效性的法律适用[J];仲裁研究;2008年03期

10 沈木珠;;国际贸易合同适用国际贸易惯例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余诚;;论冲突法上意思自治之法律限制的晚近发展——兼及我国立法的完善[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2 姜金良;郑晓剑;;民法视域内的国际迁徙问题[A];21世纪出入境(移民)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管秀红;吴呈祯;;论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审查[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曲鹏;争议事项具有可仲裁性的标准及范围[N];人民法院报;2006年

2 吴宗祥;信用证主要法律特征与实务职能的关系[N];国际商报;2003年

3 洪山;中国适用的国际贸易惯例[N];国际商报;2008年

4 张萌;化解涉外纠纷为何商事调解最有效[N];国际商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绍鸿;侵权责任与合同责任竞合的国际私法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谢宝朝;合同冲突法的当代发展及我国的立法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3 陈青;国际知识产权法中的权利用尽原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奇;国际商事仲裁中的意思自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宋利平;论国际私法上的法律规避[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张方圆;提单首要条款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戴小冬;涉外民事诉讼中的协议管辖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险夷;国际商事仲裁自治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刘继勇;直接适用法的理论与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李彩霞;仲裁员选任制度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8 李艳;信用证纠纷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廖杰梅;仲裁条款独立性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10 张薇;《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957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3957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8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