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知识产权一体化对中国的挑战与前景
本文关键词: 知识产权一体化 争端 协调机制 出处:《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相较欧盟,东盟虽然是个一体化进程较低的区域经济组织,但可以预计,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在内的法律一体化会逐步加深并取得长足的发展。随着中国与东盟诸国双边贸易的激增,伴随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将会给中国企业和政府带来严峻的挑战。本文从东盟进行知识产权法律统一之后,通过对中国可能遭受的困境的分析,试图探索建立协调机制以此避免摩擦,解决争端。
[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European Union, although ASEAN is a regional economic organization with a lower integration process, it can be expected that. Legal integration, including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will gradually deepen and make considerable progress. With the surge in bilateral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countries, The accompany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issues will bring severe challenges to Chinese enterprises and governments. Try to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to avoid friction and resolve disputes.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分类号】:D99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宗波,陈祖权;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合作的现实基础与法律进路[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柳福东,蒋慧;中国和东盟诸国知识产权制度协调模式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张汉清;东盟与中国的关系[J];国际政治研究;199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少华;;论东盟在东亚区域合作中的领导能力[J];当代亚太;2007年09期
2 陈宗波;;东盟传统知识保护的法律政策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樊核力;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现状与前景[D];延边大学;2006年
2 郎新发;冷战后中国对东盟开展经济外交的必要性及实践创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周盛兰;试论1960-1980年代泰国与东盟关系[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玉烨;知识产权利益衡量论——兼论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新发展[J];法商研究;2004年05期
2 陈宗波,陈祖权;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合作的现实基础与法律进路[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柳福东,蒋慧;中国和东盟诸国知识产权制度协调模式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陈宗波;;东盟传统知识保护的法律政策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梁志文;经济安全与知识产权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厉宁;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十大趋势[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朱雪忠,柳福东;欧盟商标法律制度的协调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法学;2001年04期
8 吴汉东;知识产权立法体例与民法典编纂[J];中国法学;2003年01期
9 冯晓青,刘淑华;试论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及其公权化趋向[J];中国法学;2004年01期
10 何华;;越南知识产权法的新发展[J];知识产权;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盛;;南海争端的国际法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4期
2 胡德坤;杜婧文;;二战后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中的国际合作与争端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5期
3 张丽华;姜鹏;;东北亚海权争端与中国的新思维[J];东北亚论坛;2011年05期
4 谢晓军;;从南海风波不断看美国插手背后图谋[J];老年人;2011年08期
5 何苗;李黎;;《斯瓦尔巴德条约》及南沙问题对其的借鉴[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良;北极权益争端中的中国姿态[N];经济参考报;2011年
2 李启明 朱树英 汪金敏;争端评审 权威裁决[N];建筑时报;2000年
3 周升和 编译;WTO的十大益处[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2年
4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世界贸易组织司;一同走进WTO(9)[N];国际商报;2001年
5 姜丽勇;修改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N];国际商报;2002年
6 ;DSB: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法宝[N];湖南经济报;2002年
7 彭刚;理解和运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N];经济日报;2001年
8 陶景洲;解决反倾销争端的法律途径[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9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周峰;WTO解决争端有法可依[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1年
10 纪文华 王伟;律师参与可能引发的问题分析(待续)[N];国际商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萌;南海争端中各国权利主张的法理分析及中国的对策[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汤西野;关于中日东海油气田的争端[D];浙江大学;2011年
3 党王薇;浅议中国和平崛起时如何解决领海争端[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侯苏洁;中日海权争端及其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石鹏飞;南沙群岛争端和平解决方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439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543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