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TRIPs时代国际商标立法:从最低保护到规则统一
本文选题:国际商标 切入点:立法 出处:《政法论坛》2011年04期
【摘要】:TRIPs协定为国际商标权的保护确立了重要的标准和原则,也成为重要的国际商标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国际形势的发展,国际商标保护面临新的问题。随着WIPO在国际商标保护中地位和作用的不断提高,单纯设置最低保护标准已不能满足商标保护的现实需要,将各国的商标法规则尽可能地加以统一已成为重要的任务。如何平衡WTO和WIPO的关系以充分发挥WTO与WIPO在商标立法领域的作用,如何从最低保护向制度统一转移以确立国际商标立法的努力方向,如何进一步协调不同的商标法传统以增加国际商标法的广泛性,如何在规则统一中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如何利用互联网和新型商标的机遇建立统一的规则。这些是在规则统一过程中所要着力思考的问题。国际商标立法在缓步中不断前进,对这些问题解决途径的讨论有助于正确把握国际商标立法的发展方向,也有助于确立我们对国际商标立法的正确立场和应对措施。
[Abstract]:The TRIPs Agreement establishes important standards and principles for the protec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mark rights and becomes an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trademark legislation.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international trademark protection faces new problems.With the increasing status and function of WIPO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mark protection,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to set the minimum protection standard simply to meet the practical needs of trademark protection, and to unify the rules of trademark law of various countries as much as possible.How to bal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TO and WIPO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WTO and WIPO in the field of trademark legislation, how to transfer from the minimum protection to the unified system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direc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mark legislation?How to further coordinate different trademark law traditions to increase the universality of international trademark law, how to respect the interest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unification of rules, and how to make use of the opportunity of Internet and new trademark to establish unified rules.These are the problems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process of unification of rules.International trademark legislation is constantly advancing in the process of slow progress. The discussion of the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will help us to correctly grasp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mark legislation, and also help us to establish our correct stand and countermeasures to international trademark legislation.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基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的阶段成果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创新团队资助项目
【分类号】:D996.1;D99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郑成思;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知识产权法[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蓓蓓;浅析许诺销售及侵权救济[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2期
2 黄淑梅;;解读邓小平“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论断[J];法制与社会;2006年15期
3 赵宇可;;商标法制国际化与商标管理的完善[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5年12期
4 龚道明;加入WTO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与对策[J];国外建材科技;2001年04期
5 赵成耿;从权利限制看平行进口[J];学术界;2003年04期
6 林小玲;海峡两岸商标法若干问题比较研究[J];经济前沿;2005年08期
7 齐恩平,赵莉;中国法律与WTO规则的距离及完善[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杨帆;;比较分析三维立体商标的可注册性[J];潍坊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方明;TRIPS协议中的临时措施及在我国的适用[J];学海;2003年04期
10 郑贻新;论因特网上的知识产权保护[J];学会;2002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燕燕;21世纪商标法律制度的趋同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真真;地理标志保护基本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3 何宇;商标平行进口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李冬梅;商标权产品平行进口问题初探[D];吉林大学;2006年
5 程睿;论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任f 皓;国际条约在中国法院的适用[D];郑州大学;2007年
7 陶莎;我国大陆与港澳台商标商品平行进口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刘建强;论实用新型的国际保护及其对我国实用新型制度的借鉴意义[D];兰州大学;2008年
9 谢琴铮;国际法视野下的知识产权滥用规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杜春梅;国际知识产权例外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大洪;我国反垄断立法的新视野[J];中国法学;1998年02期
2 包玉华,吴培林;关于工业项目建设期内环境保护立法问题的几点思考[J];森林工程;1999年01期
3 赵海燕;试论依法行政在依法治国方略中的重要地位[J];学术交流;1999年05期
4 戴德生;遗产税立法若干问题探讨[J];学术交流;1999年06期
5 许合进;台湾土地税立法及对大陆的启示[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6 许慧博,文琦;论刑讯逼供与沉默权[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7 何秉群;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与完善[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8 罗雪中;关于公司经理实行内部法律监督的思考[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9 刘家瑞;中国与欧盟最新反倾销立法的比较研究[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10 余卫明;论我国社会保险立法的发展[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倩;张树兴;;我国自然保护区立法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胡斌;林安薇;;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法律控制[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3 陈晨;;各国循环经济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与借鉴[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4 才惠莲;;美国跨流域调水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姜明;蔡守秋;;论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环境教育立法[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徐林;;关于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的思考[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令狐昌黎;杨悦;;对我国《药品管理法》关于过期药品回收立法的若干建议[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8 曹凤中;周国梅;;关于循环经济立法中几个问题的探讨[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侯月丽;;从法律的视角看森林认证[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4年
10 张耀明;;完善知识产权立法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A];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卢慧菲;应尽快开设低税率的社会保障税[N];中国税务报;2006年
2 宜农;今年小麦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N];宜兴日报;2006年
3 本版编辑 曹茸 施维 于洪光 朱先春 黄朝武 冯建伟;来自基层代表委员的声音[N];农民日报;2007年
4 记者 王奇;重庆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标准[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5 黄树辉;广东借力最低保护价力挺8894座小水电[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6 记者 苏著红;我省今年粮食总产量有望创新高[N];云南经济日报;2006年
7 本报“特别关注”记者 高海鑓 刘俊颖;农村经纪人:激活农村经济[N];重庆日报;2005年
8 李文娟;低位整理格局未改[N];期货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肖中华;农业部部长孙政才来潭考察[N];湘潭日报;2007年
10 通讯员 方明校 记者 袁春梅;长茂镇三夏三防两不误[N];连云港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耀坤;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范亚东;中俄土地资源保护立法比较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3 叶士东;晚清交通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尹栾玉;社会性规制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5 强昌文;契约伦理与权利[D];吉林大学;2005年
6 张勇;论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胡正良;中国航运法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8 刘来平;外国法的查明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9 杨庆文;当代中国刑法史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朱颖;国际民事诉讼程序统一立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娟;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立法的现状与完善[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2 杨芳;我国社会救助立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韩冬;国际反垄断立法新趋势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4 张香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5 徐媛媛;国际反倾销中反规避制度的法律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6 杨德祥;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吴宏庆;邪教犯罪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8 王木春;论性骚扰的立法规制[D];吉林大学;2007年
9 罗先楚;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10 刘文德;安乐死在中国的合法化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05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705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