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暂准进口制度研究
本文选题:海关暂准进口 + 世界海关组织 ; 参考:《复旦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海关暂准进口制度是一项特殊的海关放行和监管制度,其法律制度具有综合性,除各国国内立法进行规制外,通过国际公约和国际组织间的合作对暂准进口制度进行协调和统一构成了其制约机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与海关估价、原产地规则和协调制度等问题学术成果颇丰的现状不同,目前对海关暂准进口法律制度的国际法研究并不深入,也鲜有全面的理论与制度探讨。因此,笔者希望能通过研究和论述弥补这一缺憾。 作为国际经济法学研究内容的一部分,暂准进口制度的国际法研究以海关暂准进口制度的国际协调关系为研究对象,内容主要涉及以世界海关组织为首的国际组织制定的公约对各国暂准进口制度的简化与协调,世界海关组织与世界贸易和国际商会等国际组织在暂准进口法律制度领域内的合作性协议及其规范,以及区域性经济组织对区域内部暂准进口法律制度的调整。 本篇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对海关暂准进口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专章对与海关暂准进口制度息息相关的海关担保制度进行了分析。第二章具体介绍了世界海关组织对海关暂准进口制度的简化与协调,着重探讨了世界海关组织的相关公约对暂准进口制度的规制。第三章则详细论述了国际组织在海关暂准进口制度领域内的协调与合作机制,并主要从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两方面进行研究。第四章为国际公约协调下的海关暂准进口制度的比较法分析,通过对国际公约协调下的欧共体、美国和中国的暂准进口制度进行比较,突出分析各自的制度以及国际公约对其各自内部立法产生的影响,并另就运输工具的暂准进口制度进行了专门比较。
[Abstract]:The provisional import system of customs is a special customs release and supervision system. Its legal system is comprehensive, except for the domestic legislation of various countries. The coordination and unification of provisional import system through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constitute another important aspect of its restrictive mechanism. Different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ustoms valuation, rules of Origin and Harmonized system,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legal system of Customs temporary Import is not thorough, and there are few comprehensive theories and systems. Therefore, the author hopes to make up for this shortcoming through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As part of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the international law study of provisional import system takes the international coordination relationship of customs provisional import system as the object of study. It mainly deals with the simplification and harmonization of national provisional import regimes in the conventions formulated b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led by the 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 The cooperative agreements and norms between WCO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such as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in the field of provisional import legal system, as well as the adjust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organizations to the legal system of provisional import within the region.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basic content and related theoretical issues of the temporary import system of customs, and analyzes the customs guarantee system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emporary import system of customs. 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simplification and harmonization of the provisional import system of the 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 focusing on the regulation of the provisional import system under the relevant conventions of the 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mechanism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the field of customs temporary import system, and mainly from the globa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regiona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two aspects of research.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ustoms provisional import system under the coordin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s provisional import system under the coordin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The influence of their respective systems and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on their own internal legislation is analyzed, and a special comparison is made on the temporary import system of means of transport.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96.1;F7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涛;;关于倾销具体损害形态的思考[J];商业时代;2011年20期
2 薛林;梁小燕;;论原产地规则在反规避中的运用[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1年04期
3 马佳佳;;WTO反倾销反规避规则统一化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18期
4 陈枫楠;王礼茂;;能源和地缘政治的互动模型[J];世界地理研究;2011年02期
5 东力力;;论中国反倾销法律体系的完善[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8期
6 王奕建;;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保障措施问题研究[J];知识经济;2011年18期
7 安静;付饶;;浅析“非市场经济地位”[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8期
8 朱哲;;浅谈实质性损害的威胁[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世璐;;绿色海关计划的实施对中国海关履行环境保护职能的影响及对策[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2 张永华;;荷兰落实总理事会决议的有关规定[A];专利法研究(2005)[C];2006年
3 胡安琪;;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关于强制许可专利以制造药品供出口到面临公共健康问题的国家的条例》[A];专利法研究(2007)[C];2008年
4 叶锦业;林苗;;国际液化天然气(LNG)市场供需状况分析[A];中国城市燃气学会LNG专业委员会2009年煤层气液化主题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唐旗;;石油贸易与WTO体制[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涛;;关于罐头检验重点的讨论[A];北京食品学会1982年年会论文(摘要)[C];1982年
7 李雪平;;从“中美彩电反倾销”案再看贸易与劳工权益的关系[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三)[C];2004年
8 李雪平;;从“中美彩电反倾销”案再看贸易与劳工权益的关系[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9 周婷婷;;再论“第三国倾销”制度[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10 钟根元;骆建文;周斌;;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下绕过反倾销的对外直接投资[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志石;意大利成为中国丝面料进口国[N];国际商报;2009年
2 ;印巴成为伊朗最大合成氨和硫磺进口国[N];农资导报;2009年
3 驻京记者 洪俊杰;我国成世界第二大进口国[N];解放日报;2010年
4 杜海涛;中国进口为世界带来机遇[N];人民日报;2010年
5 记者 张意轩;中国成世界第二大进口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6 本报编辑 杜海涛;中国扩大进口让世界受益[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7 本报记者 刘昕;玉米进口待看长期需求[N];国际商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陈小三;玉米进口会否常态化?[N];新农村商报;2010年
9 张克强;我国前三季度进口羊毛25.68万吨[N];中国纺织报;2010年
10 陆敏;世界海关组织探讨全球发展新趋势[N];经济参考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汉成;SPS措施对中国水果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2 程伟;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秦泰;中国苹果汁国际竞争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4 乔娟;中国主要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5 王轶南;多边贸易体制下中国应对非关税壁垒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6 PHO DANIEL(符勇);反倾销法与公平贸易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7 王征;技术性贸易壁垒—理论与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8 奚俊芳;基于垂直市场结构的我国反倾销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乔娟;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10 黄晓凤;结构、技术与制度视角下的国际贸易摩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宇芳;海关暂准进口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雒书鸿;我国进口固体废物管理措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3 李宛蔚;基于PICARD项目的学术机构与世界海关组织的合作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严波;WTO体制中世界海关组织的角色和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薛建;倾销与反倾销对进口国相关产业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刘大为;国际反倾销法与我国反倾销立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7 刘伽;关于我国反倾销法律制度的思考[D];湖南大学;2005年
8 张晓娟;中国玉米在主要进口国的市场份额及其变动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赵伟滨;我国中小出口企业和进口国企业差异化竞争与对华反倾销[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张永;中国出口反倾销预警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817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881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