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控国际合作机制及其演进
本文选题:传染病防控 + WHO ; 参考:《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摘要】:传染病防控国际合作机制经历了从早期创建到21世纪合理化与进一步完善的重大转变。二战后,以世界卫生组织(WHO)为核心在联合国的协调下,形成了《世界卫生组织法》和《国际卫生条例1969》国际卫生法律规制体系。经修订后的《国际卫生条例2005》,确立了成员国和WHO对国际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通报、磋商及核实的义务,以及WHO采取临时建议和长期建议措施的权力,并引入了及时预警体系和传染病防控成员国纠纷解决程序机制。在全球公共卫生健康治理理念指导下,加强国际卫生法制建设,发展成员国疾病防控能力建设,建立WHO为主导的多维治理结构和传染病防控全球框架公约将是未来传染病防控国际合作机制的发展趋势。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mechanism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has undergone a major transformation from its early establishment to its rationalization and further improve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After World War II, with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as the core and under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ct" and "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 1969" international health legal regulation system was formed. The revised 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 2005 establishes the obligations of member States and the WHO to monitor, inform, consult and verify international sudden public health incidents, as well as the powers of WHO to take interim and long-term recommended measures, And introduced the timely early-warning system and the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mber country dispute settlement procedure mechanism.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global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lth legal system and develop th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apacity of member Stat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ulti-dimensio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led by WHO and a global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will b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mechanism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2009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NCET-09-695)
【分类号】:D99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杨泽伟;再论国际组织决议的法律效力问题[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6期
2 龚向前;;传染病全球化与全球卫生治理[J];国际观察;2006年03期
3 那力,刘若昕;传染病控制与国际法[J];法学论坛;2004年02期
4 李鸣;SARS与国际法[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6期
5 熊建军;;国际法治理公共健康的理念与实践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11期
6 那力;;国际卫生法的新使命:全球公共健康治理[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年06期
7 王虎华,丁成耀,李春林;论传染病的国际控制与国家的国际法义务[J];政治与法律;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志鹏;孙璐;;国际软法何以可能:一个以环境为视角的展开[J];当代法学;2012年01期
2 陈彬,林灵;试论艾滋病防控中的国际法问题[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02期
3 戴月;从迎战SARS危机看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组织和国家主权的关系[J];法学杂志;2004年06期
4 赵庆龙;;联合国经济职能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年07期
5 许勇;;联大决议在调整国际经济秩序中的性质和法律效力[J];法制与社会;2011年06期
6 张彩霞;吴玉娟;;传染病防控的国际合作机制演进与国际卫生法的实践[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7 刘文彪,匡维华,尹伟航;《国际卫生条例》的修订与国境卫生检疫的发展[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4年S1期
8 徐莉;王雅琴;;传染病防控与《国际卫生条例》的变革[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2年03期
9 王新刚;王晓燕;;甲型流感防控中的若干法律问题[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郝广福;斯勤夫;;新出现传染病流行与传染病控制国际法规(连载三)[J];口岸卫生控制;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汤蓓;;国际卫生合作中的猎鹿困境与通报机制建设[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孙雯波;传染病及其防控的伦理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2 李海滢;国际犯罪的基设性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徐鹏;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及其支持系统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刘再辉;上海合作组织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晋继勇;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的国际机制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6 陈颖健;公共卫生全球合作的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7 汤蓓;安全化与国家对国际合作形式的选择[D];复旦大学;2009年
8 陈霞;区域公共产品与东亚卫生合作(2002-2009)[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亚男;国际法视野中的传染病防治与合作[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2 金松华;应对传染病的国际防控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3 周晓松;冲突和协调:WTO规则与我国法律规范体系的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黄鹤;论联合国在国际经济法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04年
5 陆海蓉;机制化进程中的上海合作组织法律制度研究[D];外交学院;2006年
6 党艳;全球公共健康危机与药品知识产权的冲突与解决[D];上海财经大学;2005年
7 索春艳;公共健康伦理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7年
