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国际实践中的时际法问题

发布时间:2018-06-29 05:14

  本文选题:时际法 + 国际实践 ; 参考:《新疆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摘要】:文章在澄清中国与周边国家关于相关岛屿和海域的主权争议中,"时际法"能够发挥何种作用,作者从条约和习惯法的角度,考察了一系列国际司法判例之后得出结论:"时际法"最基本的含义在于"法不溯及既往",但单纯运用该原则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富含张力的"胡伯公式"及其背后的价值权衡始终影响着法院的判断。我们需要强化并充实与"时际法"概念相关的各个法律环节的论证。
[Abstract]:In clarifying the sovereignty disput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over the relevant islands and maritime areas,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is concerned with the role that the intertemporal law can play, an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reaties and customary law, Having examined a series of international judicial precedent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ost basic meaning of "intertemporal law" is that "law is not retroactive", but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principle alone cannot solve all problems, The tension-rich Hu Bogong style and its value tradeoff always influence the judgment of the court. We need to strengthen and enrich the various legal links related to the concept of intertemporal law.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9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黄远龙;国际法上的时际法概念[J];外国法译评;2000年02期

2 李浩培;论条约法上的时际法[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超群;;论国际私法中的时际法律冲突[J];大家;2012年11期

2 曲波;;历史性权利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地位[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余民才;;2000年国际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法学家;2001年01期

4 蒋圣力;;国际法上的时际法概念和规则辨析[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5期

5 刘丹;;时际国际法与我国海洋领土争端之考量[J];金陵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6 张新军;;法律适用中的时间要素——中日东海争端关键日期和时际法问题考察[J];法学研究;2009年04期

7 毛延珍;;南海争端与“有效控制规则”的适用问题研究[J];学理论;2013年29期

8 王可菊;;时际法与领土的取得——基于解决领土争端中的理论与实践[J];太平洋学报;2012年05期

9 王军敏;;国际法中的时际法规则[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韩永利;谭卫元;;时际法与南海诸岛主权的历史演变[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朴哲;“乙巳五条约”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2 田辽;南海争端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霞;浅论钓鱼岛的领土主权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郭鹏;中印领土争端解决方法的国际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陆锡华;国际法视角下的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问题[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于天一;历史性权利在国际法中的地位[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5 宋秋婵;论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国际司法解决[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6 王曦;岛屿在海洋划界中的效力[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7 胡立高;论我国南海诸岛主权划界的国际法依据[D];南昌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远龙;国际法上的时际法概念[J];外国法译评;2000年02期

2 王庆海;关于国际法中的时际法问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06期

3 郭新昌;罗鹏部;;从国际法的角度看我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问题[J];青年思想家;2003年05期

4 王传良;柴荣;;试论“国际环境犯罪”[J];法制与社会;2010年02期

5 邹汉冕;;个人承担国家国际刑事责任问题探析[J];河南科技;2010年04期

6 尚清;;试论国际私法中的时际法律冲突[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7 何阳;;非内国仲裁理论及其国际实践[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年08期

8 王建廷;;历史性权利的法理基础与实证考查[J];太平洋学报;2011年03期

9 吴辉;从国际法论中日钓鱼岛争端及其解决前景[J];国际论坛;2000年04期

10 尹东哲;;从国际实践看国家需要具备的条件[J];时代法学;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史学清;;TRIPS协定专利强制许可规则的重大突破及国际实践[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2 王定贤;;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之再思考[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3 李良才;;国际贸易自由化与劳工权利间冲突与协调的法律思考[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4 代元龙;;加强国际法研究,多角度多方式解决南海问题[A];2008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宋杰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中国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应更重视技术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本报专稿 许育红;如何判断在国外出生子女国籍[N];世界报;2009年

3 何进(作者单位系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人民法院);WTO规则的国内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1年

4 饶戈平;《开罗宣言》的法律效力不容否定[N];人民日报;2003年

5 外交部领事司 许育红;海外中国公民如何取得继有国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6 赵霞娥;谈国际法概念的教学误区[N];连云港日报;2009年

7 张建新 编译;分割即破坏[N];中国文物报;2009年

8 本报驻维也纳记者 方祥生;从国际法角度看科索沃问题[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辽;南海争端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疏震娅;论普遍管辖原则与国家主权的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赵素萍;平行诉讼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宋浩;法律冲突辨析[D];吉林大学;2006年

4 张雪莹;条约动态解释方法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陈宵;试论双重国籍下的外交保护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D];苏州大学;2008年

6 董开星;跨界损害的国家责任与非国家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7 冯立铨;南沙群岛主权争端的国际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陈晓雪;论国家管辖豁免的范围[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侯旭;国际法上的有效占领[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魏炜;外资银行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81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081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c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