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联合国安理会在国际法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发布时间:2018-02-01 10:56

  本文关键词: 联合国安理会 《联合国宪章》 国际法治 国际法律治理 出处:《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作为对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负首要责任的联合国机关,在全球治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安理会应根据《联合国宪章》促进和加强国际法治,从而推进国际法律治理。只有安理会自身服从法治,才符合法治原则;安理会从事立法或司法活动应属例外情形;作为联合国的执行机关,安理会应确保其采取的强制行动符合法治要求,以便在全球法律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各国有依《联合国宪章》规定履行安理会决议的义务;我国应当制定执行安全理事会的制裁决议的法律,积极参与国际法律治理。
[Abstract]:The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is the organ of the United Nations with primary responsibility for the maintenance of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The Security Council should promote and strengthen the international rule of law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so as to advance international legal governance. On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rule of law; The Council's legislative or judicial activities should be exceptional; As the executive organ of the United Nations, the Council should ensure that its enforcement actions comply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ule of law in order to play a greater role in global legal governance; States have the obligation to implement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We should enact laws to implement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s on sanctions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legal governance.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国际人权法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
【分类号】:D99;D813.2
【正文快照】: 根据《联合国宪章》(以下简称《宪章》),安全理事会(以下称“安理会”)是对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负首要责任的联合国机关。由于国际法治与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密不可分,安理会在国际法律治理方面也就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如果安理会能够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全面坚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西;国际困境: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问题——从日、德、印、巴争当常任理事国说起[J];法学评论;2005年01期

2 戴轶;;试论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的法律规制[J];法学评论;2008年03期

3 泽伟,晓红;海湾战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一次滥用──对一位美国学者观点之评介[J];法学评论;1996年01期

4 李传宏;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制裁措施初探[J];法学评论;1996年03期

5 简基松;;对安理会“决议造法”行为之定性分析与完善建言[J];法学;2009年10期

6 黄颖;;国际社会组织化趋势下的国际法治[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7 Hans K銉chler,何志鹏;联合国、国际法治与恐怖主义[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6期

8 古祖雪;;联合国改革与国际法的发展——对联合国“威胁、挑战和改革问题高级别小组”报告的一种解读[J];武大国际法评论;2006年02期

9 何志鹏;;国际法治视野中的人权与主权[J];武大国际法评论;2009年01期

10 刘大群;;前南国际刑庭与卢旺达国际刑庭的历史回顾[J];武大国际法评论;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继;;对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的反思[J];研究生法学;1999年03期

2 罗国强;;安理会改革核心问题研究[J];当代亚太;2007年03期

3 何志鹏;;国际法治视野内的习惯国际人道法[J];东方法学;2009年01期

4 简基松;联合国制裁之定性问题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盛红生;;论国际人权法对国际刑法的影响[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6 何志鹏;;从强权入侵到多元善治——武力干涉领域国际法的现存框架与演进方向[J];法商研究;2011年04期

7 蔡高强;胡斌;;论打击海盗语境下的国际法治[J];法学评论;2010年02期

8 闫思;;禁飞区“飞”往何处——从国际法角度解析禁飞区制度及其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1年27期

9 柏树义;;国际法视角下的联合国制裁[J];法制与社会;2011年31期

10 孙章季;;论《联合国宪章》的修订[J];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杰豪;;国际和谐与国际法的“系统平衡论”——权力、利益与道德的范畴[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衡;国际法之治:从国际法治到全球治理[D];武汉大学;2011年

2 陈敬明;海盗罪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张贵玲;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4 毛瑞鹏;维护决策权与平衡主要对手:美国的联合国安理会组成政策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5 朱鹏飞;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6 黄莉娜;国际合作打击索马里海盗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7 陆静;国际检察官裁量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8 王伟;《联合国宪章》宪法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胡莹;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的工作机制与成效问题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10 陈刚;国际原子能法框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逸畴;论北极地区之国际法治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于喜华;从国际法治视角探析欧盟法律体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刘蒸蒸;相对获益视角下的联合国安理会扩大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任玲;安理会与武力使用[D];苏州大学;2011年

5 肖洋;从伊拉克战争论当代国际法上的集体安全制度[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夏林华;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责任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高笋元;大国权力角逐下的21世纪初安理会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孙鹤;联合国实施国际法机制雏论[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9 王丽华;印度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与大国关系[D];四川大学;2006年

10 张晨晖;恐怖主义犯罪的界定[D];湘潭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志鹏;;国际法治:良法善治还是强权政治[J];当代法学;2008年02期

