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双重遗产法律保护的完善
本文选题:双重遗产 + 国际法律体系 ; 参考:《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双重遗产是融合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特色于一体的世界遗产,作为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和人类智慧文明的结晶,它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对于研究历史、保持生物多样性、推进全球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自然和人文价值。近年来,商业开发扭曲了双重遗产管理与保护的目的,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人财物力的不足也为遗产保护工作也带来了更多难题。考虑到双重遗产的稀缺性、不可再造性以及其面临的巨大压力,双重遗产的保护迫在眉睫,我国面临着“进亦难,退亦难”的尴尬局面。而分析我国对双重遗产保护不力的根本原因,就是世界遗产保护法律制度的缺失。完善世界遗产的法律保护体系是加强双重遗产保护的必然途径,是维护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道路。本文以双重遗产法律保护的完善为主题,分五个部分进行逐步深入的分析论述。 第一章主要对双重遗产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对其作为珍贵自然和文化资源的特点进行归纳,明确基本问题,为下文论述的展开做铺垫。 第二章以国际上对双重遗产的保护为内容,首先介绍世界双重遗产的分布、面临的危机以及保护的意义等概况,然后对双重遗产保护的国际公约和机构进行归纳,最后指出双重遗产现有保护体系中存在的缺陷。 第三章立足国际,对几个世界遗产保护大国的相关法律体制进行剖析,寻找其成功的共性,以期为我国双重遗产法律保护的完善所用。 第四章转入国内,先对我国的双重遗产及其法律保护状况进行概述,然后以武夷山为例,系统介绍其拥有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分析现有的法律保护内容,研究在武夷山法律保护中存在哪些矛盾。最后从武夷山的状况引申,剖析我国双重遗产法律保护的缺陷。 第五章是本文的总结部分,在前四章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双重遗产法律保护的建议。首先要制定一部世界遗产保护法,然后针对我国双重遗产保护存在的其他问题,结合国际成功经验,提出与专门法相配合的一系列制度,以期建立完善的双重遗产法律保护体系。
[Abstract]:Dual heritage is a world heritage that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as a masterpiece of natural artistry and the crystallization of human intellectual civilization, it is the common wealth of all mankind, for the study of history, to maintain biodiversity,The promotion of global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important natural and human value.In recent years, commercial development has distorted the purpose of dual heritage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shortage of human and material resources have also brought more problems to the protection of heritage.In view of the scarcity of dual heritage, the irreproducibility and the enormous pressure it faces, the protection of dual heritage is urgent, and China is faced with the awkward situation of "advance is difficult, retreat is difficult".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the weak protection of dual heritage in China is the lack of legal system for the protection of world heritage.To perfect the legal protection system of world heritage is an inevitable way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dual heritage and an inevitable way to mainta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In this paper, the improvement of dual heritage legal protection as the theme,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o analyze and discuss step by step.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defines the basic concept of dual heritage, summarizes its characteristics as a precious 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 clarifies the basic problems, and paves the way for the following discussion.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distribution, crisi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protection of dual heritage in the world, and then summarizes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and institutions for the protection of dual heritage.Finally, the defects in the existing protection system of dual heritage are pointed out.The third chapter,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analyzes the relevant legal system of several big countries of the world heritage protection, looking for its successful commonality,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the double heritage in our country.The fourth chapter introduces the dual heritage and its legal protection, then takes Wuyishan as an example,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its 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and analyzes the existing legal protection content.What contradictions exist in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Wuyishan.Finally, from the situation of Wuyi Mountain, it analyzes the defects of legal protection of double heritage in our country.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summary part of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full demonstration in the first four chapters, it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 of perfecting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dual heritage in our country.First of all, it is necessary to formulate a World Heritage Protection Act. Then, in view of the other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a's du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successful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a series of systems that are compatible with the special laws are put forward.In order to establish a perfect legal protection system of dual heritage.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9;D922.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永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法学界定[J];行政与法;2007年07期
2 ;遗产保护不可厚古薄今[J];共产党员;2008年12期
3 宋才发;;长江三峡自然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及法律保护[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关于加强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J];云南政报;2004年16期
5 刘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事业[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6 黄小杭;;对新时期遗产保护中公众与政府合力的思考[J];杭州通讯(下半月);2008年06期
7 ;省政协文史委员会调研我省工业遗产保护情况[J];钟山风雨;2009年06期
8 陈岩;;浅析辽宁工业遗产旅游[J];沈阳干部学刊;2010年03期
9 朱清;余韵;柳红兵;;论自然遗产保护中的相邻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进一步加强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J];江苏政协;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建松;;我国遗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2 Stephen;陈泽成;;人类遗产再利用的本质与表面——促进可持续发展[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人类遗产对文明进步的启示”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3 冯骥才;;担当起文化救灾的责任——在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座谈会上的讲话[A];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C];2008年
4 曹新;;风景遗产概论[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5 潘运伟;杨明;;濒危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与时间演变[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高大伟;李妍;;中国山水哲学与园林遗产保护[A];2009北京生态园林城市建设[C];2010年
7 周宝国;;让世界遗产世代传承[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8 龚坚;;从国家与地方看民间文化遗产化的实践[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9 何依;孔惟洁;;基于“部分经营权转移”的遗产保护与控制研究——以慈城古县城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谢凝高;;西部大开发中的遗产保护[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丽;贵州遗产保护和发展世行项目启动仪式在关岭地质公园举行[N];贵州日报;2009年
2 ;旅游开发,对文化遗产是保护还是破坏 (二)[N];中国民族报;2010年
3 徐蒙;世博临近,专家热议遗产保护[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刘军;印度:遗产保护高于一切[N];中国旅游报;2004年
5 单霁翔;工业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王运良;乡村遗产保护的困境[N];中国文物报;2011年
7 世界遗产处;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培训研讨会在京召开[N];中国文物报;2008年
8 记者 徐蕴海 张晓亮;百余专家在苏论遗产保护[N];苏州日报;2008年
9 徐森;江苏运河沿线八市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通过省级专家评审[N];中国文物报;2009年
10 记者 张轶;我市全面启动工业遗产保护[N];大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压芳;生态博物馆理论在景观保护领域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2 蔡晴;基于地域的文化景观保护[D];东南大学;2006年
3 钟经纬;中国民族地区生态博物馆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朱强;京杭大运河江南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D];北京大学;2007年
5 黎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承与法律保护[D];兰州大学;2007年
6 马,
本文编号:17310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731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