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国际人权法在马拉维宪法人权保护中的地位

发布时间:2018-05-11 01:43

  本文选题:国际人权法 + 马拉维宪法 ; 参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05期


【摘要】:国际人权法与宪法人权保护的关系是非洲国家宪政改革无法回避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的非洲民主化浪潮对马拉维的宪政改革有重大影响。马拉维宪法人权保护现状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并深受英国宪法的影响。要加强宪法人权保护,马拉维应主动与国际接轨,并且努力完善基本权利的宪法保护,特别是要重视对社会、经济、文化权利的保护。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 and the protection of constitutional human rights is an unavoidable problem in the constitutional reform of African countries. The wave of democratization in Africa at the beginning of 1990s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onstitutional reform in Malawi. The formation of Malawi constitutional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has profound historical reasons and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British constitution.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constitutional human rights, Malawi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integrat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strive to improve the constitutional protection of fundamental rights, especially the protection of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rights.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教务处;
【基金】:湖南省法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与非洲国家宪法人权保护之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7FX06029)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D99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何文燕;曾琼;;论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处分权:人权保障的另一视角[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谷亚林;;论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保障[J];消费导刊;2009年11期

2 曾龙;贺鉴;;论非洲的集体人权观与第三代人权的确认[J];河北法学;2007年02期

3 章育良;;论非洲区域性人权保护机制[J];河北法学;2007年04期

4 贺鉴;刘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完善宪法人权保护[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8年02期

5 李逸萌;;论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保障[J];企业导报;2009年05期

6 张怀印;;非洲宪政发展:内涵、特征及问题[J];西亚非洲;2008年05期

7 贺鉴;乔建平;;中国与埃及现行宪政法律制度比较[J];西亚非洲;2010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鹏飞;民事诉讼处分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李娜;民事撤诉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陈欣;论公开审判[D];山东大学;2007年

4 陈晔栋;论我国民事庭审笔录制度[D];吉林大学;2007年

5 陈慧芳;民事诉讼当事人陈述否定之否定[D];中南大学;2007年

6 胡玉荣;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7 武树萍;我国民事反诉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8 张晋瑞;民事当事人程序主体地位落实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9 肖亚南;论民事审判监督制度[D];云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的个人权利本位[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素英;;全球化背景下,人权保护国际化及中国的应有对策[J];经济师;2008年02期

2 梁媛媛;;人权法国际私法中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J];大众商务;2010年10期

3 张丽娜;;从国际人权法的框架下审视FCSW的人权保护[J];法制与社会;2008年25期

4 刘萍;;妇女人权国际保护的缺陷与完善[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5 蔡俊;;论国际人权法上主权的弹性[J];研究生法学;2003年02期

6 黎尔平;同性恋权利:特殊人权还是普遍人权——兼论大赦国际对同性恋权利的保护[J];法学;2005年10期

7 吴U_铮;;所有人的权利——论刑事司法人权的归属[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周慧;;略论弱者的人权保护[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黄晓辉,方金华,袁俊韬;勇敢地维护自己的基本人权——评关今华教授《基本人权保护与法律实践》[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黎尔平;;人权与民主关系研究[J];教学与研究;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名湖;王军;;少年儿童刑事被害人的人权保护[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曾代伟;谢全发;;试论董必武的人权保护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3 许耀明;;欧盟关于结婚权与组成家庭权之保护:从欧洲人权法院与欧洲法院相关案例谈起[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成中平;卿文波;;贵州少数民族习惯法中的人权问题刍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5 许永勤;;供述的易受暗示性研究进展[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唐卫星;;试论依法行政与人权保护[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吴涛;陈正芹;;论行政公开制度的法理维度[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8 刘衡;;中国和平发展中的不和谐音符——有关“拉萨事件”的若干国际法思考[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9 ;南非艾滋病与人权专家Edwin Cameron法官和Mark Heywood律师访问中国[A];生命伦理学通讯(2009年第1期)[C];2009年

10 ;UNAID(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艾滋病和人权专家声明1 预防、治疗、关怀和支持的普遍可及:是采取行动的时候了超越理论走向实践和保护[A];生命伦理学通讯(2009年第1期)[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云川;人权保护还是“人道主义干涉”[N];学习时报;2002年

2 胡果;改进人权保护是中国21世纪发展的重要任务[N];人民日报;2004年

3 记者 凌朔、张秋来;俄泰两国强烈批评美人权报告[N];人民日报;2006年

4 赵兴军;法官的人权保护[N];人民法院报;2001年

5 王立峰;人权保护的区域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N];学习时报;2006年

6 唐昊;以人权保护推动政治改革[N];南方周末;2007年

7 记者 施友谊邋向晶方;郭有明会见萨摩亚人权保护党代表团一行[N];三峡日报;2008年

8 刘洋;《俄罗斯报》评论员驳斥达赖是西藏“人权保护者”的论调[N];人民日报;2008年

9 楚戈;打破政策障碍防止残疾人“被隐身”[N];中山日报;2009年

10 本报评论员;进一步夯实人权保护的法治基础[N];法制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国锋;WTO的人权理念[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2 张晖;当代中国非政府组织与人权保护[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3 孙晓云;国际人权法视域下的健康权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廖敏文;《联合国土著民族权利宣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衣淑玲;国际人权法视角下《TRIPS协定》的变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尹伟中;侦查程序中的人权保护与伦理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黎海波;国际法的人本化与中国的领事保护[D];暨南大学;2009年

8 杜仕菊;欧洲人权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丁启明;人权契约论[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李春林;国际法上的贸易与人权关系论[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培;国际妇女人权保护[D];山东大学;2010年

2 林亚松;国际人权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3 周捷;论艾滋病人人权保护的国家义务[D];湘潭大学;2008年

4 丁伟峰;人权的国际法保护与中国法治化进程[D];黑龙江大学;2005年

5 郑军;论刑事诉讼被追诉人的人权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徐洪元;我国劳动教养制度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7 魏静;论儿童运动员的人权保护[D];山东大学;2007年

8 向志;论对艾滋病人人权的法律保护[D];苏州大学;2006年

9 吴岭云;刑事审前羁押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10 张振宇;自然灾难中的人权保护[D];外交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871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871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9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