2 杨泽伟;论人权国际保护与国家主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3 古祖雪;从伊拉克战争看国际法面临的冲击与命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李斌;;《保护的责任》对“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影响[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邵沙平;;论国际法治与中国法治的良性互动——从国际刑法变革的角度透视[J];法学家;2004年06期

6 邵沙平;;《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对国际法治和中国法治的影响[J];法学家;2005年06期

7 李鸣;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问题探究[J];法学评论;2002年03期

8 梁西;国际法的危机[J];法学评论;2004年01期

9 王虎华;论国家主权与人权[J];法学;1999年06期

10 韩长安,包卫星;论紧急状态下的权利克减[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军华;;论联合国安理会在国际刑事法院启动机制中的作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秦轩;;夹缝中的联合国驻黎部队[J];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29期

3 张学兵;;浅析联合国在达尔富尔的维和行动[J];学理论;2011年18期

4 陈传伟;李伯军;;索马里海盗、普遍管辖权与集体安全[J];社科纵横;2011年07期

5 ;大事记[J];世界知识;1990年20期

6 ;大事记 1992年[J];世界知识;1992年21期

7 郑启荣;;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新发展[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8 刘德敏;;‘蓝盔’部队的困惑——索马里局势综述[J];国际展望;1993年14期

9 毛寿龙;;挑战与变迁: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趋势[J];国际社会与经济;1994年02期

10 ;大事记[J];世界知识;199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成华;;联合国维和行动卫勤保障的组织与工作[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三届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6年

2 ;A New Kind of Social Network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ext Mining[A];第四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3 于阜民;;海盗犯罪之对策——国际犯罪的犯罪学思考[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郭寒冰;;预防性使用武力与世界和平的维护[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5 沈志华;;历史研究与档案的开放和利用——冷战国际史研究中的案例种种[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6 颜海燕;;对于国际保护责任的思辨——以国际法的人本化理念为视角[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7 陈东晓;;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与中国安全环境[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8 周杲;;格俄冲突的国际法评述[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9 潘亚玲;;安全化/非安全化与国际规范的生命周期——以艾滋病和气候变化为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10 谢焱;;试论国际刑事法院引渡国际犯罪人的基本法律问题——卡拉季奇引渡案若干法律问题的分析[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沈丁立;英国退出安理会的策略[N];东方早报;2007年

2 ;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安理会权威[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3 ;就台湾当局有关“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申请函被退回事答记者问 中方欢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达尔富尔问题决议[N];人民日报;2007年

4 ;俄反对部分措辞,安理会伊核讨论受挫[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5 王湘江;深夜开会磋商格奥冲突,安理会现分歧[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6 驻德黑兰记者 孙华;内贾德出访非洲两国[N];文汇报;2010年

7 记者 杨志望;安理会磋商未达成一致[N];人民日报;2005年

8 记者 何洪泽、邹德浩;安理会督促查办“哈里里案”[N];人民日报;2005年

9 方晓;联合国望中国支持气候会议[N];东方早报;2007年

10 记者  卞晨光;安理会通过决议对朝鲜实施制裁[N];科技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杜学文;作为人权的和平权[D];苏州大学;2010年

2 黄莉娜;国际合作打击索马里海盗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3 马惊鸿;海盗行为的国际法与国内法双重属性协调规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陈敬明;海盗罪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周士新;伊朗核问题中的强制性外交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孟凡明;论国际人道法在中国的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胡秀娟;武装冲突中文化财产的国际法保护[D];武汉大学;2009年

8 Mahmoud Jameel Jdeed(颉迪);国际经济制裁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旭明;冷战后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弃权票行为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2 刘蒸蒸;相对获益视角下的联合国安理会扩大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刘遥乐;“保护的责任”适用问题研究[D];外交学院;2013年

4 苗苗;从塔迪奇案看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建立的合法性问题[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5 魏娟;不平坦的日本争常之路[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韩圣奇;21世纪日本“入常”之路探微[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军华;论联合国安理会改革[D];湘潭大学;2003年

8 赵晓丹;联合国安理会改革与中国的回应性战略选择[D];吉林大学;2006年

9 沙齐(AMPWERA,K.MESHACH);中国在非洲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经验:以刚果民主共和国、苏丹和利比里亚为例[D];吉林大学;2011年

10 Theo Ramonono;保护的责任:国际关系中主权和人权范式的转变[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816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4816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0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