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国际刑法的“法”属性

发布时间:2018-05-31 15:09

  本文选题:自然法 + 实在法 ; 参考:《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摘要】:"二战"之后,国际法层面的国际刑法虽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在国际法学界,对于国际刑法是否是"法"以及国际刑法是否具有强制力仍然存在争议。国际法层面的国际刑法是国际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国际法的效力依据也是国际刑法的效力依据。实在法是国际刑法的主要效力依据,而自然法目前也是国际刑法重要的效力依据。个人和国家都应该为国际犯罪承担刑事责任是国际刑法具有强制力的保证,是国际刑法特殊属性的体现。
[Abstract]:After World War II,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at the level of international law has developed rapidly, but in international law circles, there are still disputes about whether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is "law" or whether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has compulsory force. International law is a part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international law is also based on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The actual law is the ba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while the natural law is also the ba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Both the individual and the state should bear the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for international crime. It is the guaran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and the embodiment of the special property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97.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虎华;国家刑事责任的国际法批判[J];学术季刊;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侯国跃;;试论物权法基本原则的确定——兼评《物权法(草案)》的相关规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欧元雕,孙蕾;发生论和价值论视角下的道德与法律——兼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彭小龙;;陪审团审理微观制衡机制考察——一个以美国为对象的分析实证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5 陈福胜;法治人性基础的三个视域[J];北方论丛;2004年06期

6 黄金荣;法的形式理性论——以法之确定性问题为中心[J];比较法研究;2000年03期

7 左卫民;裁判依据:传统型与现代型司法之比较——以刑事诉讼为中心[J];比较法研究;2001年03期

8 薛军;良法何在?——论法治的价值基础[J];比较法研究;2001年04期

9 许楚敬;关于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几个具体问题——兼评中国政府的立场[J];比较法研究;2004年06期

10 徐崇利;;国际经济法律秩序与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以国际关系理论分析的视角[J];比较法研究;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肖兴利;;国家安全观与国际法:发展、挑战与回应[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2 陈彬;;论一般国际法之上的自给自足体系的建立——基于第一性规则与第二性规则的研究[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3 杨玲;;论我国重新仲裁的发回根据——以国内法院实践为例[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4 刘晓梅;佟子林;;探讨安乐死合法化问题的社会学视角[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歌;丛青;;对一起管辖权纠纷案件中法律解释问题的剖析[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下卷)[C];2000年

6 蔡从燕;罗曙光;;民事司法改革与股份有限公司中小股东诉讼[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国良;论证据与定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马呈元;国际犯罪及其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许兰亭;刑事一审程序实务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李光林;企业产权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孙笑侠;程序的法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张东江;商业银行安全运营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陈海光;中国法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10 葛明珍;论权利冲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阳;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传新;论法律推理[D];河南大学;2001年

3 毕雁英;行政程序法的价值取向及其关联因素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卢映群;消费信用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方义松;网络版权制度与信息的有效传播及公平使用——网络版权权利扩张与限制的成本——效益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泳;自然法在西方法治理念形成中的作用及对中国法治之启迪[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马青波;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分析[D];湘潭大学;2001年

8 董同会;酷刑犯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武之歌;违约归责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常景龙;世贸组织争端解决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倩;;国际法先驱:阿尔贝里科·贞提利[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宋云博;徐莉;;“欧洲法治”与“人本”思想——兼议欧美法治瑕疵与马克思主义回归[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彤;;欧洲合同法的最新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黄伟;;国际法人本化趋势下WTO的互惠原则[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马德才;;格老秀斯及其对国际法的贡献[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李道刚;欧洲共同体与一般法律原则[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谭 红;欧洲的行政审判[N];人民法院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罗国强;论新世纪国际法之本体[D];复旦大学;2006年

2 朱茜;国际冲突中的伦理准则[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黄庆;国际法效力依据问题研究——一个比较文化的视角[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2 田洪捚;内地与香港婚姻法律冲突问题研究——来自proper law的审视[D];吉林大学;2004年

3 林吉辉;为现代国际关系奠基的自然法[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董泽华;国际贸易法统一理论与实践[D];天津财经学院;2003年

5 王志远;迈向一种自我规范的主权理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李钦若;试论人道主义干涉[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庄端;格劳秀斯的惩罚理论的法理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602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9602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d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