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日本海民群体研究初探

发布时间:2018-06-24 07:56

  本文选题:海民研究 + 海洋战略 ; 参考:《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摘要】:日本作为海上强国,近年来在推行其海洋国家战略的学术建构过程中,发展形成了海民研究的动向。通过对海洋国家日本的海民群体的概念、特征的阐释,对海民研究专题的归纳以及对海民研究所呈现特点的解析,探讨海民研究对日本海洋战略学术建构的突破作用,为我国海洋战略研究提供借鉴。
[Abstract]:Japan, as a maritime power, has developed the trend of sea people research in the process of academic construction of its marine national strategy in recent years. Based on the explanation of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ceanic community in Japan, the induction of the special topic of sea people research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presented by the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breakthrough role of sea people research in the academic construction of Japan's marine strategy.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marine strategy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基金】: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青年科研项目(AOCQN200920)
【分类号】:D99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楠;;生存需要与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的动力[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修斌;日本海洋战略研究的动向[J];日本学刊;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游博;;透析中日油气资源及东海大陆架划分之争问题[J];长白学刊;2006年01期

2 王轶群;;日本结盟偏好中的文化因素[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3 张伟东;;论日本的国民性对中日关系的影响[J];大连干部学刊;2008年02期

4 熊孝梅;;日本“新民族主义”思潮蔓延的国外因素[J];党史博采.理论;2006年10期

5 齐旗;;从《日本海洋基本法》看我国制定海洋基本法的必要性[J];法制与社会;2008年10期

6 包霞琴;战后日本“和平主义思想”的演变及其特点[J];国际观察;2005年05期

7 贾丹;冷战后日本新保守主义的发展及其影响[J];国际论坛;2003年05期

8 李寒梅;关于“教科书问题”与日本社会思潮研究[J];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04期

9 夏维勇;;日本60年代后期的市民主义与和平运动——以“越平联”运动为中心[J];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03期

10 邱静;;战后日本的护宪运动与护宪思想——以知识分子护宪思想的演变为中心[J];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解晓东;日本天皇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娄晓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欧美与留日学生文学观研究(1900-1930)[D];复旦大学;2009年

3 姜延迪;国际海洋秩序与中国海洋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马新明;日本媒体涉华报道同质现象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5 刘利华;日本民族心理视角下的对华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郑毅;吉田茂政治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胡红生;社会心态论[D];武汉大学;2004年

8 李飞;冷战后美日同盟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朱晓鸣;新时期中国海上危机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畅;冷战后的日本新和平主义思潮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庆环;文化外交视阈下的中日关系[D];南昌大学;2010年

2 张克清;日本政治大国战略对中日关系的影响[D];东北大学;2008年

3 吕军;论战后日本新保守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影响[D];山东大学;2009年

4 乔琳;面向国际的我国海洋高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5 齐璇;冷战后日本政党的保守化及其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李兰;存在主义的东方化表述[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鑫彬;当代日本海权战略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8 包志荣;从文化因素论二战后的中日关系[D];暨南大学;2009年

9 李波;冷战后小泽一郎在日本政坛的角色和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杨淑媛;民族性与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家玉;;叶剑英的海洋战略和特区战略[J];党史纵览;2010年02期

2 金永明;;日本海洋立法新动向[J];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03期

3 谢奕秋;;陆海统筹:历史教训与现实难题[J];南风窗;2010年14期

4 邱兆锋;;日本海洋战略“雕虫大计”[J];南风窗;2010年14期

5 何力;;日本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中的侵权认定制度[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赵远哲;顾洁芬;;联合演习 中日海事交流迈向新台阶[J];中国海事;2010年07期

7 江淮;;中国的出海通道在哪里?——陆地篇[J];世界知识;2010年13期

8 ;日本海上保安厅反海盗演习[J];环球军事;2010年12期

9 马[F;;试析印度的海洋战略[J];太平洋学报;2010年06期

10 邱兆锋;;日本海洋战略的“雕虫大计”[J];共产党员;2010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晓梅;江静;袁俊鹏;杨静;钱其峰;马守强;;影响山东热带气旋的频数与太平洋海温的关系[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副热带季风与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朱凌云;张美根;高丽洁;安炜;胡良温;;东亚地区硝酸盐湿沉降的数值模拟[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姚炎祥;;关于高僧大休研究的思考[A];纪念大休上人诞辰一百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章春笋;邢达;王海英;李_g媛;;微流控热梯度PCR的新概念、实验研究以及与荧光在线检测的集成[A];中国遗传学会第十届全国激光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李露;;中国教育史研究方法的新进展[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6 朱营礼;吴增茂;;一次出海快速发展气旋的动力学及中尺度结构特征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蒋骏;雷正翠;马镜娴;;甘肃夏季旱年环流特征[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预测与公共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黄山江;刘星燕;徐平;;2008年一次春季强降温对冀西北杏扁的冻害[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夏咏梅;;用绘图法指导学生学习地理[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10 张兴科;;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与东北深震前兆异常演变特征及其西太平洋板块俯冲[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颖;中国应以百年眼光规划海洋战略[N];国防时报;2011年

2 驻东京记者 刘洪亮;日本掉进冰窟 澳洲水淹城镇[N];文汇报;2011年

3 本报专稿 何适;韩国加大对朝监视力度[N];世界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赵建东;走出中国海 认识新海域[N];中国海洋报;2011年

5 记者 任勇;开发海洋经济增强发展后劲[N];天津日报;2011年

6 薛严;韩将投资支持民企开发海外资源[N];科技日报;2011年

7 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 主任 石源华;中国在法理上拥有通向日本海的通道[N];东方早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菡娟;我国应抓紧时间制定“2030年前国家海洋战略”[N];人民政协报;2010年

9 石源华 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任;珲春:中国在法理上拥有日本海通道[N];图们江报;2010年

10 柳玉鹏;俄精锐战舰赴日本海演习[N];中国国防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全洪镇;东北亚跨国地方间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魏书杰;中国海上贸易发展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3 马超;黑潮对东中国海主要流系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郑沛楠;黑潮对日本海边界环流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朱兴和;超社逸社诗人群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黄s,

本文编号:20607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0607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7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