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国际河流洪水灾害防治的法律制度构建

发布时间:2018-02-16 21:25

  本文关键词: 国际河流 洪水灾害 防治 法律制度 出处:《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国际河流洪水灾害的频繁发生给相关流域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甚至引起流域国关系紧张和纠纷。分析国际河流洪水灾害的人为原因,在结合相关法律文件的基础上,以预防原则、公平合理原则、受益补偿原则、国际合作等原则为前提,提出构建国际河流洪水灾害防治的信息交流制度、利益补偿制度、应急制度、联合管理制度等,并结合中国防治国际河流洪水灾害的法律实践以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
[Abstract]: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international river flood disaster has caused serious damage to the relevant watershed countries, and even caused tension and disputes in the relations of the watershed countr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n-made causes of the international river flood disaster,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relevant legal documents,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prevention, fairness and reasonableness, benefit compensati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so 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system, benefit compensation system,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and joint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lood disasters in international rivers. Combined with the legal practice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flood disaster of international rivers in China,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国际河流开发与保护法律保障制度研究”(11XFX02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9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黄锡生;叶轶;;论跨界水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和指导原则[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陈西庆;跨国界河流、跨流域调水与我国南水北调的基本问题[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红;向毅;;GIS在地貌制图中的应用——以曼德勒(F47)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2 吴鸿亮;唐德善;周克发;;洪水管理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3 夏帆;;黑龙江沿边县市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对经济因子的响应[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7期

4 王润;孙占东;高前兆;;2002年前后博斯腾湖水位变化及其对中亚气候变化的响应[J];冰川冻土;2006年03期

5 贾琳;;国际河流开发的区域合作法律机制[J];北方法学;2008年05期

6 夏军;黄国和;占车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Z1期

7 方应波;李长安;易文芳;汪微;胡建团;;“人-水-地”和谐的治水理念——以江汉平原防洪减灾为例[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年03期

8 陈西庆,陈进;长江流域的水资源配置与水资源综合管理[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2期

9 曾文革;许恩信;;论我国国际河流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问题与法律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10期

10 俞兴东;;建设节约型社会解决三峡库区水污染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高晓露;;现代国际水法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曾文革;许恩信;;论我国国际河流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问题与法律对策[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西庆;穆宏强;;论长江口水源地的保护[A];上海市饮用水水源地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昌志;黄朝忠;何晓燕;;浅谈防汛抗旱指挥办事机构的能力建设[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水旱灾害风险管理[C];2005年

5 杨旭;;江西省洪涝灾害危机管理的理性思考[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水旱灾害风险管理[C];2005年

6 闵骞;;洪、枯水预警等级设置方式的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张修玉;许振成;黄生志;张强;曾凡棠;张恒军;房怀阳;汪中洋;;澜沧江下游水生生态环境特征分析[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2年

8 于德浩;龙凡;刘成玮;李霞;杨彤;;鸭绿江塌岸地质灾害遥感调查与监测[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八)——遥感地球物理与国家安全[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明亮;基于多源信息分析人类活动对径流及洪水预报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苏青;河流水权和黄河取水权市场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3 廖卫东;生态领域产权市场的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4 李晶莹;中国主要流域盆地的风化剥蚀作用与大气CO_2的消耗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5 张彤;论流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6 许晓彤;跨流域调水规划技术支撑体系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6年

7 李文义;河流水资源结构分解与洪水资源利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张泽;国际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9 陈少平;洪灾保险的经济学分析与中国洪灾保险模式探讨[D];南昌大学;2008年

10 冯峰;河流洪水资源利用效益识别与定量评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孝田;元江越溹的生物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郑作伟;淄博市萌山水库洪水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3 刘旺;感潮河网调水特性的数值模拟及数据挖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刘晨;基于GIS的晋江流域洪灾风险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魏文辉;论国际水道开发和利用中的公平和合理利用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郝玲;淮河流域暴雨时空演变特征及灾害风险评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7 刘昭;雅鲁藏布江拉萨—林芝段天然水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8 胡久伟;鄱阳湖区洪灾风险分析与评估[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继华;铁路防洪体系效果评价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10 金菊;澜沧江老挝纹胸洝遗传结构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关于缓解黄河断流的对策与建议[J];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01期

2 ;长江三角洲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咨询综合报告[J];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01期

3 张光辉;中国水与环境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地质科技管理;1999年01期

4 陈丽晖,何大明;澜沧江——湄公河整体水分配[J];经济地理;2001年01期

5 陈西庆;陈吉余;;水资源:上海跨世纪的挑战[J];上海水利;1997年02期

6 何艳梅;从基本概念的演变看现代国际水法的特点[J];法治论丛;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胡;;海盗罪新解——国际法的视角[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年06期

2 王明华;;惩治恐怖犯罪重刑化倾向评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李树麓;;海盗犯罪的基本防治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9年22期

4 郭泽强,邵劭;伪造货币罪的国际防治[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5 张惠芳;;《上海公约》防治国际恐怖主义的法律机制及评析[J];政治与法律;2008年04期

6 冯彦,何大明;多瑙河国际水争端仲裁案对我国国际河流开发的启示[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5期

7 冯彦,何大明;国际水法基本原则技术评注及其实施战略[J];资源科学;2002年04期

8 金菁;贾琳;;国际河流冲突的国际法思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王志坚;邢鸿飞;;我国国际河流法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贾琳;;国际河流开发的区域合作法律机制[J];北方法学;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陶蕾;;“国际河流水权”之于国际水法理论的构建[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贾琳;;Util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Rivers View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Law[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余红成;李希昆;;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益冲突的法律分析[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4 何艳梅;;从基本概念的演变看现代国际水法的特点——兼论对中国的启示[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5 王舒曼;;国际水法新思考[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6 高晓露;;现代国际水法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何艳梅;;跨国水资源保护法律问题研究——兼及中国的实践[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陈叶兰;;论跨国环境纠纷解决机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9 李雪松;秦天宝;;欧盟水资源管理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余元玲;中国-东盟国际河流保护合作法律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何艳梅;国际水资源公平和合理利用的法律理论与实践[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张泽;国际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晓玲;WTO争端解决中的司法能动主义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汪晓敏;中国国际河流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张婷;国际河流管理的国际法问题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D];外交学院;2012年

4 杨明;国际水法基本原则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钟莉;跨国界水污染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杨盼;中国开发利用湄公河水资源的国际法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孙刚;跨界河流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8 齐海英;国际水道利用与保护的法律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D];外交学院;2007年

9 程章;水资源问题与国际冲突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10 李小月;国际公约中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考察与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164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5164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8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