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贸易中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国际法视角
本文选题:企业社会责任认证 + 企业社会责任贸易壁垒 ; 参考:《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摘要】: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使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成为不同利益集团斗争的焦点,进而成为公平贸易的基础和条件,企业社会责任"达标"认证也变得炙手可热。但其中存在的诸多隐蔽和复杂问题,极易导致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成为新的贸易壁垒,并使其在法律上具有多重性、敏感性、更富争议性。为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和谐稳定的国际贸易秩序,亟需依据国际法探寻相应有效的解决方法。
[Abstract]: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make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struggle of different interest groups, and then become the basis and condition of fair trade. The certifica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aching the standard" also becomes hot. However, there are many hidden and complex problems, which can easily lead to the problem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ecome a new trade barrier, and make it have multiple, sensitive and more controversial in law. For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the harmonious and stable international trade order, it is urgent to find effective solutions 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law.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WTO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6CFX031
【分类号】:D99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涛,张莹;从伊拉克战争看国际法上的预防性自卫[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饶世权;特种广告的法律规制[J];商业研究;2005年12期
3 王秀英;美英军事打击伊拉克的国际法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杨泽伟;论国际法的政治基础[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王健;;中俄贸易结构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06年05期
6 吴丰盛;;WTO与环境保护之冲突[J];鄂州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秦天宝;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初探——兼与潘抱存先生商榷[J];法学;2001年10期
8 金碚;中国工业的技术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5期
9 金碚;中国产业发展的道路和战略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7期
10 刘茂松;许鸿文;;论国际分工的反梯度推移演进均衡[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新;霸权体系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4年
2 贾丹华;国际因特网发展中的公共政策选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3 刘和平;欧盟并购控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4 管丽萍;新军事变革对当代国际政治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寇亚明;全球供应链:国际经济合作新格局[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6 严建苗;WTO框架下保障措施的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7 杨鸿;雁行模式与东亚经济合作[D];复旦大学;2005年
8 徐军华;非法移民的法律控制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陈丽华;WTO与中国外资法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10 孔翔;技术吸收型对外贸易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志斌;国际域名争议专家裁决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2 连忱蔚;论国家利益原则与我国外贸政策[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3 于静;加入WTO后中国对外反倾销的政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4 林栋;WTO争端解决机制能演化为“世界贸易法院”吗?[D];苏州大学;2003年
5 廖光辉;湖南对外贸易的财经支持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6 宋凯军;美国二战后的贸易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曹静;我国刑法与国际反恐公约接轨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8 刘莹;东亚主要国家贸易结构比较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9 陈丹;从虐待战俘看国际法律新秩序的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郝梦飞;扩大的“武力边界”[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18383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838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