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贸易救济措施争端解决的绩效分析——基于动态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系统GMM检验
本文选题:争端解决 切入点:贸易救济措施 出处:《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年03期
【摘要】:文章在回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四阶段WTO争端解决程序,根据WTO争端案例结案时长不等的特点和多阶段策略选择难以量化的性质,建立WTO贸易救济措施争端解决绩效动态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系统GMM检验,对WTO贸易救济措施争端解决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积极援引WTO争端解决机制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挽回贸易损失的,尤其是双方在争端解决过程中达成的磋商解决、请求专家组中止工作、相互满意解决或者败诉方执行WTO决定等均对申诉方出口贸易具有促进作用;尽快结案将有利于申诉方,而WTO争端解决案件的持续时间越长,越不利于申诉方。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the relevant studies,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four-stage WTO dispute settlement procedur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ength of time in the settlement of the WTO dispute cas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ulti-stage strategy selection, it is difficult to quantify the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dynamic non-equilibrium panel data model of WTO trade remedy measure dispute settlement performance, and applies systematic GMM test.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performance of dispute settlement of WTO trade relief measures shows that it is possible to recover trade losses by actively invoking the WTO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especially the negotiated settlement reached between the two sides in the process of dispute settlement. Requesting the panel to suspend its work, to settle with mutual satisfaction or to implement the WTO decision by the losing party will promote the applicant's export trade. The sooner the case is settled, the better the WTO dispute settlement case will last. The more against the complainant.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暨南大学三期211项目“贸易壁垒风险测度及其损害的实证研究”(JJ211Y004)
【分类号】:D99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柏华;张伟华;;美国就“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和执行特定措施”与中国WTO磋商案评析[J];国际商务研究;2007年04期
2 冀志芳;WTO争端解决中的法律解释[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年S2期
3 彭欣;论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及我国之对策[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冯兵,黄涧秋;论WTO争端解决活动中的法律解释[J];法学评论;2002年01期
5 郭雳;WTO争端解决的个案剖析与启示——以美国、印度药品及农用化学品专利保护纠纷为例[J];法学评论;2002年04期
6 陈立军,陈立民;WTO争端解决机制专家组程序的法律特征[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杨国华,李咏,姜丽勇,冯岩;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磋商程序研究[J];法学评论;2003年02期
8 张乃根;论中国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对策[J];政治与法律;2003年01期
9 许小华;上诉机构审议——WTO争端解决之“终审程序”的形成与实践[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10 张伟华;;气候变化相关技术要求的WTO合规性分析[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立文;;WTO贸易救济争端解决裁决执行问题分析[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2 易波;李玉洁;;试论美国在WTO/DSM非违法之诉内解决人民币汇率争端的不可行[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3 孙立文;;浅析WTO争端解决中国诉美轮胎特保措施案的法律意义[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4 江必新;程琥;;论判例在WTO争端解决中的适用[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5 龚向前;;WTO食品安全争端解决的“全球行政法”思路[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6 宋杰;;WTO内“潜在利益”的保护:一种新贸易干涉工具?──基于国家责任援引机制的观察与评论[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7 吕炳斌;;WTO争端解决上诉机构“完成分析”问题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8 高晓露;;论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以WTO争端解决实践为视角[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9 朱榄叶;;论WTO贸易救济措施调查程序的透明度问题[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10 龚柏华;;“中美出版物市场准入WTO案”援引GATT第20条“公共道德例外”的法律分析[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孙韶华 曾德金;WTO启动特保争端解决第一案[N];经济参考报;2010年
2 张怡;WTO专家组正式介入中美轮胎特保案[N];中国贸易报;2010年
3 记者 瞿长福;希望在WTO争端解决项下早日妥善解决美限制中国禽肉进口措施案[N];经济日报;2009年
4 记者 秦菲菲 编辑 阮奇;WTO设专家组调查美对华轮胎特保案[N];上海证券报;2010年
5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 刘敬东;善用WTO法律机制反制贸易保护主义[N];经济参考报;2010年
6 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王江雨;WTO裁决打响原材料法律战[N];法制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杨舒;应对WTO原材料案 中企需抱团“发声”[N];国际商报;2011年
8 张晨韵 华侨大学法学院;WTO农产品贸易补贴与反补贴规则适用[N];福建日报;2011年
9 王海镇;直面WTO上诉机构的败诉裁决[N];国际商报;2008年
10 步欣;中国要求WTO设立专家组审理美限制中国禽肉进口措施案[N];国际商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永杰;WTO补贴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2 曾炜;WTO法中的必要性检验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蒋奋;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中的“利益”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常景龙;DSB报告执行制度论:从建构走向变革[D];厦门大学;2007年
5 张宏乐;国际投资协定中的最惠国条款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全小莲;WTO透明度原则:内涵、发展与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7 赵恩广;论区域经济一体化争端解决机制在WTO框架下的并存及拓展[D];复旦大学;2010年
8 赵柯;WTO规则的法理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9 谢新明;论多边环境条约与WTO之冲突与联结[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10 王淼;WTO规则对低碳经济的约束与激励[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s,
本文编号:16726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672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