8 胡蕊;国际药品专利保护制度与公共健康利益的协调[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9 侯淑芬;论艾滋病防治领域的国际法新问题[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0 周太东;国际法视角下的跨国公司社会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会春,林建伟;论《国际卫生条例》的若干基本制度[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4年S1期
2 乔东生;新修订《国际卫生条例》的特点与卫生检疫应对措施[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4年S1期
3 梁利波;何宇平;史方;;解读《国际卫生条例(2005)》(一) 定义、目的和范围、原则和负责当局[J];中国检验检疫;2005年12期
4 刘文彪,匡维华,尹伟航;《国际卫生条例》的修订与国境卫生检疫的发展[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4年S1期
5 崔毅;浅谈我国卫生检疫工作应对修改后的《国际卫生条例》[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4年S1期
6 许庆华;我国国境卫生检疫如何应对《国际卫生条例》修订[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4年S1期
7 雷达;全面整合资源配置 应对《国际卫生条例》修改[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4年S1期
8 陈玉排;浅谈卫生检疫在《国际卫生条例》修订后的国际义务[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4年S1期
9 苗魁,林元,赵鹏,冯林;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与海港检疫信息化建设[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4年S1期
10 宋诚本;从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基本框架看卫生检疫应对[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4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WHO世界残疾报告[A];首届全国脑外伤治疗与康复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夏和顺;;2010年结直肠癌WHO分类解读[A];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资料(2011)[C];2011年
3 谷翊群;;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五版——相关精液参数的变化与热点问题解析[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会议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提高班论文汇编及讲义[C];2011年
4 邱新香;陈慈珊;巫带花;余意玉;吴奇峰;陈u&生;;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和St.George's呼吸问卷综合评价尘肺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A];中华预防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职业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曹露;李晓林;;WHO骨折风险评估系统(FRAX)中国模式的应用和评估[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杜俊;刘东戈;杨丽;韦嘉瑚;王向阳;;胸腺上皮性肿瘤WHO分类与预后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常战军;;汶川大地震对卫生防疫工作的挑战及对策[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丁永健;;江苏口岸医学媒介生物监测与防控对策[A];江苏省预防医学会消毒与媒介生物防制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汤蓓;;国际卫生合作中的猎鹿困境与通报机制建设[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10 ;第五十九届世界卫生大会有关营养议题介绍[A];全国公共卫生与食物营养高层论坛暨中国营养学会与保健食品分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戴俊;迎接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草案)[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2 记者 杨京德;应对全球卫生挑战,陈竺提出三项建议[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刘洪文;《国际卫生条例》修订概况[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4 王俊鸣;《国际卫生条例》重新修订[N];科技日报;2005年
5 李付业邋王洪森 李野;《国际卫生条例(2005)》对我国卫生检疫的启示[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6 冯进 刘坚;《国际卫生条例》有关禽流感条款提前实施检验检疫部门要积极应对[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7 管薇薇 蒋心和;洋山保税港成国际卫生港口[N];解放日报;2010年
8 张筱欣;贯彻新条例修改“卫检法”[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9 李萱娜;新国际卫生条例的实施主体仍是主权国家[N];人民日报;2005年
10 李长升邋崔毅;解读《国际卫生条例(2005)》“额外的卫生措施”(三)[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曾瑞声;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机制的形成与演变:国家利益[D];暨南大学;2012年
2 陈颖健;公共卫生全球合作的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3 陈霞;区域公共产品与东亚卫生合作(2002-2009)[D];复旦大学;2010年
4 余漩;基本药物制度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多标准决策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5 叶旭春;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感知及理论框架的扎根理论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6 许强;基本药物遴选的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孔令非;PRL-3及MMPs在胶质瘤中检测及意义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松华;应对传染病的国际防控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2 娄鹏举;我国与WHO和美国的儿童药物政策对比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3 韩娜娜;汉英疑问代词的对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琨;《WHO抗高血压基本药物示范目录》和《我国抗高血压基本药物目录》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5 邓小兵;聋儿助听器佩戴前后听力检测在WHO和ANSI分级标准中的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6 罗城;胸腺上皮肿瘤MSCT表现与病理分期及WHO组织病理学分型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7 马聪;国际规范变迁的动力[D];外交学院;2010年
8 李野;国境口岸公共卫生危机应对体系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黄坚辉;太仓口岸入境船舶卫生检疫作业流程改进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10 魏德志;青岛历史上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研究(1898-1949年)[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38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838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