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国在海洋划界前的国际法义务之研析——兼论南海当事国在划界前之国际法义务
本文选题:海洋划界 + 临时安排 ; 参考:《法学评论》2016年06期
【摘要】:海洋划界纠纷是引发当今国际争端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4/83条第3款为当事国在海洋划界前施加了两项义务,即"尽一切努力作出实际性临时安排"的义务和"不危害或阻碍最后划界协议达成"的义务。其中,前者的实质是"善意谈判",旨在促进当事国之间订立临时安排,是一种积极义务;后者的要义则体现为"相互克制",意欲限制当事国在争议海域从事有损他方利益的单方行为和恶化现有争端的行为,属于消极义务的范畴。近年来,南海争端不断升级,为避免势态继续恶化,共谋发展,南海当事国在划界前应善意履行公约所规定的上述义务。
[Abstract]:Maritime delimitation disputes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leading to international disputes today. Article 74 / 83, paragraph 3,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imposes two obligations on the parties prior to maritime delimitation. The obligation to "make every effort to make practical interim arrangements" and the obligation "not to jeopardize or impede the conclusion of a final delimitation agreement". Among them, the essence of the former is "negotiation in good faith", aimed at promoting the conclusion of interim arrangements between the parties, which is a positive obligation; The main meaning of the latter is "mutual restraint", which is intended to restrict the unilateral acts of the parties in the disputed waters to the detriment of the interests of the other party and to worsen the existing disputes, which is a category of negative obligations. In recent years, disput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have been escalating. In order to avoid further deterioration of the situation and seek common development, the parties to the South China Sea should perform the above-mentioned obligations stipulated in the Convention in good faith before delimiting the boundary.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南海划界前临时安排的角色定位与法律实施路径研究”(15CFX07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D99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令华;;海洋划界:还困扰俄罗斯吗?[J];海洋世界;1998年01期
2 王玉玮;岛屿在国际海洋划界中的作用[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谭树东;李令华;姜丽;;应当加强对海洋划界技术的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年05期
4 姜丽;李令华;;南海传统九段线与海洋划界问题[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颜嫣;;论以“飞地”的方式处理岛屿——兼论其在我国海洋划界中的意义[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年02期
6 黄伟;;论单一海洋划界的概念和特征[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常卫兵;;东亚共同体构建视野下的南海海洋划界争端[J];学术论坛;2010年02期
8 周江;;论海洋划界中的岛屿效力[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9 匡增军;;2010年俄挪北极海洋划界条约评析[J];东北亚论坛;2011年05期
10 匡增军;;俄美海洋划界争端:法律适用与政治前景[J];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Vasco Becker-Weinberg;余芮;黄海奇;;海洋油气矿藏共同开发协议:亚太地区海洋划界的替代方案[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11年卷第1期[C];2011年
2 彭认灿;董箭;陈轶;郑义东;陈惠荣;;高精度距离等比例线法海洋划界模型研究[A];第二十一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泽林;;钓鱼岛海域渔业资源与划界之争分析[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9年卷第1期[C];2009年
4 张卫彬;;2009年罗马尼亚诉乌克兰黑海划界案评析[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9年卷第2期[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焦永科;《联合国海洋法公约》25年与海洋划界(上)[N];中国海洋报;2007年
2 薛洪涛;中国亟需建立渔民远洋权益保护机制[N];法制日报;2012年
3 四川大学法学院 王军杰;菲南海仲裁案目的难得逞[N];法制日报;2014年
4 张磊;菲关闭南海对话大门必得不偿失[N];法制日报;2013年
5 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 张军社;中国有权利不接受菲提出的国际仲裁[N];解放军报;2014年
6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 贾宇 密晨曦;国际法在解决海洋争端中的作用[N];中国海洋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琼;论岛屿在海洋划界中的地位和作用[D];外交学院;2016年
2 张燕;海域划界中的岛屿及其效力[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3 马超;论岛屿制度与国际海洋划界[D];贵州大学;2007年
4 丁肇锋;海洋划界规则与实践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李冰洋;岛屿在海洋划界中的国际法问题[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王曦;岛屿在海洋划界中的效力[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7 孙威士;中国与邻国海洋划界争端国际法律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8 陈苏;论岛屿在海洋划界中的地位和作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禹湘;试析岛屿在海洋划界中的效力[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10 窦霞飞;论岛屿在海洋划界中的效力[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885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088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