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投资协定中的“根本安全利益”与“公共目的”
本文选题:根本安全利益 切入点:公共目的 出处:《现代法学》2010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国际投资协定中普遍包含"根本安全利益"和"公共目的"条款。作为一种特殊公共利益的"根本安全利益"与可仲裁性及必要性抗辩紧密相关,而"公共目的"与征收问题并存,是合法征收的必备条件,并必须伴随相应补偿。就"根本安全利益"事项的可仲裁性而言,已有的判例和实践不足以给出定论,条款的措施似乎很有必要;就可补偿性而言,在理论上有不同主张,实践上亦有不同做法。在国际投资仲裁中,对"根本安全利益"而不是"公共目的"抗辩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从而也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
[Abstract]:IIAS generally contain "fundamental security interests" and "public purposes" clauses. As a special public interest, "fundamental security interes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arbitrability and necessity defense. The coexistence of "public purpose" and "expropriation"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lawful expropriation and must be accompanied by corresponding compensation. As far as the arbitrability of "fundamental security interests" is concerned, the existing jurisprudence and practice are not enough to give a conclusion. The measures of the articles seem to be necessary; in terms of compensability, there are different arguments in theory and different practices in practice... i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rbitration, The defense of "fundamental security interest" rather than "public purpose" has more and more significance, and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by all countries.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海外投资环境规制的对策研究”(09CFX064)
【分类号】:D996.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江涛,薛波;美国中间禁令探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于海纯;SPT法律架构中信托财产权的法律属性辨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邱昭继;法律中的可辩驳推理[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李琛;;禁止知识产权滥用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电子知识产权;2007年12期
5 竺效;“社会法”意义辨析[J];法商研究;2004年02期
6 卢谌;;论错误交付与物的瑕疵之同等化规制[J];法商研究;2007年01期
7 何家弘;;论证据的基本范畴[J];法学杂志;2007年01期
8 孔繁华;英美行政法上的案卷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法学评论;2005年02期
9 王立争;美国法上物权法定原则及相关问题——与张鹏同志商榷[J];法学;2004年04期
10 潘荣伟;行政诉讼事实问题及其审查[J];法学;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宣增益;国家间判决承认与执行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陈冬;环境公益诉讼研究——以美国环境公民诉讼为中心[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3 高晓力;论国际私法上的公共政策之运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姚金菊;转型期的大学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张晓薇;民事诉权滥用规制论[D];四川大学;2005年
6 杜焕芳;国际民商事司法与行政合作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霍政欣;不当得利的国际私法问题[D];武汉大学;2005年
8 冯兴俊;私益信托的移植与本土化[D];武汉大学;2005年
9 郭策;保障措施制度在GATT/WTO框架下的演进[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朱立恒;传闻证据规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灿;专利侵权的判定原则[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蒋琦;不起诉制约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3 周丽霞;民事诉讼证明标准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4 肖芳;离婚的国际私法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孙国平;美国证券集团诉讼制度研究及对中国之借鉴[D];苏州大学;2004年
6 俞迪飞;电子合同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7 何志强;我国按揭制度之法律分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8 毛海波;公司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承担的民事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宾晖;专家过失不实陈述对第三人之民事责任[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10 徐清;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案件受理决定权[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桂锦波;国际投资法中的国有化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2 陈彬;国际投资中的间接征收标准探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23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623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