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国际海底区域生物采探惠益分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平衡

发布时间:2018-04-15 00:20

  本文选题:生物采探 + 科学研究 ; 参考:《社会科学辑刊》2017年06期


【摘要】:国际海底区域生物采探和海洋科学研究的区别源于对材料和信息的使用,而非其行为本身,其目的在于惠益分享。国际海底区域生物采探需要惠益分享的多边方式,惠益分享模式通过多边公约及实践中海洋研究团体制定的带有"软法"性质的规则和习惯做法,实现了加速生物采探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生物采探惠益分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平衡必须有利于促进海洋科学研究和鼓励创新,有利于促进全人类公平、公正分享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国际海底区域基因资源所产生的惠益。
[Abstract]:The distinction between bioprospecting and marine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international seabed area stems from the use of materials and information, not from the conduct itself, and aims at benefit-sharing.The need for a multilateral approach to benefit-sharing for bioprospect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seabed area through rules and practices of a "soft law" nature developed in multilateral conventions and in practice by marine research groups,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biological exploration technology.The balance between the benefit-sharing of bi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must be conducive to the promotion of marin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encouragement of innovation and to the equitable and equitable sharing of benefits arising from the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use of genetic resourc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eabed area.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3CFX124)
【分类号】:D99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秋娟;;国际海底区域法律地位对经济学产权理论的反思[J];学术论坛;2006年05期

2 张辉;;国际海底区域法律制度基本框架及其发展[J];法学杂志;2011年04期

3 张湘兰;叶泉;;中国国际海底区域开发立法探析[J];法学杂志;2012年08期

4 林煜;;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及其环境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3年23期

5 孙秋玉;论国际海底区域“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原则[J];求是学刊;1994年02期

6 王才玮;;国际海底区域“开采规章”制定的法律问题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S1期

7 张辉;;国际海底区域开发国之担保义务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8 王 斌;太平洋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的海洋环境保护[J];太平洋学报;2002年02期

9 金永明;;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勘探规章述评[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年04期

10 张善宝;;国际海底区域生物资源法律属性探析[J];中国海商法研究;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江家栋;;国际海底区域遗传资源管理法律问题[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7年卷第2期[C];2007年

2 金永明;;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概念特质研究[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5年卷第二期[C];2005年

3 薛达元;;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Ⅵ—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Joseph Straus;张韬略;;生物材料专利——新殖民主义?还是一种技术转移和利益分享的方式?[A];专利法研究(2006)[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进军国际海底区域 维护我国大洋权益[N];中国海洋报;2009年

2 记者 周超 实习记者 李昕;第四届大陆架和国际海底区域科学与法律制度国际研讨会召开[N];中国海洋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周超;第三届大陆架和国际海底区域科学与法律制度国际研讨会专访[N];中国海洋报;2012年

4 金永明;看国际海底区域制度[N];中国海洋报;2005年

5 张红 崔安琪;从维稳到维权的转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6 魏国安;海洋维权:策略灵活手段坚决[N];中国国防报;2014年

7 吴娟;争北极,谁也不能违背国际法[N];检察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金永明;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与资源开发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2 王岩;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楠;我国国际海底区域开发法律制度研究[D];海南大学;2013年

2 李思璇;国际海底区域遗传资源的法律地位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3 许方达;国际海底区域环境保护制度研究[D];国际关系学院;2015年

4 王冲;国际海底区域的立法演进及对我国的启示[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5 金林;国际海底区域遗传资源利用与惠益分享之法律制度研究[D];外交学院;2017年

6 蓝敏生;国际海底区域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7 王之琛;国际海底区域生物多样性法律属性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郭晓妮;国际海底区域生物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9 陈彦男;国际海底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机制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10 江家栋;国际海底区域遗传资源管理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51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751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6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