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知识产权保护的新发展——从《反假冒贸易协定》到《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本文关键词: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反假冒贸易协定 网络服务提供者 技术保护措施 权利管理信息 出处:《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加强了《反假冒贸易协定》对数字知识产权的保护,首次在多边贸易协定里规定了"避风港"制度,其中"通知—删除"规则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责任限制的具体条件。此外,《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还提高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信息披露义务。《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将技术保护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规定在版权和相关权利部分,不只是针对数字环境下的侵权,还对《反假冒贸易协定》相关内容进行了完善和明确。技术措施方面,扩大了反规避的范围,同时明确了法律救济种类。权利管理信息方面,增加了受保护的信息种类,扩大了禁止行为的范围,降低了行为人的主观认知要求。
[Abstract]: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strengthened the protection of digit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under the Anti-Counterfeiting Trade Agreement, providing for the first time a "safe haven" regime in multilateral trade agreements. The "Notification-Delete" rule is the specific condition for the liability limitation of the network service provider.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also increases the disclosure obligations of web service providers.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provides for technology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right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n the copyright and related rights section. It not only aims at the infringement in digital environment, but also improves and clarifies the relevant contents of Anti-counterfeiting Trade Agreement. In terms of technical measures, it expands the scope of anti-circumven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clarifies the types of legal relief and the information of right management, increases the types of protected information, expands the scope of prohibited acts, and reduces the subjective cognitive requirements of the perpetrators.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反假冒贸易协定〉中数字知识产权问题研究》(批准号:GD12CFX03)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知识产权与法治研究中心培养项目《数字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执法研究》(批准号:ZSCQ201203)
【分类号】:D997.1
【正文快照】: 1 Susan K.Sell,“TRIPs Was Never Enough:Vertical Forum Shifting,FTAS,ACTA and TPP”,Journa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Spring2011,p.2.2 WCT和WPPT因为规定了数字化技术和因特网著作权保护的问题,又被因为“因特网条约”。3 TRIPs-plus标准要么增加了成员方义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孙益武;;论ACTA与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产权执法[J];电子知识产权;2012年02期
2 王迁;;《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避风港”规则的效力[J];法学;2010年06期
3 湛茜;;技术措施保护的国际条约义务研究——兼论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9期
4 彭玉勇;;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权利和义务[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12期
5 薛虹;;网络服务提供者中介责任“避风港”的比较研究[J];中国版权;2011年04期
6 吴汉东;;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著作权侵权责任[J];中国法学;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探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叶林,汪强;法官弹劾制度刍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刘霞;;浅谈量刑建议与量刑程序诉讼化[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廖永安;黎藜;;论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的关系——以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讼为考察对象[J];北方法学;2008年01期
5 张群;;家宅法的起源与发展——兼论宅基地制度的出路[J];北方法学;2008年01期
6 尹玉海;王明月;;外空法中“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概念探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刘素林;;《元照英美法词典》求正[J];比较法研究;2006年01期
8 林彦;;乞讨权在美国确立的过程[J];比较法研究;2008年01期
9 冯珏;;论妨害排除请求权[J];比较法研究;2008年04期
10 耿卓;;追问与解答:对诉讼时效客体的再论述[J];比较法研究;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洋;吴锦宇;;浅析美国337条款实施机制之演进及发展趋势[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连益;;少儿双语词典概论[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黄志雄;万燕霞;;论互联网管理措施在WTO法上的合法性——以“谷歌事件”为视角[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4 孟春阳;;环境法庭的正当性分析——以能动司法为视角[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5 韩志杰;;从Seagate案件看美国专利案件故意侵权认定标准的变更[A];专利法研究(2007)[C];2008年
6 姚兵兵;;专利权人恶意利用不当专利诉讼问题实证研究——兼评《专利法》第三次修改的部分条款[A];专利法研究(2008)[C];2009年
7 杨涵雯;;论仲裁的保密性[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8 曾坚;;论信赖保护原则下“公共利益”的界定[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9 胡炜;;底价仲裁制度适用条件研究[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10 姚宪弟;陈凯;任中秀;;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与我国人民陪审制的改革[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周清华;国际商事仲裁自裁管辖原则消极效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汤媛媛;保险法近因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赵晓峰;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宋云博;国际货物销售合同违约责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钟淑健;民事抗辩权及其基本规则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庆;预约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现有理论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高中营;垄断协议豁免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黄炎;论专利侵权判定中禁止反悔原则的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尹琪;论恶意诉讼的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肖唯;论我国新《保险法》中的弃权和禁止反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紫琦;破产欺诈行为及其法律规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刘晓贤;论我国海运履约方制度的构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李华;层叠模式视角下的普通法外来术语翻译[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李鸿;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倪志钧;论我国示范诉讼之建构[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迁;;视频分享网站著作权侵权问题再研究[J];法商研究;2010年01期
2 廖焕国;;注意义务与大陆法系侵权法的嬗变——以注意义务功能为视点[J];法学;2006年06期
3 廖宇羿;;以淘宝网为例谈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义务[J];法律适用;2012年09期
4 喻磊;张鹤;;试析网络服务商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7期
5 王迁;论版权法中的间接责任[J];科技与法律;2005年02期
6 吴汉东;知识产权保护论[J];法学研究;2000年01期
7 薛洁;;对数字环境下的知识产权执法分析——基于《反假冒贸易协议》(ACTA)[J];科技与法律;2011年06期
8 郭鹏;;我国技术措施保护及其例外的法律构架完善——对《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的不修改质疑[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10期
9 彭诚信;民事责任现代归责原则的确立[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02期
10 王利明;;论个人信息权在人格权法中的地位[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仲丽华;;数字知识产权保护实验室对于网络维权的积极作用及应用前景刍议[J];信息网络安全;2010年1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邵东方;;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在数字知识环境中的创新与实践[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4:数字时代图书馆的创新与共享[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重庆市公安局政治部民警 宋兴;建立公安数字知识中心的思考[N];人民公安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覃文宇;发展政务官方微博 搭建政民沟通新平台[N];广西政协报;2013年
,本文编号:14864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486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