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空货运公约的冲突与协调
[Abstract]:Air transport convention unifies the main legal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air cargo and aims to eliminate conflicts between air transport legislation of various countries. However, there is no unified legislative body in international treaties, and it is difficult to consider the existence of all relevant conventions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legal rules, so the conflict of treaties is inevitable. The conflicts between international transport conventions are the conflicts between different air transport conventions, between air transport conventions and multimodal transport conventions, and between air transport conventions and other single transport conventions. These international legislations aiming at the elimination of conflicts are unabl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unification of norms, so they not only do not solve the problem of fragmentation of previous norms, but also make the norms more fragmented. These conflicts have the attributes of treaty conflicts. It is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trial practice of air cargo transportation dispute settlement to explore the concrete methods of resolving these treaty conflicts.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法律问题研究”(13CFX118)
【分类号】:D99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孙黎;;蒙特利尔公约(1999)的优先适用和强制适用[J];人民司法;2011年16期
2 肖永平;孙玉超;;论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期间[J];现代法学;2008年04期
3 司玉琢;;《鹿特丹规则》的评价与展望[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9年Z1期
4 袁曾;;《鹿特丹规则》下多式联运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海商法年刊;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世席;“约定必须遵守”与中日战争赔偿问题[J];北方论丛;2001年02期
2 郝秀辉;;中国航空运输法律问题研究述评——中国航空法学30年研究综述(一)[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祁欢;WTO与多边环境协议(MEAs)关系中的条约法问题[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谢新胜;;论争中的已撤销国际商事仲裁裁决之承认与执行[J];北京仲裁;2007年03期
5 石现明;;“鹿特丹规则”:托运人的义务与责任评析[J];商业研究;2012年04期
6 周忠海;论国际法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作用[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李高;沈蓉;;情势变迁原则的比较分析[J];才智;2008年07期
8 黄仕红;论WTO协议与国内法的关系[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9 张晓声;;WTO规则的立法解释研究[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刘景岚;从法理和惯例看“台湾地位未定论”之荒谬[J];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翁国民;蒋奋;;论WTO规则的法律解释方法——兼谈国际条约法的解释理论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运用[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2 宋杰;;对《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关于条约解释规则的再认识[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3 魏明杰;;中国与国际条约60年[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4 陈敬根;;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多个原因导致货损赔偿责任规则问题研究[A];“2020年的国际法”暨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张华;;论尊重人权作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影响[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6 黄素梅;;论迟到的保留[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7 蔡先凤;;核损害民事责任的国际法基础[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8 吴锋;;刍议海运火灾免责的举证制度[A];第四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宝林;信任与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无核缔约国的核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王X 苓;从《鹿特丹规则》之新立法评析台湾《海商法》未来修法之方向[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王威;《鹿特丹规则》下海运履约方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郑志军;国际海运承运人之履行辅助人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沈志韬;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王金玉;海上保险告知义务矫正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10 肖冰;《SPS协定》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之遥;《鹿特丹规则》若干法律问题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孙yN单;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中的非正式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涛;无单放货保函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顾绍文;1996年HNS公约的新发展及我国对该公约的应对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闫泰;《联合国全程或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下承运人及海运履约方责任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肖凌峰;论我国产业损害预警制度[D];湘潭大学;2010年
7 李华;层叠模式视角下的普通法外来术语翻译[D];湘潭大学;2010年
8 王晓伟;提单欺诈的法律实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傅荣;论条约保留与中国的相关对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周帅军;条约解释规则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中的适用[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徐冬根;人文关怀与国际私法中弱者利益保护[J];当代法学;2004年05期
2 胡正良,赵阳;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制度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Z1期
3 司玉琢;UNCITRAL运输法(草案)难点问题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洪艳蓉;现代民法中的弱者保护[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郭萍;张文广;;《鹿特丹规则》述评[J];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03期
6 张湘兰;向力;;《全程或者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对条约冲突的应对[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凯特.兰纳;;《鹿特丹规则》的构建[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9年04期
8 朱曾杰;;初评《鹿特丹规则》[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9年Z1期
9 张永坚;;如何评价《鹿特丹规则》[J];中国海商法年刊;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章军;国际海运承运人责任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峰;论国际航空运输承运人的责任制度[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晶;林龙;;两岸三地间航空运输法律性质分析[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张世良;;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对航空货运凭证的新发展——兼论航空货运凭证的法律价值[J];天府新论;2007年01期
3 肖永平;孙玉超;;论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期间[J];现代法学;2008年04期
4 王欣乐;《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与我国外贸合同的法律适用[J];国际贸易问题;1990年01期
5 张淑钿,蒋筱熙;侵权行为法律适用的新发展[J];河北法学;2001年05期
6 冯萌,宋军生;论强制性体育仲裁形式的法律适用[J];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04期
7 何爱华;;商务谈判中的法律适用[J];社会科学家;2005年S1期
8 陈胜;刘艳娜;;国际私法上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张超;;浅析版权冲突的法律适用[J];法制与社会;2007年08期
10 邱明岩;;论涉外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敬根;;确定内河油污损害索赔法律适用规范的逻辑进路[A];2008年度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2 王国华;;论海事关系的法律适用规则[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袁翔珠;;论国际电子商务合同的法律适用[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4 蒋跃川;;再论无单放货案件的法律适用[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5 杜立;;被盗文化财产所有权法律适用问题研究[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6 余诚;;论冲突法上意思自治之法律限制的晚近发展——兼及我国立法的完善[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7 陈琦;;运输法公约草案取消“国内法适用”之利弊分析——兼论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8 王s,
本文编号:22493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249334.html