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权利用尽原则的国际适用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8-05-02 16:42

  本文选题:知识产权 + TRIPs ; 参考:《河北法学》2012年01期


【摘要】:知识产权是一个存在多元可能性利益的分配方案的权利,其中任何方案的实现都需要法律的支持和调和,该权利的可复制性导致了分配利益的复杂性。在国际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现了其背后国家间利益的博弈,而目前国际上尚未对权利用尽适用的范围达成一致,因而导致各国可以依据自己国内的立法以及管辖权分别制定了相关的规定,这就造成了在国际上的多方争议以及适用上的混乱。知识产权权利用尽原则的制定就是为了阻止知识产权人利用知识产权的垄断性分割市场或者制定市场政策,因此权利用尽的发展必须符合保护权利和自由贸易的需求,保证市场的统一和和谐发展。
[Abstract]: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is the right of distribution scheme with multiple possible interests, in which the realization of any scheme needs the support and reconciliation of the law. The replicability of this right leads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distribution benefit.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t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reflects the game between the interests of the countries behind it, but at present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as not reached an agreement on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the exhaustion of rights. As a result, countries can make relevant regulation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domestic legislation and jurisdiction, which leads to the confusion of international disputes and application. The principle of exhaus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s formulated in order to prev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owners from using the monopol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o divide the market or to formulate market policies.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exhaustion of rights must meet the needs of protecting rights and free trade. To ensure the unity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分类号】:D99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董石,张莉军;平行进口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2004年08期

2 杨建;庞正;;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界限——以德沃金与阿列克西的原则理论为主线[J];河北法学;2009年11期

3 冯晓青;;知识产权法的利益平衡原则:法理学考察[J];南都学坛;2008年02期

4 杨光明;;后WTO时代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J];现代法学;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顺武;;试论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变——基于民事主体视角之解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2 孟祥娟;;论专利权保护与平行进口问题[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3 贾业耀;许益然;戎老虎;;从民法理论出发区分盗窃罪与侵占罪[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邹开亮;;民事时效的性质及特征探析——对两个旧理论问题的新解[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贾业耀;许益然;戎老虎;;民法理论语境下盗窃罪与侵占罪的区分[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12期

6 吴志林;试论完善我国的物权立法[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林恩伟;;刍议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8 钟海鹰;潘志敏;;论知识产权保护视野下的平行进口[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7期

9 范晓伟;陈鹏帆;洪戎;;对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的学理规划[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6期

10 章礼强;民法基本原则、价值和本位新思考[J];池州师专学报;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严罡;;也论可撤销合同的效力[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2 马玉祥;;西部开发促进法及其内容[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3 吕斌;;论我国法人人格滥用对诚信的影响和对策[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4 刘文;张照涓;;公司分立中少数股东权利救济之探讨[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5 范小云;;合同诈骗罪的实践认定与风险防范[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方豪杰;陈沧杰;王婷;;用益物权语境下新城开发空间利益研究——以万象塔銮湖新城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宝莅;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合同的伦理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董桂文;贸易自由化下的平行进口法律规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赵月林;残骸强制打捞清除法律制度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4 冯守尊;论信托的契约性[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谢耿亮;无效合同行为的法律后果之实证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王晓辉;环境污染健康损害填补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柴海涛;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与国家战略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郭宝合;信用证融资法律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马法超;体育相关无形财产权问题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10 匡敦校;大众传播侵害人格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桂荣;权利用尽原则在国际货物贸易中的适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顾绍文;1996年HNS公约的新发展及我国对该公约的应对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周欢;商业方法的可专利主题标准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倪月江;论供用电合同[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健东;侵权行为法中过错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育文;论配偶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郑洁;买卖合同标的物之风险负担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季节;论专利权的法律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黄滔锋;论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邢增銮;论情势变更原则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景辉;;原则与法律的来源——拉兹的排他性法实证主义[J];比较法研究;2006年04期

2 冯洁涵;全球公共健康危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与WTO多哈宣言[J];法学评论;2003年02期

3 魏友宏;物权担保对平行进口的影响[J];法学;2002年06期

4 曲三强;平行进口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J];法学;2002年08期

5 麻宝斌;公共利益与公共悖论[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6 简新华,许辉;后发优势、劣势与跨越式发展[J];经济学家;2002年06期

