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立原则与中国的服务贸易承诺——兼评美国诉中国出版物及视听制品案
本文选题:技术中立原则 + 服务贸易 ; 参考:《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摘要】:技术中立原则最早出自电子商务领域,意指法律对电子商务的技术手段一视同仁,不限定使用或不禁止使用何种技术,也不对特定技术在法律效力上进行区别对待。首先将技术中立原则引入WTO争端解决的是安提瓜和巴布达诉美国影响跨国提供赌博服务措施案,而该原则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是美国诉中国部分出版物和视听制品贸易权以及分销服务案。从法律解释角度讲,从GATS和WTO各成员的承诺中推导出技术中立原则似乎有其一定的合理性。然而从现实角度讲,技术中立原则对于那些无法把握相关技术走向以及在作出贸易承诺时忽略这一问题的成员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何解决技术中立原则的适用与中国服务贸易承诺范围界定之间的矛盾,这需要我们从国内政策制定的技巧上和承诺范围确定的技术上给予更多的关注。
[Abstract]:The principle of technology neutrality first comes from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commerce, which means that the law treats the technical means of electronic commerce equally, and does not restrict or prohibit the use of any technology, nor does it discriminate the legal effect of specific technologies. First of all, introducing the principle of technological neutrality into the WTO dispute settlement is the case of Antigua and Barbuda v. the United States affecting the transnational provision of gambling services. This principle has aroused the attention of the people again is the United States v. China part of the publication and audio-visual products trade rights and distribution services case. From the angle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it seems reasonable to deduce the principle of technology neutrality from the promises of GATS and WTO members. However, from a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the principle of technology neutrality has great uncertainty for those members who cannot grasp the direction of relevant technology and ignore this issue when making trade commitments. How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technology neutrality a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scope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commitments requires u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kills of domestic policy making and the technical aspects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scope of commitments.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基金】:上海交通大学文科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特色研究项目)“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实证分析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8TS7)
【分类号】:D99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占利;;论电子商务法的基本原则——以全球电子商务立法为视角[J];现代法学;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昆鹏;;构建电子可转移记录法律机制若干问题探析[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2年04期
2 王海峰;;GATS框架下的互联网服务管理权限问题研究——兼论我国的应对之策[J];法商研究;2013年05期
3 刘戈;;禁播电影国内传播的版权问题研究——兼论网络服务商的法律责任[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胡加祥;;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法制完善的若干思考——写在中国入世十周年之际[J];交大法学;2012年02期
5 胡加祥;;中国入世十年争端解决实证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霍燃;网络视频法律问题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2 王远;电子合同错误的立法完善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3 陈坚;试析视频分享网站的著作权间接侵权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陈超超;我国信息法律体系的完善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李晶;WTO框架下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完善[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周蝶飞;电子商务立法中的功能等同原则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文远;《鹿特丹规则》中的电子商务规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守文;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徐学鹿;论现代商法的基本原则[J];法学杂志;2003年01期
3 左海聪;商事法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法学评论;1996年03期
4 刘德良;论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何松明,刘满达;电子商务立法三题[J];中国法学;2002年01期
6 刘颖;支付命令与安全程序——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A编的核心概念及对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启示[J];中国法学;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外经贸委关于重庆市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工作方案的通知[J];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2002年22期
2 李广辉;入世与完善我国服务贸易立法的思考[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李红梅;任丽华;;印度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J];新视野;2009年05期
4 乔生;GATS与我国服务贸易的适度开放及立法完善[J];现代法学;2002年04期
5 武青青;喻新星;;CEPA服务贸易中法律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14期
6 都毫;“入世”与中国对外经贸立法及制度[J];当代法学;2001年02期
7 姜燕飞;高飞飞;;浅谈WTO服务贸易框架下我国电信重组[J];法制与社会;2009年13期
8 孙南申;服务贸易总协定之法律分析[J];政治与法律;1994年02期
9 张瑞萍;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与国民待遇──谈我国的涉外服务贸易立法[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7年06期
10 段勇;我国服务贸易立法的现状与前瞻[J];国际贸易问题;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为;;论《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国民待遇原则[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2 黄志雄;万燕霞;;论互联网管理措施在WTO法上的合法性——以“谷歌事件”为视角[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3 王衡;;论CEPA服务贸易规定中的几个问题[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4 於嵩;徐晓岭;雷平;;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中的FAT统计[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赵学清;;GATS若干法律问题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2年
6 胡铁军;;浅议中国服务行业对外开放的新形势[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管理发展卷)[C];2003年
7 张晓鹏;吴蔚芬;;服务贸易语境下国际分校行为的理论解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李泽林;阳廷金;;加入WTO——服务贸易领域对策探讨[A];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王颖;;社会计算与XBRL技术[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0:社会能计算吗[C];2008年
10 Dirkjan van Schaardenburg;Ben A C Dijkmans;王昱;耿研;张卓莉;;欢迎新分类标准的问世[A];贵州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专题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岳瑞芳;京港合作面临巨大商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2 中国贸促会驻澳大利亚代表处供稿;澳大利亚服务贸易板块极缺人材[N];中国贸易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颜菊阳;今年服务贸易额预计突破3000亿美元[N];中国商报;2010年
4 王晓欣;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扩大[N];金融时报;2002年
5 ;我服务贸易对外开放还要扩大[N];中国信息报;2000年
6 ;WTO有关服务贸易的协议[N];浙江日报;2001年
7 步欣;内地对澳门新增开放领域11个[N];国际商报;2007年
8 记者 吴欣;CEPA深化重点将在服务贸易领域[N];现代物流报;2007年
9 记者 张小燕 实习生 宗满意;我市服务贸易快速发展[N];厦门日报;2007年
10 曹丽;大力发展服务贸易[N];广西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艳;中日服务贸易发展及其对两国经济关系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陈蕾;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刘薇娜;经济转轨国家服务贸易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4 李丹;服务贸易结构优化[D];辽宁大学;2010年
5 杨志远;新国际分工视角下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相关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6 卢仁祥;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互动关系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7 徐光耀;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相关性和比较差异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陈秀莲;中国—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与服务贸易壁垒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朱福林;中国服务贸易外溢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10 沈明伟;基于虚拟世界经济的服务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朝霞;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肖乐群;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服务贸易壁垒法律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3 吴欢;广东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0年
4 曹健;中国与东盟五国服务贸易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孙艳;服务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蓝春汛;国际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7 金晶;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反补贴制度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李瑾;我国建筑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王中涛;中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谢静静;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合作问题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070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007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