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以“印度黄麻”等案论合同成立的准据法选择

发布时间:2018-09-01 11:03
【摘要】:准据法是国际私法的特有概念和基本范畴,它是指经冲突规范援引被用来确定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具体权利、义务和责任的某种实体法。准据法被公认为国际私法领域最复杂、最混乱的问题。其中,合同成立的准据法的选择又是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重要内容。在现今国际私法领域,合同成立的准据法的选择涉及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合同成立的准据法的选择。比较世界各国合同成立的准据法的规定,对合同成立的准据法涉及的因素(如隔地合同、要约和承诺中的瑕疵、合同的对价等)对合同成立的法律选择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当今世界各国在合同成立的准据法选择问题上的立法与司法实践的趋向,这种趋向就是贯彻意思自治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主张采用多种连接因素并力求使合同在形式上有效来选择合同成立的准据法。把握这种趋向对实践中合同成立准据法的选择和我国相关法律的完善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Abstract]:Applicable law is a special concept and basic category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It refers to a kind of substantive law which is invoked by conflicting norms to determine the specific rights, obliga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subject of international civil and commercial legal relations. The applicable law is recognized as the most complicated and confusing problem in the field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Among them, the choice of applicable law of contract form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foreign contract law. In the field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nowadays, the choice of applicable law of contract formation involves many factors, which to a great extent affect the choice of applicable law of contract formation. By comparing the provisions of the applicable law of contract formation in various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applicable law of contract formation on the choice of law of contract formation (such as the separation contract, the defects in the offer and acceptance,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contract, etc.). We can clearly see the trend of legislation and judicial practice in the selection of applicable laws for the formation of contracts in various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oday. This trend is to implement the principle of autonomy of will and the principle of the closest connection. Claims to adopt a variety of connecting factors and strive to make the contract in form effective to choose the applicable law of contract forma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grasp this trend for the choice of applicable law of contract formation in practice and the perfection of relevant laws in our country.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9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树理;《海牙民商事司法文书与司法外文书域外送达公约》述评[J];比较法研究;2002年02期

2 郭树理;CAS体育仲裁若干问题探讨[J];比较法研究;2004年05期

3 刘亚丁;论国际私法上法律规避的效力[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邓翊平;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法哲学思考[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5 屈广清;论冲突法条约在内国的适用[J];当代法学;2003年03期

6 杨振生;我国不方便法院原则的立法思考[J];当代法学;2003年09期

7 徐冬根;人文关怀与国际私法中弱者利益保护[J];当代法学;2004年05期

8 王淑敏,王秀芬;论国际民商事诉讼管辖权的消极冲突[J];当代法学;2004年06期

9 李颖;;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中的公共秩序保留[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10期

10 李卉;鲁世平;;电子商务中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徐伟功;黄鹏;;美国区际民事案件移送制度研究[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2 黄怀权;;试论 CAS 与现行竞技体育中临时仲裁及与《仲裁法》的关系[A];2006年体育仲裁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新丽;法律选择方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刘晓红;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法理与实证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3 张丽霞;论我国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4 刘胜题;国际银团贷款法律风险分析及控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5 鞠海亭;网络环境下的国际民事诉讼法律问题[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6 邹龙妹;俄罗斯国际私法中的冲突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邹国勇;德国国际私法的欧洲化[D];武汉大学;2005年

8 焦燕;婚姻冲突法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杜焕芳;国际民商事司法与行政合作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袁发强;宪法对冲突法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彩霞;试论国际私法中的侵权行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吴黎静;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法律冲突及其处理[D];厦门大学;2001年

3 叶炳坤;国际产品责任诉讼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富春艳;航空器设备国际融资与租赁中的担保利益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5 芮松艳;国际私法中属人法制度浅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6 刘欣燕;试论传统管辖规则在网络侵权案件中的扬弃[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于心;论冲突规范从美国冲突法革命以来的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石蕾;国际私法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9 朱伟东;尼日利亚仲裁制度初探[D];湘潭大学;2002年

10 熊静波;网誉认证法律制度探析[D];湖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216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216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9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