7 孟勤国;也论电视节目预告表的法律保护与利益平衡[J];法学研究;1996年02期

8 葛洪义;法律原则在法律推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个比较的研究[J];法学研究;2002年06期

9 吴汉东;知识产权的私权与人权属性——以《知识产权协议》与《世界人权公约》为对象[J];法学研究;2003年03期

10 陈林林;;基于法律原则的裁判[J];法学研究;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海龙;;设置综合知识产权审判庭的理论思考与路径选择[J];中国审判;2011年04期

2 王先林;;知识产权行使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谈《反垄断法》第五十五条的理解与适用[J];工商行政管理;2011年12期

3 杨红军;;从“权利”到“资本”的跨越——评《知识产权资本化研究》一书[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0年11期

4 杨宇勃;;论知识产权滥用及其规制[J];学理论;2011年23期

5 何荣华;;知识产权法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学理论;2011年16期

6 常青;;知识产权法专题判解与学理研究丛书出版座谈暨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J];中国版权;2010年02期

7 张丽;;试论平行进口的相关理论及其对缓解公共健康危机所起的作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魏玲;;知识产权权利客体之争[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9 李晨;丁心;;基于TRIPS协议的中国知识产权法完善作用[J];编辑之友;2011年07期

10 杨红军;赵加兵;;专利权权利用尽原则研究[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晓宇;院国强;;论TRIPS协定与中国知识产权法的发展与完善[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Mark Poster;;从数字到模拟:知识产权法危害到民主和资本主义(英文)[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对后工业文明的思考”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3 易波;;试论《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中的非违法之诉[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4 陈小慧;;TRIPS框架下对专利产品平行进口的法律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春宇;周正;;知识产权法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尹志英;李景元;喻德华;朱晓颖;;第八章 国际公约与TRIPS[A];新世纪社会经济变革与理性思考——WTO游戏规则对行为导向价值观念的渗透与影响[C];2002年

7 郭寿康;史学清;;WTO协定的首次修订——Trips协定第31条之修改[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朱谢群;;信息、知识产权以及对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若干思考——追忆郑成思老师[A];专利法研究(2006)[C];2007年

9 朱谢群;郑成思;;信息共享与知识产权专有[A];专利法研究(2003)[C];2003年

10 罗赛霞;;论TRIPs协议下我国应对公共健康危机的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兵 陈朗;TRIPs与我国药品监督管理[N];中国医药报;2000年

2 记者 邓新建邋通讯员 范贞;知识产权法官“变身”专利审查员[N];法制日报;2008年

3 管育鹰;回归知识产权法的研究方向[N];法制日报;2010年

4 庆俊梅;越南将出台“知识产权法”[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夏斐 通讯员 魏纪林 申来津;武汉理工大学:创新知识产权法教学有实效[N];光明日报;2009年

6 夏建国;知识产权法典化探析[N];法制日报;2001年

7 李扬;TRIPS协议对传统知识权利的影响[N];江苏经济报;2010年

8 郑胜利;知识产权法定主义[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张鑫;法学博士后讲述艰难创业故事[N];法制日报;2009年

10 傅 钢;知识产权法典化可能吗?[N];人民法院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祝宁波;平行进口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2 吕炳斌;TRIPS协定下专利申请的披露要求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孙文玲;论TRIPS协定下专利许可的反垄断规制[D];复旦大学;2009年

4 杨艺文;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沈强;TRIPS协议与商业秘密民事救济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方兴顺;TRIPS协定下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魏玮;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的利益平衡[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彭立静;知识产权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王培舒;知识产权与人权的联系、冲突与协调发展[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邓武红;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翠婷;论TRIPs协议的负面性[D];暨南大学;2010年

2 许岭;论知识产权滥用及其反垄断法规制[D];安徽大学;2005年

3 赵秋丹;国际科技合作中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贾鑫鑫;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D];华侨大学;2007年

5 罗美连;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杨皓天;专利联盟的反垄断规制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7 周宗祥;国际技术转让中的限制性条款法律规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宋道路;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朱凤飞;论民间文艺的知识产权保护[D];贵州大学;2008年

10 王长飞;知识产权质押担保法律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346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8346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4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