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务犯罪侦查中的刑事司法协助──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参照
本文关键词: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 职务犯罪侦查 国际合作机制 联络机 国际司法协助 请求方 条约 刑事诉讼法 反腐败 开展 出处:《比较法研究》2010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
[Abstract]:......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分类号】:D997.9
【正文快照】: 一、刑事司法协助的域界及其在职务犯罪侦查中的研究意义有学者认为,“国际司法协助是指一国法院或其他主管机关,根据另一国法院或有关的当事方请求,代为或协助实行与诉讼有关的一定的司法行为。”〔1〕该概念主要指发生于刑事审判阶段的协助。“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是主权国家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光;;试析我国区域立法的含义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陆诗忠;;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基本问题研究——对相关传统话语的批判性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王圭宇;;中央与地方立法权限划分标准之检视——以中、美两国为对象的比较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4 汪维才;;商业贿赂犯罪之成因与对策[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余为青;;“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立法评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张辉;;安徽循环经济立法相关问题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7 吕岩峰,李海滢;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问题研究综述[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王大洋;卢秋婷;刘亚娜;;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行为类型辨析及与受贿罪的相关性探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陈兴良;周光权;;超越报应主义与功利主义:忠诚理论——对刑法正当根据的追问[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1期
10 白建军;;从犯罪互动看刑罚立场[J];北大法律评论;2003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培;王波;白文俊;;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适用机制研究[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王文生;周庆峰;;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视角下刍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赵保民;;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现实定位及实现路径分析[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郑硕;王红敏;王国平;;我国护理立法的现状与建议[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医学伦理学与卫生法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周光权;;改革开放与刑事政策的合理化[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6 严励;;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秩序观的历史流变[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7 申海平;;论城市社区发展的法制建设[A];2003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3年
8 宋才发;;论自治区自治条例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9 陈兴良;;刑事一体化视野中的犯罪学研究[A];犯罪学论丛(第一卷)[C];2003年
10 武玉红;;再论刑事政策之概念[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晓欧;不纯正不作为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陈龙帝(Mr.Vitoonthep Nawadejo);劳动规章制度立法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徐文文;绿色电力发展的法律机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邵小平;著作权刑事保护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李林;危险犯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邓多文;论刑法的合理性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潘俊强;论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的法理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9 岳平;当代中国犯罪学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10 吴晓霏;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席晓鸣;论刑民交错现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志刚;理性立法程序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仇晓静;数罪并罚类型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军;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黄辛;经济犯罪刑事立法完善的理性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明辉;我国地方税收立法权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王朋;论绑架罪中的“情节较轻”[D];湘潭大学;2010年
8 贺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依据探析[D];湘潭大学;2009年
9 陈有限;论我国刑法中的加重情节[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陈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检察工作[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永琛;;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概论[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2 赵秉志;黄芳;;香港与外国签订的刑事司法协助协议研析[J];法学家;2003年02期
3 毕武卿;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理论与实务[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4 李健;;浅论国际刑事司法协助[J];理论界;2010年03期
5 张 明;中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理论与实践(下)[J];中国司法;2002年05期
6 成良文;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的发展[J];公安研究;2002年02期
7 邵沙平;;论苏联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及其对东欧国家的影响[J];国外法学;1988年06期
8 唐雪莲;联合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活动简介[J];人民检察;1996年03期
9 单民,,宋航;论狭义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10 张惠芳,郇习顶;试论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与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区别[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钟文华;;职务犯罪侦查协作之现状、存在问题及完善路径[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2 朱武;柴学友;;论职务犯罪侦查逻辑思维系统工程[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3 李延铸;;关于职务犯罪侦查思维的几个理论问题[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4 柴学友;朱武;郭哲;;试析职务犯罪侦查中的论证性思维[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5 柴学友;朱武;杨冬艳;;试论职务犯罪侦查假说思维方式方法[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6 高继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职务犯罪侦查中的几个关系[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肖东梅;钱超;;职务犯罪侦查权的法律监督属性辨析[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郭冰;;比较视野下的职务犯罪侦查权配置研究[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栗战平;;论职务犯罪侦查权的优化配置[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韩e
本文编号:14625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462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