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法上的国际责任
本文选题:经济法 + 人本主义 ; 参考:《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摘要】:国际法上的国际责任是指国家及其他国际法主体因违反国际法给他国及国际社会造成损害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当属于某一国家及其他国际法主体的国际不法行为被确认后,是否当然产生国际责任,在国际法学界是有争论的。国家的不法行为与国家的责任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国家的国际不法行为,就不可能有国家的国际责任。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in international law refers to the legal consequences that the state and other subjects of international law should bear for the damage caused by the violation of international law to other countri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When an internationally wrongful act belonging to a State and other subjects of international law is recognized, it is controversial in the international legal community whether or not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arises. The wrongful act of a State and the responsibility of a State are interrelated, and there can be no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of a State without an internationally wrongful act of a State.
【作者单位】: 银川大学;
【分类号】:D99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琳;;国际河流开发的区域合作法律机制[J];北方法学;2008年05期
2 李金明;;钓鱼岛归属问题及其在海域划界中的地位[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3 王虎华;;论外交官的刑事管辖豁免及其国际法处治[J];法学;2010年09期
4 胡婧婷;;纽伦堡审判对自然法复兴的意义[J];法制与社会;2009年08期
5 何田田;;国际刑法对海盗罪的规制[J];法制与社会;2009年10期
6 张磊;跨国公司的国际法主体地位分析[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科的边缘性、综合性和独立性[J];国际经济法论丛;1998年00期
8 张乃根;;当代国际经济关系论[J];国际经济法论丛;2001年00期
9 顾德欣;战争法法律冲突[J];国际论坛;2001年01期
10 李瑞景;由治斐;;“人道主义干涉”的法理解读及其争论[J];国际资料信息;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倩;海洋争端的类型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张卫明;晚清中国对国际法的运用[D];复旦大学;2011年
3 王金强;国际海底资源分配与美国的政策选择[D];复旦大学;2011年
4 丁明红;WTO体制下贸易与环境政策之法律协调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韩秀丽;论WTO法中的比例原则[D];厦门大学;2006年
6 罗国强;论新世纪国际法之本体[D];复旦大学;2006年
7 陶永新;14-17世纪欧洲自然法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卢建祥;WTO裁决的强制执行机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9 李綦通;理想国际刑法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8年
10 贾少学;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芬;中菲南海争端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进伟;惩治海盗国际合作法律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王海琨;确立国家刑事责任的争议及其价值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徐鹏;国际人道法中的战争罪之非法拘禁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童凯;国际组织政府采购救济制度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肖利霞;论国际法上海盗罪界定的不足及完善[D];湘潭大学;2011年
7 卢为厚;国际经济条约国内适用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焦传凯;论公海制度的演进及趋势[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9 毛欣;二战期间被掳中国劳工对日索赔诉讼的法律问题探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0 王学礼;在苏战俘的医疗和供给状况研究(1939—1956)[D];吉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珩超;;论国际法上的国际责任[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李慧迪;;经济法对人本主义的实现——以反垄断法为视角[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李胜利;;反垄断法再分配功能初探[J];河北法学;2008年08期
4 周昀;;反垄断法的性质、基本特征与地位探析[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葛峰;;浅析我国关于搭售法律条款[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杨三正;论经济法的人本主义理念[J];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7 闫海;;经济自由与经济法的法理及其例证[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01期
8 邓峰;;传导、杠杆与中国反垄断法的定位——以可口可乐并购汇源反垄断法审查案为例[J];中国法学;2011年01期
9 李洋;杨华;;论经济法的经济政策性[J];铜仁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王炳江;施榕娜;;合理原则的合理性探微——基于反垄断法的视野[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庄万禄;来仪;;论生态建设之社会基础[A];生态环境与民族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陈章亮;;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释义[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3 缪建新;;读者至上 服务为本——张家港图书馆人本思维的实践[A];现代图书馆的人本主义思考与实践——2002江浙沪晋图书馆中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2年
4 张慧萍;;关于高校图书馆建筑体现人本观念的思考[A];现代图书馆的人本主义思考与实践——2002江浙沪晋图书馆中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2年
5 袁媛;王磊;;关注位于边缘的城市贫困人口——小康社会城市规划人本主义的再定位[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6 段娅;;论社会学批评的人本主义——评析戈德曼和齐马对社会学批评的发展[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绍增;;园林·科技·人——关于园林的几个深层问题的思考[A];风景园林学科的历史与发展论文集[C];2006年
8 黄楠森;;论企业管理中的以人为本思想[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惠芳;;时空的“对话”——由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观思考当代基础音乐教育改革[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周薇雯;花洁;;网络环境下语文课程新型学习模式的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 邱本;经济法的存在价值及前景[N];人民法院报;2001年
2 赵杰;反垄断法剑指三大市场难题[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3 本刊主编 李业顺;经济法要以保障民生为己任[N];国际商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蒋安杰 本报实习生 唐薇;法学家对“汇源并购案”的冷思考[N];法制日报;2009年
5 闫翠翠;法离不开经济 经济离不开法[N];国际商报;2009年
6 李业顺;建立动态法律制度促进经济健康发展[N];国际商报;2010年
7 西南政法大学 范水兰;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之法[N];国际商报;2010年
8 周昀(作者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试论反垄断法的理论基础[N];法制日报;2001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王晓晔 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后 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 王先林;法学专家呼吁:应尽快为反垄断立法[N];社会科学报;2002年
10 朱冰;《反垄断法》直面中国特色[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丹丹;反垄断法不确定性的意义追寻[D];吉林大学;2010年
2 吴云峰;跨国并购反垄断法规制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周灵方;竞争正义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马云鹤;反垄断法资产剥离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饶爱民;专利联营反垄断规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6 毕金平;反垄断法中的宽恕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7 吴兵;身份与责任:中国国际责任观研究[D];外交学院;2010年
8 聂婴智;反垄断法法益平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官晓姝;中国行政垄断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金俊镐;中韩反垄断法中企业合并制度的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赫英欣;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2 付文静;论我国外资并购的反垄断法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田超;论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D];北方工业大学;2008年
4 黎书文;国际技术转让限制性条款的反垄断法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方先全;反垄断法对独家经销行为之限制与影响[D];复旦大学;2010年
6 徐翔;转售价格限制的反垄断法规制[D];暨南大学;2011年
7 陈爱英;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李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案”之评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晓萌;反垄断法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李蕾;反垄断法域外管辖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454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945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