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双边投资条约中的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以欧盟投资法庭制度为视角
本文选题:中欧双边投资条约 切入点:ISDS机制 出处:以欧盟投资法庭制度为视角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ISDS)机制向来是国际投资协定谈判的关注重点之一,在中欧双边投资条约谈判中也不例外。为了回应近年来各界对ISDS机制的争议与批评,欧盟试图通过对传统ISDS机制进行改革而建立起投资法庭制度。与现有的ISDS机制相比较,投资法庭制度在具有强化国家规制权、加强裁判的合法性与公正性、确保裁判一致性与增强透明度等优点的同时,也面临关于投资法庭成员的相关规制有待细致化和科学化、上诉机制规则设计不合理、裁判的性质和执行问题存疑、与国内法院的关系有待澄清以及投资法庭制度规定碎片化等挑战。欧盟极可能在中欧双边投资条约谈判中提出建立投资法庭制度的建议,我国可以参与投资法庭制度的规则设定,且在仲裁范围、上诉机制的建立及透明度等问题上予以审慎考量,以期通过谈判累积参与国际投资治理的经验。
[Abstract]:The investor-state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focal points in the negotiation of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greements (IIAS), and it is no exception in the negotiation of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between China and Europe. In order to respond to the controversy and criticism of the ISDS mechanism in recent years, The EU tries to establish the investment court system through the reform of the traditional ISDS mechanism.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ISDS mechanism, the investment court system has the power to strengthen the state regul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legitimacy and fairness of the adjudication. While ensuring the consistency of the decision and enhancing the transparency and so on, it also faces the related regulation of the members of the investment court to be meticulous and scientific, the unreasonable design of the rules of the appeal mechanism, the doubt of the nature and execution of the decision. The relationship with domestic courts needs to be clarified and challenges such as fragmentation of the investment court system. The EU will most likely propose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vestment court system in the negotiations of the China-EU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 China can take part in the rule setting of the investment court system and give careful consideration to the scope of arbitr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ppeal mechanism and transparency so as to accumulate the experience of participating i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governance through negotiation.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中国法学会2016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欧盟投资法庭制度及中国对策研究”(项目编号:CLS[2016]C64) 法治湖南建设与区域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平台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9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都亳;我国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应对策略[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3期
2 ;“WTO争端解决机制──规则、程序与实践高级研修班”开班仪式在京举行[J];中国司法;2001年02期
3 倪世雄,成帅华;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与发展中国家[J];国际论坛;2001年01期
4 江伟,王景琦;论WTO争端解决机制与我国的对应之策[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5 张玉卿;;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认识[J];中国法律;2002年01期
6 孙艳丽;WTO争端解决机制探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孙智慧;论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优点及不足[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王春婕;论发展中国家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有效运用[J];当代法学;2002年11期
9 陈立虎;论WTO争端解决机制适用的协定、诉讼和主体[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王新;WTO争端解决机制和下一轮谈判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律师世界;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孝柏;;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程序正义[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2 陈敬;;浅析WTO争端解决机制与中国的应对[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徐家力;李舒;;中国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应对[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2年卷)[C];2011年
4 陈琛;;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与完善[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4辑)[C];2011年
5 余敏友;;WTO争端解决机制:成就与问题[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孙立文;;简论WTO争端解决机制作为控制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工具[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余敏友;;论欧共体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政策与实践[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周明钱;;浅论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调解[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9 李巧玲;;小议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执行争议程序[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龚柏华;;入世以来中国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回顾与展望[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夏廷;WTO争端解决机制中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N];国际商报;2003年
2 刘力;WTO争端解决机制的作用[N];学习时报;2004年
3 新华;世贸争端解决机制是把双刃剑[N];亚太经济时报;2002年
4 梁懿娴;发展中国家积极推动WTO争端解决机制完善发展[N];国际商报;2008年
5 本报实习记者 孙楠;WTO争端解决机制:发展中国家谋求战略合作[N];国际商报;2008年
6 冯霞;解读中国——东盟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N];法制日报;2010年
7 记者 崔鹏;中方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N];人民日报;2011年
8 汤来;WTO争端解决机制与应对策略[N];湖北日报;2002年
9 李小军;WTO争端解决机制介评及应对策略[N];福建日报;2002年
10 张卫;WTO争端解决机制简介[N];法制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权家敏;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选择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毛燕琼;WTO争端解决机制问题与改革[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3 高田甜;WTO争端解决机制证明负担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梁鹰;WTO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郑鹏基;网络交易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6 吕微平;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正当程序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赵恩广;论区域经济一体化争端解决机制在WTO框架下的并存及拓展[D];复旦大学;2010年
8 易波;WTO非违法之诉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王永杰;WTO补贴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10 印辉;WTO环境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鑫磊;论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完善[D];西北大学;2009年
2 向彦;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于虹;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周丹丹;论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完善[D];黑龙江大学;2008年
5 蓝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郝耀华;发展中国家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7 庄伟;发展中国家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王轶坚;《能源宪章条约》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管辖重叠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徐晟;南共体争端解决机制初探[D];湘潭大学;2010年
10 胡晓琳;WTO争端解决机制效率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618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561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