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应对污染转移的国际规则评析

发布时间:2018-06-28 00:39

  本文选题:污染转移 + 规制 ; 参考:《前沿》2010年11期


【摘要】:近年来,人们逐渐发现自由贸易和环境目标之间有潜在冲突,倾向于认同贸易限制是应对污染转移的合适工具之一,因为制止这些活动的最有效和合适的方法就是消除经济刺激。另外,在污染转移发生后,受害者(国家、公民)可根据国际习惯法或条约法享有一定权利,污染来源国需承担一定责任。由于全球化使得地球环境的好坏与各国采取的环境标准有很大关系,对各缔约方的环境标准差异进行调整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国际社会正着手拟定各国必须遵守的最低环境标准,而且这些最低标准的理论框架已逐渐浮现。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sense of potential conflict between free trade and environmental objectives, and there is a tendency to agree that trade restrictions are one of the appropriate tools for dealing with pollution transfers. Because the most effective and appropriate way to stop these activities is to eliminate economic stimulus. In addition, after the transfer of pollution, the victim (state, citizen) may have certain rights under international customary law or treaty law, and the source country of pollution should bear certain responsibilities. Due to globalization, the quality of the earth's environ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adopted by various countries,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adjust the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of different parties. As a result,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s working on the elaboration of minimum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that countries must abide by, and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se minimum standards is emerging.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分类号】:D996.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黄锡生,黄福辉;论WTO环境保护例外的适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曾文革;;论多边环境协定与多边贸易体制冲突的解决——兼论我国的应对措施[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郑易生;环境污染转移现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瑛;;WTO规则下我国农业保护问题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王利忠,何阳鹏,张修玉;中国的绿色食品沿革与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6期

3 张东山;;政府在污染转移中的环境责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2期

4 周纪昌;;我国农村环境侵权问题初探[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秦泰;霍学喜;赵金龙;;我国“后过渡期”WTO/SPS措施与农产品国际贸易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21期

6 唐荣智;钱水娟;;污染企业转移的规范研究[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郭孝菊,熊文强;重庆市中小企业发展的机遇、挑战和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李钢;姚磊磊;马岩;;The environmental costs of Chin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J];China Economist;2009年03期

9 吴喜梅;对WTO《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主要条款的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10 常文娟;;关于湖北省对外贸易发展的思考[J];当代经济;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陈彬;;污染转移的法学解读[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2 杨永芳;;政府在污染转移中的环境责任研究[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3 陈海嵩;;国际环境立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4 黄雪坚;;平等地享有良好环境——我国代内正义法律原理探讨[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5 孙磊;;《生物入侵防治法》的法律原则法律制度构想[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晋海;;农民实质自由与农村环境保护[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寒;我国地理标志初级农产品发展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白嵘;中国参与国际环境机制的理论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张天桂;国际合作中贸易与环境的协调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4 李妙然;西部民族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陈珏;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经济系统构建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6 肖宏;环境规制约束下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及其治理[D];复旦大学;2008年

7 赵建华;农产品绿色壁垒制度化与发展绿色农业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冉瑞平;长江上游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9 李爱年;环境法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陈铭恩;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玉芳;中国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2 何泽军;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分析与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3 谢璐璐;污染密集产业转移与环境质量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4 李彤;《2001年国际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5 李佳丽;中日韩三国在黄海、东海区域海洋环境预警合作制度的建立[D];厦门大学;2008年

6 金丽辉;绿色壁垒对河北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8年

7 陈敏;产业梯度转移中的污染转移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吴穹;试论《SPS协定》第5条中的风险评估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刘江伟;国际环境法中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程洁玲;GATT第20条环境保护例外条款的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陆学艺;走出“城乡分治 一国两策”的困境[J];读书;2000年05期

2 周珂;王权典;;我国入世后环境与贸易问题的法律审视[J];法学家;2002年05期

3 罗宏,王金南,曹东;西部大开发面临的环境挑战及其对策[J];环境科学研究;2000年04期

4 王满仓,苏子微;政府与行业协会关系的错位与纠正[J];生产力研究;2005年01期

5 曾令良,陈卫东;论WTO一般例外条款(GATT第20条)与我国应有的对策[J];法学论坛;2001年04期

6 黄蕙萍,王毅成;论国际贸易中的环境成本内在化问题[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7 洪大用;我国城乡二元控制体系与环境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东梅,吴俊;跨国公司污染转移的法律规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王咏梅;对互联网发展的伦理思考[J];辽宁警专学报;2003年03期

3 ;环境标准管理办法[J];新法规月刊;1999年08期

4 薛荣;企业内部职工股法律规制刍议[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蔡守秋;论环境标准与环境法的关系[J];环境保护;1995年04期

6 黄红星;论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规制[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7 郭丽;我国反垄断立法规制方式之探讨[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唐棣;我国反垄断立法的理念[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孔晓明;关于公务员道德规制的几个问题[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0 宋波,胡美珍;对我国反垄断立法框架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晶;;论排污权交易之缓行[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2 刘长灏;;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及其在我国的实施意义[A];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2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3年

3 郝自然;;环境标准的法性质及其法治化问题研究[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周启星;;污染环境修复基准/标准进展与研究展望[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胡佳;;WTO框架下的贸易与环境问题及我国的立法对策[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6 黄霞;尹玉刚;;绿色壁垒初探[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7 周志家;;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风险决策——以德国大气质量标准化为例[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姜双林;;环境倾销理论对浙江环境法制建设的影响及对策——从贸易与环境的视角看环境保护法的修改[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9 徐辉;王毅;;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噪声、振动标准与规范的讨论[A];全国环境声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汪劲;;环境标准在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实施中的地位与作用(授课提纲)[A];律师环境法律实务培训班教程[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胥树凡;环境标准需要保障条件(下)[N];中国环境报;2002年

2 汤学平 刘怀辉;超市购物环境标准难“落地”[N];江苏经济报;2006年

3 胥树凡;环境标准需要保障条件(中)[N];中国环境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蔡国兆;任官平:遏制“污染转移”需建环保生态补偿机制[N];上海证券报;2008年

5 胥树凡;正确处理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的关系[N];科技日报;2001年

6 蔡国兆;遏制“污染转移”须建环保生态补偿机制[N];西部时报;2008年

7 胥树凡;环境标准需要保障条件(上)[N];中国环境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班健;先进企业参与制订环境标准[N];中国环境报;2004年

9 胥树凡;建立环境标准的修订机制[N];中国环境报;2001年

10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曹凤中;美国环境标准实施的启示(上)[N];中国环境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峰;自然垄断中的规制与有效竞争[D];复旦大学;2005年

2 陈振福;论对金融混业经营中利益冲突的法律规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陈志广;反垄断:交易费用的视角[D];复旦大学;2005年

4 于斌;广播电视产业之法律规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杨力俊;电力市场中市场力规制的策略与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6 余化良;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变迁与有效竞争[D];武汉大学;2005年

7 刘丽杭;医疗服务价格规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8 郝洁;跨国并购的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郭永庆;日本特殊法人制度的形成与演变[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10 于德仲;赋权与规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冬;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法律规制[D];安徽大学;2005年

2 娄王记;联合限制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3 毛剑;论我国行政垄断及其法律规制[D];安徽大学;2005年

4 李欣欣;警察权及其规制问题初论[D];河北大学;2006年

5 肖剑;反垄断法对行使知识产权行为的规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6 陈月华;我国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规制策略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陈乐雪;一人公司制度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8 文金平;环境标准法律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9 周远超;电子商务的税法规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姜栋耀;公司法上的现物出资制度[D];清华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75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075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4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