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美国新反补贴税法案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18-03-30 17:05

  本文选题:H.R.法案 切入点:“双反”措施 出处:《法学》2013年04期


【摘要】:美国《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1930年关税法〉的反补贴税条款及用于其他目的法案》的通过旨在推翻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判决,为美国商务部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产品发起"双反"调查提供法律依据。该法案存在两大问题,一为溯及力问题,即新法溯及既往地适用于其颁布前6年的反补贴调查案件,违反了美国宪法规定的"正当程序"条款,很可能在美国国内违宪审查中受到挑战;二为重复救济问题,即新法对重复救济举证责任的含糊规定以及对重复救济程度"合理评估"的弹性要求均使得避免重复救济流于形式。此外,法案的两个条文的生效日期存在差异,有违法律的平等保护原则。这些法律漏洞无疑可以成为我国政府和企业在"双反"案件中的有力抗辩。
[Abstract]:The passage of the United States countervailing duty provisions and other acts applying to non-market economy countries < the 1930 tax Act] was aimed at overturning the decis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Federal Circuit Court of Appeals.It provides a legal basis for the Department of Commerce to launch a double-counter investigation into the products of non-market economy countries.There are two major problems with the bill. One is the retroactive application of the new law to countervailing investigations six years before its promulgation, which violates the "due process" provis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It is likely to be challenged in the domestic review of unconstitution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second, the issue of duplicate remedies,That is, the vague provisions of the burden of proof of repeated relief in the new law and the flexible requirement of "reasonable evaluation" of the degree of repeated relief make the avoidance of repeated relief a mere formality.In addition, the two provisions of the Act have different effective dates, contrary to the principle of equal protection of the law.These legal loopholes can undoubtedly become the strong defense of our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in the double-reaction case.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法学院;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美国对中国产品并用‘反倾销、反补贴'措施问题研究”(2010SJB820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资助
【分类号】:D971.2;D99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崔之元;关于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的三个理论问题[J];美国研究;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少文;;论公民平等服公职的权利——以报考公务员需具备两年基层工作经历为例[J];法学;2012年07期

2 张翔;;列国竞争、乡邑自治与中央集权——康有为海外游记中的“封建一郡县”问题[J];开放时代;2011年11期

3 郭春镇;;从“限制权力”到“未列举权利”——时代变迁中的《美国联邦宪法第九修正案》[J];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4 吴文芳;;美国法中效率与公平的价值转型——以思想传统与法律实践为视角[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年04期

5 朱应平;;建设和谐社会的宪法平等基石——来自美澳的经验和教训[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甘行琼,汤凤林;美国财政分权的效率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7 吴用;;论性别平等对美国儿童监护立法流变的影响[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天林;侦查行为侵权司法救济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程龙;对程序正义研究中的两个基本认知模式的批判性反思[D];吉林大学;2006年

3 李炳烁;司法制度的政治功能[D];吉林大学;2008年

4 姜世波;习惯国际法的司法确定[D];山东大学;2009年

5 徐伟敏;美国《谢尔曼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雷亚慧;就业歧视的法理学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2 张津;论平等权利修正案的失败及其主要原因[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姚俊廷;种族判例的宪法解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毛艳;美国黑人政策中的“隔离但平等”原则[D];吉林大学;2007年

5 曹鸿;美国现代史上最具争议的里程碑案件:罗诉韦德案(Roe v. Wade)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马明玉;美国宪法中公民权利条款变迁的历史考察[D];湘潭大学;2008年

7 宁溶一;美国黑人选举权在立法上的确立[D];吉林大学;2009年

8 刘昂;试论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现代化嬗变[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温志锋;我国规制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青;;意大利法中违约解除效果实证考察[J];法学;2010年05期

2 陆青;;合同解除有无溯及力之争有待休矣——以意大利法为视角的再思考[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王雪;;一桩28年前的成人过继案[J];农家女;2010年08期

4 包玉秋;从陈希同案看我国刑法的溯及力[J];党政干部学刊;1998年11期

5 王成明,邓艳;浅论法律解释的溯及力[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程相鹏 ,樊铁军;“一女”许“两夫” “夫权”起纷争[J];政府法制;2002年10期

7 张蹇;;美国实施“双反”措施的法律依据探析[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8 蒲方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与法国宪法委员会违宪审查权的比较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9 莫世健;;同时适用“两反”的合法性和重复计算的违法性辨析(上)[J];法学杂志;2011年06期

10 潘光政;法的制定与法的实施[J];上海计量测试;1998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焱;适用保险新条款 不可忽视溯及力[N];金融时报;2002年

2 曹坚;取消纺织品配额前买卖许可证应否定罪[N];检察日报;2005年

3 包永明;戴某工伤申请未超过期限[N];江苏经济报;2005年

4 胜 杉;法庭交锋[N];中国工商报;2004年

5 李兆荣 张作超;溯及既往起争议[N];中国税务报;2002年

6 仕友;他们有权继承耕地承包经营权[N];湖南科技报;2005年

7 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 裴凌晨;法律规定中的“时间效力”决定责任承担[N];北京日报;2004年

8 高峙 陈浠;投保人解除合同要慎重[N];中国汽车报;2001年

9 赵长青;法律解释不一致时,只能是从旧兼从轻[N];检察日报;2004年

10 徐已峰;也谈“救人受伤该不该认定为工伤”[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袁治杰;法律交易的条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86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686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8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