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层空间生态安全的国际法保护:困境与出路
本文选题:生态安全 + 外层空间 ; 参考:《学习与探索》2015年12期
【摘要】:随着人类航天科技的迅猛发展,外层空间已成为世界各国扩展发展空间和争夺战略资源的"公地"。近几十年来,由于各国对外层空间的过度商业化利用及核动力装置的广泛应用,围绕地球的外层空间正在经受和即将面临空间碎片及放射性物质污染的严重生态安全威胁,从而使整个人类的生态环境和生命安全也面临现实的影响。以现有的国际法律规范为基础,以区域国家富有成效的航天运营实践为经验,有效管控航天装置的无害化利用和开发,构建外层空间运营管制的国际法律秩序和协调机制,对整个国际社会而言不仅是当务之急,也具有可行性。同时,这样做对于应对当下全人类面临的共同生态安全也是十分必要的。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uman 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uter space has become a "common land" fo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o expand their development space and compete for strategic resources. In recent decades, as a result of the excessive commercial use of outer space by States and the widespread use of nuclear power plants, the outer space surrounding the Earth is experiencing and is about to face a serious ecological security threat from the pollution of space debris and radioactive material, Therefor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life safety of the whole human beings are also faced with realistic influence. On the basis of existing international legal norms, taking the fruitful space operation practices of the countries of the region as the experience, effectively controlling the harmless ut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pace installations and establishing an international legal order 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 for the operation and control of outer space,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s a whole is not only urgent, but also feasible. At the same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deal with the common ecological security faced by all mankind.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分类号】:D99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车力;;生态安全的基本内涵[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张福德;;略论法律的生态安全价值[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3 ;要发展更要生态安全[J];协商论坛;2005年02期
4 黄玉锋;;生态安全的守护神[J];中国林业;2006年15期
5 ;维护生态安全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J];恩施州党校学报;2006年02期
6 黄元山;;国家生态安全与恩施州的生态安全状况[J];恩施州党校学报;2006年02期
7 高小平;;生态安全与突发生态公共事件应急管理[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关注生态安全[J];领导文萃;2007年05期
9 邹宏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生态安全[J];领导文萃;2007年05期
10 田恒国;;确保生态安全的十大举措[J];领导文萃;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连仲;;生态安全是遗产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大前提[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2 全永波;吴玮;;海岛生态安全体系构建初探[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海洋社会学与海洋管理论文集[C];2012年
3 苏智先;;西部开发中的生态安全与生态安全管理[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4 钟章成;;物种在西部开发中的重要性——兼论物种对生态安全的作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5 苏智先;;西部开发中的生态安全与生态安全管理[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6 陈学敏;;我国农村生态安全思考[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7 刘华;安晓勇;;中国西部的生态安全及其立法探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8 何大明;;全球化与跨境水资源冲突和生态安全[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孙永萍;温远光;;城市化与生态安全[A];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广西生态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曹伟;;生态安全战略研究[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良敏 刘晓梅;生态安全关乎国家经济安全[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2 云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安华轩 彭靖里;补上“生态安全”这一课[N];云南日报;2001年
3 王丰年;国家安全的新视角:生态安全[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4 刘忠奎邋记者 初霞;中日联手研究环境生态安全[N];哈尔滨日报;2008年
5 黄爱宝 南京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生态安全:政府公共责任底线[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开明;构建海洋生态安全体系[N];福建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谢方;“美丽中国”是对全球生态安全的巨大贡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记者 黎晓艳;周先旺:生命安全与生态安全要并重并抓[N];黄石日报;2013年
9 记者 刘子阳;保护生态安全 维护林区稳定[N];法制日报;2014年
10 郑长忠;法治是政治生态安全的基石[N];贵阳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永仕;生态安全的现代性解构及其重建[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奥布力·塔力普;环塔里木经济W人为干扰因素对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张艳丽;民勤县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戴科伟;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耕;基于隐患因素的生态安全机理与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6 熊鹰;湖南省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刘莉;水文生态安全法律保障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8 杨赛明;煤矿区生态安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华;基于系统仿真和情景模拟的崇明生态安全评估[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邱微;黑龙江省资源与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安全评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春雪;城市化快速发展期城乡生态安全综合评估[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茂祥;基于生态安全的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刘蕤;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龙门石窟景区生态安全动态评价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宁雅楠;青龙满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5 张晗;银川盆地土地变化与景观生态安全动态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余超;庐山风景区旅游生态安全评估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李霞;中国生态安全法律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8 余丹;论技术生态安全[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9 邹长新;内陆河流域生态安全研究——以黑河为例[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10 王志琴;小城镇地区生态安全研究初探[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61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961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