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关于倾销具体损害形态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3-28 08:28

  本文选题:具体损害形态 切入点:实质性损害 出处:《商业时代》2011年20期


【摘要】:损害确定是反倾销法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倾销行为是否构成损害是实施反倾销措施的重要条件。而对于损害的确定需依赖于一定的外在的形态加以判断,这就是具体损害形态。但目前《反倾销协议》及各国立法对具体损害形态的确定标准的规定,比较抽象模糊,存在缺陷。为了更加合理地在反倾销案件中确定损害,需加强对具体损害形态问题的研究。
[Abstract]:The determination of injury is a very important concept in antidumping law. Whether the act of dumping constitutes an injury is an important condi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ti-dumping measures. This is the form of specific damage. But at present, the provisions of the Anti-dumping Agreement and the standar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pecific forms of damage in the legislation of various countries are relatively abstract and vague, and there are defects. In order to more reasonably determine the damage in anti-dumping case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the specific damage form.
【作者单位】: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聊城分院;
【分类号】:D99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沈四宝,安宁;国际反倾销规则与中国反倾销法律制度的完善[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军;论倾销损害之确定标准[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乌铁军;反倾销产业损害确定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永杰,崔京,李萍;加入WTO后我国产业面临的潜在损害与对策[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程宗璋;WT0影响下的劳工标准争端问题研究[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李春;;透明度作为WTO基本原则的原因探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王志伟,王志明;完善我国反规避立法构想[J];商业研究;2005年01期

5 黄仕红;关于法律信息公开的思考[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董京波;替代国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影响[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7 刘阳;“入世”后我国应诉欧美反倾销指控的难点及相应对策[J];当代法学;2003年02期

8 刘阳;欧盟贸易壁垒的法律特点及应对策略[J];当代法学;2003年04期

9 彭日峰,何家奎;论反倾销法中的“公共利益”条款[J];当代法学;2003年11期

10 杨解君,庄汉;WTO与中国行政法文化的建构[J];当代法学;200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汉平;政府采购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张军旗;世界贸易组织监督机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谢海霞;论WTO与国际竞争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肖冰;《SPS协定》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5 张东平;WTO争端解决中的条约解释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6 杨联明;《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7 PHO DANIEL(符勇);反倾销法与公平贸易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8 陈明聪;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反倾销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9 李圣敬;国际保障措施法的一般原理和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10 阙波;国际金融衍生产品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祁红丽;GATS与中国对外服务贸易法律框架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党晓红;WTO协定在国内的适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3 鲍克军;WTO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4 韩宝庆;中国反倾销立法若干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5 王谨;从欧盟、美国的实践谈WTO协议在中国的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6 张志兵;完善我国反倾销法的思考[D];湘潭大学;2002年

7 孙承柱;WTO体制下我国反倾销的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赵强;GATS的多边投资协议属性与我国服务业外商投资立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9 王琴;论反倾销行政复审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10 郑华良;论加入WTO后我国的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D];华侨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都毫;完善我国反倾销立法的建议[J];当代法学;2000年04期

2 凌慧明;WTO反倾销法的宏观分析——以国家利益为视角[J];法学评论;2003年04期

3 宋波;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的相关性研究——评国际反倾销法发展的规律[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黄勇,许志鹏;WTO及中国的反倾销法基本原则[J];行政与法;2003年01期

5 周林彬;WTO规则的平衡性规律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宫桓刚;;实质性损害威胁:确定倾销损害存在的第二条标准[J];国际经贸探索;2006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易怀丽;反倾销损害确定之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755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6755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9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