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律文化对国际商事仲裁程序的影响
本文选题:法律文化 + 国际商事仲裁 ; 参考:《前沿》2011年24期
【摘要】:在西方法律文化中,国际商事仲裁之仲裁庭应由奇数个仲裁员组成,在没有仲裁协议规定的情况下,仲裁员的人数为三个。国际商事仲裁中,虽有一些国际统一标准,但法律文化在仲裁庭的组成及地位、仲裁进行之方式、事实披露及审前程序、证人证言之地位及庭审记录保存、当事人自治、裁决之作出方式等方面,仍对国际商事仲裁程序产生一定影响。
[Abstract]:In western legal culture, the arbitration tribunal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should be composed of odd number of arbitrators. In the absence of arbitration agreement, the number of arbitrators is three. I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international uniform standards, the composition and status of the legal culture in the arbitration tribunal, the way of arbitration, the fact disclosure and pretrial procedure, the status of witnesses' testimony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court records, the autonomy of the parties, The way of making the award still has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procedure.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D99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高鸿钧;冲突与抉择:伊斯兰世界法律现代化[J];比较法研究;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艳,廖文秋;“无讼”折射出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王国骞,林进文;唤起法律文化历史的记忆——从法律文化角度解读《唐律疏议》[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徐忠明;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特点——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读后[J];比较法研究;2000年02期
4 戴者春;我国农民轻讼意识探讨[J];长白学刊;2001年06期
5 潘宇;中国传统诉讼观念辨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曾凡跃;论法理念之中西差异[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高新华;司法现代化在我国农村的困境及出路[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顾伟;;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质疑[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蔡从燕;律师角色的转换与法治的可持续发展[J];东南学术;2003年05期
10 蔡莉敏,陈晨;骑士、侠客与法文化[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翁国民;曹慧敏;徐艳;;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遭遇反垄断的法律对策[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2 周茂铭;;换个角度,看律师法律服务市场——用法律经济学的方法观察、思考律师服务市场[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2 林广华;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唐宏强;国家与社会:传统东方法律的运动机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吴卫军;法理与建构: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费安玲;著作权的权利体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郭雅君;社会转型时期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王洪伟;证券犯罪论[D];吉林大学;2004年
9 章礼强;民法本位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10 吴晓玲;宋明理学视野中的法律[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峰;论法的社会本位[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苏延骏;教育公平的法理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瑛;罪刑法定的价值及其实践把握[D];黑龙江大学;2002年
4 叶士东;晚清铁路立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赵琛;中英海事诉讼程序之比较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6 李琳;论传统“礼治”与现代法治[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邢孝平;自首制度的理论与实践[D];河南大学;2003年
8 王刚;民事诉讼自认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9 张波;论法治价值目标的定位和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邓琦;德法兼济——转型时期社会调控的新型机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文豪;;浅议国际商事仲裁第三人制度[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5期
2 吴敏文;国际商事仲裁与1980多式联运公约[J];水运管理;2000年05期
3 马德才;影响我国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因素探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4 乔生;论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商事仲裁领域的地位与发展趋势[J];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5 刘静娴;国际商事仲裁中的意思自治原则[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 赵玉;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费用担保问题[J];经济论坛;2004年22期
7 陈小平;;欠发达地区国际商事仲裁研究[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李文沛;;中国国际商事仲裁临时保全制度立法的缺陷及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8年35期
9 贵兴宝;论联合国《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的经济价值[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李洁;初探国际商事仲裁的成本优势[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树兴;顾海蓉;;国际合作原则与GMS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建设之我见[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芳芳;中国成为主要国际商事仲裁中心[N];中国贸易报;2006年
2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副教授 宋连斌;国际商事仲裁立法有待加速[N];人民法院报;2004年
3 贾 P;国际商事仲裁的历史发展[N];人民法院报;2004年
4 张巍;国际商事仲裁管辖权[N];人民法院报;2002年
5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 肖 扬;在国际商事仲裁委员会第十七届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词[N];人民法院报;2004年
6 吕晓东;国际商事仲裁法律适用的特殊性[N];人民法院报;2004年
7 顾华宁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2000级研究生;国际商事仲裁发展对仲裁庭的新挑战[N];中国贸易报;2001年
8 李 娜;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异议理由辨析[N];人民法院报;2004年
9 李芳芳;中国成为主要国际商事仲裁中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10 朝夕;中国国际商事仲裁步入辉煌[N];国际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翔;当代国际商事仲裁实体法适用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寇丽;现代国际商事仲裁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郭晓文;国际商事仲裁协议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石现明;国际商事仲裁当事人权利救济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赵宁;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撤销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刘晓红;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法理与实证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7 石慧;以条约为基础的投资者与国家间仲裁机制的评判[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8 杨弘磊;中国内地司法实践视角下的《纽约公约》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周清华;国际商事仲裁自裁管辖原则消极效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石育斌;国际商事仲裁第三人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薇;试论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王丽;法院在国际商事仲裁中作用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3 周江;国际商事仲裁司法监督模式的理论反思[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4 谢宁;国际商事仲裁的理论基础[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5 邓建芳;国际商事仲裁“非地方化”趋势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6 鲁潮;论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包光明;论我国国际商事仲裁司法监督制度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陈凌;国际商事仲裁实体法律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李莉;论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10 邹艾玲;论国际商事仲裁中的临时措施[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074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007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