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人本制度不仅“必需”而且“可能”
本文选题:国际法规范 + 人本制度 ; 参考:《学术界》2013年11期
【摘要】:正万震撰文《古希腊国际法人本制度的缺失与反思》指出,国际法的人本化趋势将促使人本化的理念不局限于国际人道法与国际人权法范围,而在国际法的各个部门法领域得以推进与显现。作为应然规范之国际法人本制度,其不仅"必需"而且"可能"。首先,国际法的人本化之必要性,在于反思与制衡国
[Abstract]:Zheng Wanzhen points out that the humanization trend of international law will promote the human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law beyond the scope of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and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 And in the field of various branches of international law can be promoted and revealed. As an appropriate norm, the humanism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law is not only "necessary" but also "possible". First of all, the necessity of human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law lies in reflection and checks and balances.
【分类号】:D9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静;;国际公法若干理论问题综述(续)[J];法学家;1987年02期
2 Lisbon(Portugal),马怀德!100088,萧泽晟!100088;行政法官对国际法的适用——最高行政审判总协会第六次会议总报告[J];行政法学研究;1999年01期
3 盛红生;;战争之后的正义[J];读书;2006年08期
4 王杰;;浅析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法之间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2007年05期
5 徐锦堂;;论国际法的本来含义及国际经济法在其中的地位——从漆多俊教授学术思想出发界定国际经济法的科学内涵[J];经济法论丛;2006年00期
6 翟玉成;国际法的规范形态及其内在联系[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年06期
7 车丕照;;国际秩序的国际法支撑[J];清华法学;2009年01期
8 郭力文;;浅议国际强行法的意义[J];法制与社会;2006年19期
9 李玉雪;;对“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法律解读——以文物保护为视角[J];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10 牟文富;朱新山;;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国际现状的规范性构建——基于国际法的视角[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纯一;;WTO法在国际法上之地位[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六)[C];2007年
2 关世杰;;数字化时代的表达自由和民主——试论完善“表达自由”国际法的必要性(英文)[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对后工业文明的思考”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3 房广顺;高宁;;国际关系民主化与国际法[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4 杨松;;国际法与国际货币新秩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5 温树斌;;关于国际法“法律性”的辩证思考——理论和实践的视角[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6 张晓东;;论欧盟法及对现代国际法的影响[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梁洪杰;;略论WTO规则在我国的司法适用[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8 黄伟;;也论国际法的等级[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9 颜海燕;;对于国际保护责任的思辨——以国际法的人本化理念为视角[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10 谢小庆;;论国际法的历史类型[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最高人民法院刑五庭 柏雪 《中国审判》杂志社 宣海林;以色列袭船与国际法规范[N];法制日报;2010年
2 张谦;建设和谐世界理念与国际法价值[N];光明日报;2007年
3 李道刚;欧洲共同体与一般法律原则[N];人民法院报;2005年
4 刘敬东;国际公法不容挑战[N];法制日报;2003年
5 卢建平;国际刑法公约对我国刑事立法、司法完善的影响[N];法制日报;2004年
6 郑国梁;新作战空间与国际法[N];解放军报;2007年
7 何志鹏 孙璐 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科索沃独立不违法”咨询意见反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张慎思;难民的法律地位及保护[N];法制日报;2003年
9 张晓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国际经济法“涉外性”的两重含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记者 文婧;东海:中国的立场和日本的盘算[N];经济参考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钟勋;古代中华国际法的历史和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2 孙畅;海洋垃圾污染问题的国际法规制:成就、缺失与前路[D];吉林大学;2013年
3 吴锦标;国际法与国际秩序[D];山东大学;2006年
4 秦倩;国际法与宗教非政府组织[D];复旦大学;2007年
5 田辽;南海争端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6 马惊鸿;海盗行为的国际法与国内法双重属性协调规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7 蔺运珍;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法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筱萌;联合国制裁措施的国内执行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9 魏怡然;打击跨国人口贩运的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10 练爽;主权财富基金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婷婷;论个人在国际法上的地位[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2 陈曦;国际法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作用[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3 黄世华;论国际法上的国际环境合作[D];福州大学;2006年
4 杨u!u!;论国际人权保障视角下的社区矫正[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5 梁奕杰;国际灾难救援中受灾国主权的国际法维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严力;现代海盗问题的国际法视角审视[D];复旦大学;2011年
7 戴珊珊;国际人权保护机制简评[D];吉林大学;2010年
8 王新新;论国际条约的国内适用及我国对策[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9 闻淙洁;安理会移交决议的效力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10 张铭;民用核能安全利用的国际法规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81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881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