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屿制度与南海海域划界
本文选题:海洋法公约 + 岛屿制度 ; 参考:《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Z1期
【摘要】:岛屿对于确定国家海权具有重大意义。海洋法公约对岛屿、岩礁及其他岛礁确定了规则,而对岛屿在海域划界中的作用却缺乏明确的规定。现存国际实践在确定岛屿在海域划界中的作用时考虑的因素很多。南海海域广袤,但岛屿小,其在海域划界中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Abstract]:Island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ational maritime rights. UNCLOS establishes rules for islands, reefs and other reefs, but lacks clear rules on the role of islands in the delimitation of maritime areas. Many factors have been taken into account in determining the role of islands in the delimitation of maritime areas in existing international practice. The South China Sea is vast, but the islands are small.
【作者单位】: 海南大学法学院;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南海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法律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BFX094)
【分类号】:D99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理海;关于南海诸岛的若干法律问题[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年04期
2 王玉玮;岛屿在国际海洋划界中的作用[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赵建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中国在南海的既得权利[J];法学研究;2003年02期
2 刘中民;滕桂青;;十余年来国内南海问题的历史地理和法理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张明亮;;冷战前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J];南洋问题研究;2006年02期
4 王玉玮;岛屿在国际海洋划界中的作用[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袁古洁;专属经济区划界问题浅析[J];中外法学;1996年06期
6 岳德明;中国南海政策刍议[J];战略与管理;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郑泽民;亚太格局下的南中国海争端[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田其云;海洋生态法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3 金慧华;世界银行环境政策的法理分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4 郭渊;南海地缘政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石家铸;海权与中国[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禹湘;试析岛屿在海洋划界中的效力[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张敏;试论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宋冬;共同开发制度与南沙问题[D];外交学院;2005年
4 李慧玲;国际法视角下的中日东海大陆架之争及现实前景[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崇政;“南海诸岛问题”的国际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石鹏飞;南沙群岛争端和平解决方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何念;南海争端中的美国因素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侯旭;国际法上的有效占领[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陈苏;论岛屿在海洋划界中的地位和作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吴卡;关于大陆架划界中公平原则的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辰;;论沿海国专属经济区的防止船舶污染立法管辖权[J];研究生法学;2011年02期
2 程保志;;北极治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法律与政策层面的思考[J];国际观察;2011年04期
3 袁古洁;;中越北部湾海域划界对中国的影响[J];新经济;2002年Z2期
4 吕建华;;对海洋倾废概念立法修订的理性思考[J];环境保护;2011年12期
5 陈伟;;合理行使紧追权 维护中国海洋权益[J];中国海商法年刊;2011年02期
6 宗伟;;打击索马里海盗之国际法问题浅析[J];青年记者;2011年20期
7 匡增军;;2010年俄挪北极海洋划界条约评析[J];东北亚论坛;2011年05期
8 唐志华;;浅析大陆架划界问题[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金永明;;岛屿与岩礁的法律地位论析——以冲之鸟问题为研究视角[A];2010年海岛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曲波;;国际法上海盗罪的认定与惩治[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3 程保志;;从MOX核燃料厂争端审视欧洲法院专属管辖权的扩张[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戈华清;;关于我国海域使用管理地域范围的探讨[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5 张乃根;;试析《国家责任条款》的“国际不法行为”[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6 张卫彬;;公平原则及有关情况规则若干问题刍议[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7 陆爽;;关于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的基本构想[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金永明;关于岛屿制度的发展历程[N];中国海洋报;2010年
2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金永明;从海洋法公约看海洋法原则[N];中国海洋报;2010年
3 上海社科院海洋法研究中心主任 金永明;“海洋日”说海洋法[N];东方早报;2011年
4 上海社会科学院海洋法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金永明;论海洋法的历史与发展趋势[N];中国海洋报;2011年
5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和公共事务学院 季国兴 教授;美国启动PSI有悖海洋法公约[N];解放日报;2003年
6 许森安;应准确理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N];中国海洋报;2010年
7 郭锦鹏;谁有权开发太平洋海底“稀土”资源[N];法制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陈煜儒;我渔政西沙驱赶外国船合法[N];法制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曲延涛;冲之鸟“穿上马甲”还是礁[N];中国国防报;2011年
10 中国政法大学俄罗斯法律研究中心副教授 王志华;“新星”号事件之法律解读[N];法制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倩;海洋争端的类型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刘丹;海洋生物资源国际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王岩;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李响;国际法视野下的中国海事行政执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5 窦仲晖;对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政治与法律方式的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6 王大鹏;北极问题的软法规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7 孙豫宁;北极治理模式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8 庄炜;大陆架划界的国际法原则与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黄莉娜;国际合作打击索马里海盗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冠钰;澳大利亚的海洋法实践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湛艳梅;中国海洋基本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孙晓哲;海洋法中剩余权利与我国海洋权益维护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邢文恒;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之国际法辨析[D];山东大学;2006年
5 江家栋;国际海底区域遗传资源管理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焦传凯;论公海制度的演进及趋势[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7 马婧;论外国军舰在领海的无害通过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张璇;公海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的探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9 张建;《海洋法公约》中“一般接受的国际规则和标准”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王静怡;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970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097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